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兴运[1]2001年在《农业型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摘 要 本文认真分析了我国现行村镇和城镇规划建设理论,仔细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村镇和城镇规划建设理论的发展动态,考察了我国村镇和城镇规划建设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村镇和城镇发展规律,提出了确定村镇和城镇人口最终规模的新方法——资源限量法和发展农业型城市这一新思想。之后,不仅详细介绍了这一新方法,并在农业型城市规划中具体应用了这一方法;对有关农业型城市的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不仅论述了农业型城市的定义、特征、发展条件、动力因素和所面临的问题等;而且论述了规划农业型城市的步骤、程序、设计等。最后,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实例,用以证明本文理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获得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一个是农业型城市,一个是资源限量法。所谓农业型城市就是指以现代农业生产为其主导产业,以适度的人口集中为条件,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人类理想的居住和生存环境。所谓“资源限量法”就是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来确定村镇和城镇人口最终规模的一种方法。具体就是根据对村镇和城镇人口起限定作用的建设用地条件、水资源条件和耕地条件等叁种自然资源因素确定村、镇人口的合理容量,然后再根据对村、镇人口起影响作用的村镇布局与规划、城市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叁种社会资源因素确定村、镇的人口发展规模。人口容量和人口发展规模两者之中取小者作为村、镇人口的最终规模。
沈瑾[2]2011年在《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特点、城市转型的演变规律、转型发展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资源型城市典型的代表城市-唐山的产业及城市发展历程。结合唐山自身特点,分析城市转型的思路和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重点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持、以及空间上的引导和落实,配合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的绿色策略;引导城市空间和产业向沿海布局的蓝色策略;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建设的红色策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的深绿策略。并提出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公共优先、生态优先、安全优先”等原则。论证发展策略的可实施途径。通过研究和探讨各策略间的内在联系,策略对城市发展建设中的相关决策制定产生作用与影响。形成在转型时期城市规划相应的工作思路。将具体的规划策略转化为操作层面能付诸实施的法定规划。通过对城市规划失效成因的解析、实效评估以及城市规划的再认识。分析目前规划领域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对规划变革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变革现有的城市规划运作模式,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建立具有实效性的规划编制方法。构建完备的城市规划研究和编制体系。研究通过对规划管理运行体系和决策体系相关制度的研究,希望能变革现有体制、机制的制度障碍,建立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建立在理性务实基础上,富有城市自身特色的城市规划研究、编制、决策、管理体系框架。
曾万明[3]2011年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破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实质性转变,城乡差距仍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进入发达国家序列必须完成的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乡统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和实现路径,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供借鉴与参考。1、论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九章,除第一章导论外,在结构安排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文献综述、国内外实践和基本理论部分。后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方法。(1)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创新与不足之处。(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对国内外一些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研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论、杜能的“孤立国”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代表性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评述。第叁节,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分阶段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进程。第四节,研究述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发展相当迅速,研究也较为深刻,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研究范围相对局限、研究内容不够丰富、评价指标涉及很少、持续性评价研究不足等问题。(3)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发展、变迁与实践。追溯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历史演进,梳理和研究各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及启示。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选择农村工业化作为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战略。从这些国家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第二节,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变迁与实践。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逐步产生差距,到差距趋向缩小、到又急剧扩大、再到走向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分为城市优先发展阶段、城乡互助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等叁个阶段。(4)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介绍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剖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第一节,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从生产要素配置、生产生活方式、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第二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原因剖析。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意义。从历史必然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第四节,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从工业化、城市化,财政投入、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5)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分析评价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框架,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及基本理论问题,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分工组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旨在用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对接与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市场经济动力机制、城市扩散动力机制、农村内部动力机制以及外部发展动力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总体路径。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手段,提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最直接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其战略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战略手段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叁化”联动发展。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路径。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生态保护等“六个一体化”的发展路径。(7)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模式—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重点领域和基本经验,对成都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二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在产业互动、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叁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成都模式”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典型模式,特别是在规划、产品供给、生产要素配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诸多尝试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分析。“成都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其他地区不能照搬照套。但同时“成都模式”的许多做法也具有普适性,在产业发展、农村资源配置、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8)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难题和现实障碍。