前列地尔、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论文_任志生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古交矿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山西 古交 030206)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前列地尔联合给药。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后,记录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6.67%,对照组仅获得66.67%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虽略高于对照组(11.11%),但两组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前列地尔;氯吡格雷;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330-02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急危重疾病,具有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复杂、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等特点[1]。本文为提高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特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前列地尔、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51至83岁、平均(68.92±2.11)岁,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4至46h、平均(8.92±1.03)h。按照前来就诊单、双序号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单)、对照组(双)(每组45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内容包括低流量吸氧(补充机体氧容量)、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如胞二磷胆碱(由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静脉滴注0.5g(每日给药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由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口服100mg(每日1次);有效监测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机体代谢情况,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使其处于安全值范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由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提供)每日给药1次、每次口服75mg;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前列地尔联合给药,其中氯吡格雷给药方法同对照组,20ug前列地尔(由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后,记录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

1.2.2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后)判断其疗效:①基本治愈:意识清醒,肌力IV-V级,自主生活基本无障碍,NIHSS评分较之前减少90%以上;②显著进步:肌力较之前提高2级,意识基本清醒,NIHSS评分较之前减少46%-89%;③好转:肌力较之前提高1级,NIHSS评分较之前减少18%-45%;④无变化:肌力无变化甚至减退,NIHSS评分较之前减少18%以下甚至增加。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研究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包(SPSS)给予相关分析(统计学),以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当数据对比显示P<0.05则提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有效性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上述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6.67%,对照组仅获得66.67%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临床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数+显著进步数+好转数)/总数*100.00%]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是保障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溶栓、抗凝、舒张血管等常规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但由于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常规治疗后无法获得满意疗效,提示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其他措施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

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血小板高聚集抑制剂,给药后非竞争性结合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从而使其与ADP结合率降低,达到抑制血小板活性剂减少其聚集的给药目的,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此外有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还可改善机体内血液流动状态,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微循环及扩张血管作用,使脑组织血氧供应量获得显著提高,预防脑梗死再发生及恢复脑细胞功能[3]。但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给予氯吡格雷,该组临床疗效仅为66.67%,治疗效果较差,分析仍与患者间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前列地尔属于脂微球载体制剂,可对发生痉挛的血管及颅内病变给予高效、准确的靶向扩张,有利于顺利建立侧支循环,使半暗带区局部血流量获得补充。有学者提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前列地尔后,可通过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进行有效提高,从而达到升高血小板中cAMP水平的目的,使血栓素A2生成量有效减少,显著预防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4]。本文中研究组经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后该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6.67%,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提示此法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氯吡格雷联合给药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少珍,吴丽彩,黄翠莹.评估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1(7):955-957.

[2] 郑丽芳,潘春联,梅元武.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抗炎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384-5386.

[3] 庹军.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138-139.

[4] 李国毅,臧召霞.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4):351-352.

论文作者:任志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前列地尔、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论文_任志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