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的应用价值论文_秦牧

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的应用价值论文_秦牧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24400

【摘 要】目的:研究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泪小管断裂患者,共5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实施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治疗,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50例泪小管患者,在手术中均全部成功吻合,没有发生感染情况,在手术中,插管顺利完成,平均留置6mo,没有引流管意外脱落的情况发生;拔管后,有47例患者成功治愈,没有溢泪情况,且泪道通畅,其他3例患者呈现病情好转状态,有轻度的溢泪,且泪道呈现通而不畅的情况,但均没有下睑外翻不良情况发生。结论: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方面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临床治愈成功性高、不良反应率低下等治疗优势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泪小管;断裂;应用价值

在眼科急诊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该种疾病常用手术治疗,而手术的难点在于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和可以进行长期固定的泪道支撑物;据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具有刺激性较小、柔软、不影响外观和泪道等优势特点,并且,该种引流管不会发生脱管情况,进行的操作也十分简便[1],因此,本文主要为了研究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方面的应用价值,特选择了部分的泪小管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泪小管断裂患者,共5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5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范围在6~60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35.55±25.32)岁,包括有27例上泪小管断裂,有23例下泪小管断裂。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明白实验的主要目的,自愿参与到研究之中,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委员会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将手术禁忌证患者、患有重大器官病变患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实施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进行手术之前,在鼻道放置浸有盐酸奥布卡因眼药水和呋麻滴鼻液的纱布条,对其进行常规消毒,使用利多卡因在眶下神经和滑车神经实施阻滞麻醉,在必要的时候,实施皮下浸润麻醉,对泪小管断裂的具体情况予以检查,寻找较难的有鼻侧端和泪小管颞侧端,具体寻找方式:利用显微镜在直视的情况下,予以分层检查,依据泪小管的解剖特点和断端的特点,一般断端会回缩在创面的凹处,大多呈现白色的喇叭状,用冲洗针进行插入,以此证实在泪小管、泪囊之中,使用红霉素眼膏润滑泪道硅胶引流管和顶端探针,在穿过泪小点颞侧断端之后,进入到鼻侧断端,再探入鼻壁,向下转90°,随后,进入下鼻道,用钩针探于鼻腔外部,剪断探针的末端;同理,插入另一侧的泪道,从泪点插入并从鼻腔取出,剪断探针的末端,两端的硅胶引流管在鼻腔内部予以打结,使得引流管在鼻腔内部留置,不要在鼻腔外部暴露,用可吸收缝线和泪小管断端吻合,再缝合泪小管周围的组织后,加固泪小管周围的皮肤[2-3]。

在手术结束之后,实施加压包扎,至少包扎48h,使用左氧氟沙星予以预防感染,在皮肤拆线后,每晚涂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以此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对拔管之后,对引流管予以剪断,从鼻腔内部夹出,顺利拔管后冲洗泪道,间隔一日冲洗一次[4]。

1.3观察指标

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

若泪点位置正常,没有溢泪出现,且泪道冲洗通畅则视为伤口愈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数据分析,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50例泪小管患者,在手术中均全部成功吻合,没有发生感染情况,在手术中,插管顺利完成,平均留置6mo,没有引流管意外脱落的情况发生;拔管后,有47例患者成功治愈,没有溢泪情况,且泪道通畅,其他3例患者呈现病情好转状态,有轻度的溢泪,且泪道呈现通而不畅的情况,但均没有下睑外翻不良情况发生。

3讨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诊疾病,会因为致伤物而导致不同的外伤范围和程度,由于泪小管断裂后会发生溢泪的情况,尤其是对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其占到的泪液引流在75%之上,因此,对泪小管断裂端实施吻合,是尽快恢复泪道功能的有效方式。

目前,在支撑物的选择中,主要有硬膜外管、普通硅胶管、泪道引流管等,其中,以硬膜外管最为常见,因为这种管道取材十分方便,并有一定的硬度,方便植入,但是也有缺点,如导管相对较硬,会容易发生泪小点撕裂,除此之外,还有较易造成睑外翻,对患者造成的刺激性较强,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其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难以忍受;普通的硅胶管会因为其柔软性,造成植入和固定的难度加大,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难度性。

硅胶引流管的优点在于其组织相容性十分好,方便植入,且柔软透明,不会对机体眼部产生影响,在外观上,其眼睑弧度十分自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有利于长期性的放置,以便提高临床效果,大大避免了硬膜外观和普通硅胶引流管的所有缺点[5]。

根据本次数据显示,50例泪小管患者没有发生感染情况,插管均顺利完成,47例患者成功治愈,3例患者呈现病情好转,均没有下睑外翻不良情况发生;这也由此说明了,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的临床价值巨大,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手术治疗方式,由此可见,该种治疗措施具有明显优势性和可行性。本文研究结果与黄志坚,曾波,何秀梅学者在《环形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6]一文中的研究结论相似,有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临床治愈成功性高、不良反应率低下等治疗优势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建波,韩晓晖,冯旺强.新型隐匿性泪道支撑管治疗儿童泪小管断裂[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3):200-202.

[2]郭云格.改良泪道冲洗针用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8):510-510.

[3]魏远建,朱捷,卞志文.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7):100-100.

[4]陈光,路艳军,李丹等.顺向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6,33(4):7-10.

[5] DeRunz,A.,Minetti,C.,Brix,M.et al.New TASER injuries:Lacrimal canaliculus laceration and ethmoid bone frac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4,43(6):722-724.

[6]黄志坚,曾波,何秀梅.环形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4):377-379.

论文作者:秦牧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  ;  ;  ;  ;  ;  ;  ;  

环形双泪道硅胶引流管植入术在治疗泪小管断裂的应用价值论文_秦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