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和运用上存在的缺陷,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城乡统筹理论从研究的重点、起源、角度等来看,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而且这些理论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在运用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在实证分析成都试验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仍然面临城乡产业互动、农村土地改革、财政投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从这些现实问题入手,改善城乡发展的总体环境,发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城乡不断融合,实现统筹发展。(9)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成都为例。在对“成都模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一套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综合评价。第一节,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在介绍成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指出成都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逻辑等入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叁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对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结论及政策建议。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未来可能拓展方向。第一节,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和条件;探索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第二节,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方向。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突破城乡要素配置的制度约束,具体方向主要有:构建区域产业互动良性机制;推进土地产权向农民“还权赋能”;构建有效的新型农业融资平台;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第叁节,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改革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第四节,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长效机制、城乡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总结推广等。2、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形成创新点:(1)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对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目标体系、总体路径,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解释我国城乡分割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非均衡发展现象,深化了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推行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2)探索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对统筹城乡“成都模式”的经验的实证分析,总结提炼个性和共性规律,得出“成都模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障碍。在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以成都试验区实践为例,深入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障碍,为进一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加快统筹城乡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成都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方法,为建立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参考。
刘冬华[4]2007年在《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利用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旨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集约发展的新型城市化的转型期。如何解决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增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城市增长和发展道路中所遇到的困境之一。而在西方城市,基于紧凑、节约和持续发展的城市精明增长思潮正方兴未艾。因此,本文选取促进土地资源消耗低增长的视角作为研究我国城市精明增长的现实切入点。本研究在分析西方精明增长现有的理论、理念和实践基础上,对其理论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将其研究的物质空间视角转向城市土地低消耗的视角,构建出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模型,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和我国城市的现实情况对这一理论分解细化,进行合理的指标设计。然后以上海市为例,对基于土地消耗低增长条件下的上海市精明增长现状进行测算和分析评价,在以上理论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方法合理预测上海市未来城市增长趋势,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破了城市增长以物质空间为主的传统研究视角,构建出一套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框架和指标设计。根据城市精明增长理论的理论内涵,建立了包括城市增长总量、城市增长强度、城市增长循环和城市增长效益等四个指标的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的指标框架。其次,运用城市精明增长评价指标对上海市的城市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海市城市精明增长各指标水平在国内城市居前,低于主要世界级城市,但各指标增幅较快;和其他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展的情况不同,上海市城市增长总量控制压力较小,而主要精力需要关注在增长强度、增长循环和增长效益等其他指标上;在现状研究基础上对上海市未来城市增长进行了惯性和适宜情景分析。最后,从约束上海地耗库兹尼茨曲线角度出发提出治理结构下的城市精明增长政策设计。研究证实了上海市人均土地资源消耗与人均经济产出之间存在先增长后减慢的地耗库兹尼茨曲线关系,且正处于曲线左方的上升期通道中;论文从约束上海地耗库兹尼茨曲线角度出发,对应城市精明增长四项指标分别从政府、市场以及公众叁方治理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设计。
杨昌鹏[5]2012年在《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贵州城镇化作为西部城镇化、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会严重影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严重影响贵州现代化进程,还会严重影响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蓝图的实现。本文以贵州城镇化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力图通过多维度地对贵州的历史与现状辩证分析,合理地判断贵州城镇化水平,明确贵州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设计出相对完善的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贵州的城镇化既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结合贵州的地方特色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对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马克思城镇化理论,还对研究西部地区其他省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贵州具有特色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与系统的方法、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应坚持的原则,应处理的关系,提出了贵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文共分10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突破的方向与主要目标。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这部分是理论基础分析,主要阐述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发展理论,运用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第叁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然后从历史角度、从“叁农“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等方面说明了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贵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历史与现实。该部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从贵州城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发现贵州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以及城镇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第五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困难。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造成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困难之处,即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较差,由于城镇化根本动力不足-人的素质低、产业转化动力不足、持续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由于经济薄弱与地理限制,使得贵州城镇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第六部分:贵州城镇化面临的机遇。该部分主要分析了贵州具备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身优势的支撑,以及区域合作的深入推动等几个方面。第七部分:贵州城镇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贯彻的基本原则。该部分认为贵州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坚持以能源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农业产品等地方特色。第八部分:贵州城镇化的目标构想。该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想了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目标,建立了空间布局与发展战略。第九部分:贵州城镇化要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几个关系。该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运动的方法,分析了几对矛盾关系:(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4)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5)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6)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7)城镇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十部分:贵州城镇化的对策与建议。该部分认为要解决贵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就应充分考虑贵州面临的困难,发挥贵州的特色优势,通过完善城镇化建设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姚琼[6]2014年在《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体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城市建设活动由城市政府计划组织转变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公众等各方相互博弈、共同推动的。本文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试图回答谁是城市规划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演变,来提取和归纳规划主体的演变。本文认为现代西方城市规划主体的演变是西方社会现代化的伴生现象。社会背景和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规划主体的出现,形成了规划主体的演变。城市规划主体的演变表现为主体类型的变化、主体参与规划内容及行为的变化、主体间关系的变化和各主体本身意识及社会地位的改变。规划主体思想意识和地位的变化又导致规划理论和规划制度的改变。在对城市规划主体演变的总结和归纳中,论文发展了从主体角度分析城市规划理论的方法。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城市规划主体应成为城市规划理论构建的基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民众为主体的城市规划理论。通过提出以民众为主体的城市规划理论试图化解城市规划政治性和技术性之争。论文最后试图建构一个以主体为基础的城市规划理论框架。
吴妤[7]2005年在《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人类社会,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的不断集中,使得自然界的财富被索取得越来越多,随之投向周围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生态危机”逐步加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迫使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为此,人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一系列富有启发和很有意义的观点和思想,以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与此同时,城镇(市)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任何农业大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它不仅是地域空间意义上的超越,更是经济、社会内涵与结构的更新。当前,我国政府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十五”计划内容之一,这是在综合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战略性选择,但在城镇(市)化的实践中却遇到了一系列主要来自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与挑战。可见,21 世纪我国城镇(市)化进程的主流应是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文明、和谐、高效的城镇(市)。 为此,本文提出建立生态与循环型城镇作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并围绕这一观点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所谓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循环经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非线性生产模式的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保障系统,以及生态高效的产业、协调的管理体制和景观适宜的环境的城镇。其最显着的特征是:具有高度自组织能力的、日趋有序的城镇循环产业体系。 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导论,概述了全文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篇章结构等内容。第二章,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相关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第叁章,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的城镇化实践,论述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结合城市化规律提出我国大规模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目标;第四章,生态与循环型城镇概念的提出,阐述解决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城镇(市)化的矛盾的根本性出路在于建立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第五章,生态与循
陈占彪[8]2003年在《中国区域政治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作为本报告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学科概念与理论体系,是为了能够把我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通过与我国政治制度中的行政组织结构的原则方法、运行机制、基本特点、历史经验等要素结合起来,从而对我国区域政治经济进行更加明确、深入的研究。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由纵向和横向两部分组成。从纵向看,主要包括区域学、区域政治、区域政治经济、区域政治经济学:从横向看,主要包括国际区域政治、中国区域政治,国际区域政治经济、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国际区域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其中,纵向是基础学科,核心是区域政治:横向是应用学科,侧重在中国区域政治经济。 所谓区域政治就是指在特定区域界限范围内,以特定地方政府为行政主体,从而形成地域空间界限和行政管制界限两者之间完全交迭、不可分离的基本政治组织单元。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区域政治的基本组织单元在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管制界线具有不能重复,不可空缺、不能模糊的特点。区域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区域政治的物质实体来看,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行政区划,一是政治结构;从区域政治的关系实体来说,一种是相邻政治实体之间的区域关系,一种是不相邻政治实体之间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区域关系。区域政治的物质实体与关系实体共同构成了区域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关于中国区域政治的概念。中国区域政治是以地方区域政治为基本组织单元构成的一个纵横交错、上下隶属的连续的政治综合体。中国区域政治主要包括中国的国界疆域、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划与中国政治制度、行政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等问题。这是具有比较清晰的地域空间界限与政治权力界限相互对应与交迭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政治学。中国区域政治的形成,是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双重制约和影响的。 建立在中国区域政治学基础之上的中国区域政治经济是指在中国特定的行政区域范围内,以法定的行政区域为物质基础,以政府的行政组织结构为上层建筑,从而在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的指引下,由国家政府宏观调控、地方政府积极引导,从而形成的主要以后发国家为经济背景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中国区域政治主体所应承担的组织区域经济的功能与表现出来的经济运行机制,就构成了中国区域政治经济现象。 在遵循这一学术逻辑不断深入展开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是与国际区域政治经济学相对应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国际区域政治经济学还不存在,还需要人们进一步去探索。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则需要我们在有关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与创新。所谓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就是以探索行政区域和行政组织结构共同构成的区域政治基本单元本身,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在政治与经济方面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基本规律问题,这就是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以行政区域为地域空间单位、以行政组织结构为区域政治单位共同构成的区域政治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的一门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它的形成与建立,将为研究以我国行政区划与行政结构为核心的区域政治主体的经济运行机制起到重要作用。“行政区经济”理论就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下被引入到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领域的。 本研究报告主要由叁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总论,从第1章到第4章,主要对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现状、主要概念、理论基础、核心观点做了框架上的分析与体系上的建构;第二部分是分论,从第5章到第8章,主要就我国区域政治经济中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尤其是行政区划研究中所出现的重要问题,给予理论上分析与说明。第叁部分是个案,从第9章到第12章,其中,海南与蚌埠的行政区划调整论证报告是由本人主笔,合作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刘君德教授修改完成的。这是我们共同合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关徐州都市圈和长江叁角洲经济圈的内容则是本人在具体实践和学习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
杨翼[9]2013年在《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世界各国在经济起飞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一直受到相关学者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走完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历程,经济社会结构也由二元转化为一元,乡村和城市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普遍存在,城乡关系问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其城乡关系问题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更是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实行了城乡分治的制度,通过实行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工农产品剪刀差政策,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形成并逐步固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但受制度和市场惯性的影响,城乡差距并没有随之减少,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取消农业税、大幅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社会事业投入、支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等;各地也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因此,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相关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展开,着重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机制和指标体系。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经济机制的分析,厘清在宏微观层面城乡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和机制路径,从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给予理论指导。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评价中国城乡关系的指标体系,并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合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和实践评价,借鉴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挑战、战略框架、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初步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现阶段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总言之,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以下问题。一是,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本文分别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背景、特征及意义出发,系统分析了其内涵与外延。本文认为,统筹城乡是指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把农业和工业视为互为条件、同步发展的有机整体;把乡村和城市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把农民和市民视为共享发展、权利平等的有机整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使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公平发展,以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二是,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机制。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经济机制是对城乡发展中各主体以及影响它们的各种关系、运行环节的总称,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涉及城乡关系的各个主体及其关系诱致性调节和强制性变迁,缩小城乡差距、化解城乡矛盾、和谐城乡关系,从而使乡村和城市实现协调、平衡、融合发展的机能。按照这一概念,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将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分为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从微观上看,机制设计要聚焦于资源要素的均衡配置,明确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路径选择,阐明城乡区域间的空间作用机制;从宏观上看,机制设计要聚焦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化这一目标,明确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阐明城乡区域间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因此,城乡区域间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和空间作用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核心内容。通过健全城乡空间作用机制,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有序流动,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通过健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在生活生产环境和条件方面的差距。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的系统分析,为分析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框架、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打下了理论基础。叁是,构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涵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城乡固定资产投入、城乡知识水平、城乡卫生和健康差距等内容组成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此体系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进行了评价分析,揭示了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个演变过程。从实证研究的结论看,2000年-2004年,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指数是下降的,表明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拉大;自2004年以来,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指数不断上升,表明随着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城乡差距出现了逐步缩小的局面。四是,剖析了国内二元结构形成的背景和原因。本文从纵向分析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从产业政策、要素配置制度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叁个方面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不匹配,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一直较大。分析了中国处理城乡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表现在:重工业快速发展导致的带动就业能力不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提出的挑战;城镇化质量较低,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提出的挑战;农业基础薄弱,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通过明确问题所在及其形成的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思路与政策做了铺垫。五是,总结了国外一些国家处理城乡关系的实践经验。在横向比较上,本文选择了先行工业化的美国、赶超工业化的日本、新型工业化国家韩国、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巴西等,对它们在处理城乡关系方面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通过比较分析,本文提出了国外的主要经验借鉴:一是发挥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支撑作用;叁是必须依托产业发展规模,保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推进;四是在国家调控工农城乡关系的工具运用上,高度重视运用立法工具,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五是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部门有序转移。六是,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国内一些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实践进行了总结。本文对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河南省新乡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系统介绍,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经验:一是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叁是积极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四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构建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并从财政、金融、土地、劳动力等方面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借鉴。七是,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框架、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要以构建城乡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为总体目标,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战略主线,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纽带,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为保证,以破解城乡二元制度为关键环节,从而搭建了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与用地管理、发展规划、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本文可能在以下叁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在经济机制分析上,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出发,探讨研究了城乡间的空间作用机制和公共产品投入机制,进而构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机制,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视野。二是在统筹城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建立了涵盖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城乡投入水平差距、城乡知识水平差距、城乡卫生水平差距的指标体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统筹城乡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测算了统筹城乡发展指数,丰富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定量评价的理论成果。叁是在研究路线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经济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发展实践的研究结论,较为系统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框架、路径选择和思路建议,结论更具客观性,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孙鹏[10]2011年在《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日益加深的全球化进程和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是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大发展、经济活动的大融合。对人文地理学而言,传统的空间(如区域和城市)概念在这一新背景下发生了变化。区域不再仅仅是承载人类各种活动的被动空间单元,而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的主要载体。区域品质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大小和吸引各种“流”进行汇聚的主要因素。区域内的核心城市在促进区域创新、提升区域品质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等方面显得愈来愈重要。随着区域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央政府在区域管理和控制方面的话语权则越来越少。区域规划成为政府加强对区域的管治、提升区域品质和全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新区域主义、生态城市、紧缩城市等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主要国家区域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大经济区区划、行政区或跨行政区范围的区域规划实践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对我国国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但是,基于计划体制“全国一盘棋”式的区域规划,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注重经济增长速度(GDP至上)的区域利益竞争的加剧,最终导致了全国区域开发的失序和集体非理性。传统的只注重经济增长的区域规划,不仅无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等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且同国际上区域规划的主流理念和科学思想背道而驰。主体功能区规划正是作为新时期我国应对区域发展失序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进行区域规划和国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然而,作为国家区域开发战略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理论基础、体系和划分方法、绩效评价和管治政策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亟需作出科学的回答。区域问题历来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势必成为人文地理学现阶段研究的主要命题之一。因此,本论文从人文地理学学科视野出发,以大都市这一全球化背景下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过程,全面辨析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探究大都市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特征,科学构建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标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等,为我国大都市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做出必要的补充。本文是笔者在攻博期间参与导师主持的以下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些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调研访谈以及数据收集与处理等都提供了大量的支撑。这些课题具体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0ZD&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41071093)”、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建设指标体系与建设导则研究(09DZ1200800)”、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崇明生态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8DZ1205600)”和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4805F440)”等。目前,国内对某一类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理论支撑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比较少,而从大都市层面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尚未出现。本文首先从全球化和“城市世纪”背景下区域、城市以及区域规划角色的转变分析入手,细致梳理了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探寻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发展转变的实践和理论特征,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理念的转变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解释。通过对我国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现状的总结,阐明了本研究的立足点和意义;其次,在综合分析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在系统评述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区域管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第叁,通过对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发展现状和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对中国区域规划发展演变历程的梳理和问题的总结,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应该关注的理念、方法、政策与危险,促进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外先进区域规划思想和理念的对接;第四,在对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义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顶层设计思想及体系架构;第五,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结合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标体系和国内外重要的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了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化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上海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进行划分,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借鉴。通过对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一,与传统的区域规划相比,主体功能区规划基于功能分类实现了区际关系的平等化、区域发展目标的综合化、区域规划的科学化;其二,大都市具有区域多功能高度空间压缩集聚的特征,其主体功能区规划表现出更强的层次性;其叁,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宜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进行构建;最后,五类功能区划分比较切合大都市经济、社会、生态及环境发展的实际。
参考文献:
[1]. 农业型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 田兴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2]. 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基于唐山的理论与实践[D]. 沈瑾. 天津大学. 2011
[3].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4]. 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研究[D]. 刘冬华. 同济大学. 2007
[5]. 贵州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昌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体演变研究[D]. 姚琼. 浙江大学. 2014
[7].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8]. 中国区域政治经济的理论与实践[D]. 陈占彪.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9]. 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翼.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10]. 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 孙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规划条件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贵州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成都发展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