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调查研究——梧州七中为例》调查问卷设计论文_周景禄,叶柳,林沫怡,郭献珍

《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调查研究——梧州七中为例》调查问卷设计论文_周景禄,叶柳,林沫怡,郭献珍

周景禄 叶柳 林沫怡 郭献珍(广西梧州市第七中学 广西 梧州 543002)

摘要:为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发挥寄宿制中学学生在校时间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最终提高学习效能感,我们以梧州七中为例展开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调查研究。为了解学生对校内课余时间的管理利用和学习效能感的现状,特别设计以下调查问卷:(1)寄宿制中学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的现状调查;(2)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调查;(3)寄宿制中学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现状调查;(4)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现状调查。

关键词:寄宿制中学;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学习效能感;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2-067-02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为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发挥寄宿制中学学生在校时间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最终提高学习效能感,我们以梧州七中为例展开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调查研究。为了解学生对校内课余时间的管理利用和学习效能感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特别设计以下调查问卷。

一、寄宿制中学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的现状调查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源动力。细节决定成功,态度决定一切。

1.你读书学习的目标是否明确?

A.明确 B.不明确

2. 你读书学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A.为了提高文化素质,提高生活品质

B. 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C.其他

3. 你对于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

A.积极自觉 B. 不够积极自觉 C.不积极自觉

设计目的:第1、2 、3这三个问题是调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目的是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利因素,如果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且正确,学习态度积极自觉,将会使得课题研究往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调查

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是指寄宿制中学学生在运用课余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心理结构的人格特征,是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构成的。

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是指除了正常上课和午晚睡外所有的时间。以梧州七中为例,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计算,一天24小时共1440分,减去正常上课时间(包括早读30分、午读15分,白天8节课,晚自修2节,每节课45分)共495分,减去午晚休息时间约520分,减去吃饭洗澡洗衣服等时间约125分,住宿学生校内课余时间大约有300分钟。

4.你对课余时间和课余时间管理倾向是否理解?

A.是 B.否

设计目的:第4个问题是调查学生对课余时间和课余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解,目的是为后续调查提供基础认识。

5.你认为课余时间对提高学习成绩有没有影响?

A.有 B.没有

6.你认为课余时间对提高学习成绩重不重要?

A.重要 B.不重要

设计目的:第5和第6两个问题是调查学生对课余时间的价值的认识,目的是了解学生课余时间价值感现状。

7.你有没有对课余时间制定管理计划?

A.有 B.没有

8.你在校内的课余时间是主要用在哪个方面?( )

A.自主学习 B.体育锻炼 C.图书馆看书 D.其它

9.你课外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约占课余时间的百分之几?

A.80% B.60% C.40% D.20%

设计目的:第7、8、9三个问题是调查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计划、课余时间主要用在什么地方、课余时间用在自主学习的时间量有多少,目的是了解学生课余时间监控观现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0.你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效率的高低情况如何?

A.高 B.中 C.低

11.你对自己目前的课余时间管理和利用的满意程度如何?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设计目的:第10和第11两个问题是调查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效率和满意程度,目的是了解学生课余时间效能感现状。

12.对于课余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你需不需要学校管理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帮助?

A.需要 B.不需要

设计目的:第12个问题是调查学生需不需要学校管理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帮助,目的是为学校和教师的介入提供依据。

13.对于课余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你希望得到学校管理哪些方面帮助?

A.宣传教育和引导

B.创造舒适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C.建设和完善学校图书馆及阅览室

D.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14.对于课余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你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A.提供课余时间管理和利用的策略

B.科学合理安排课外作业或练习

C.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指导

D.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设计目的:第13和第14两个问题是调查学生需要学校管理和老师哪些方面的帮助,目的是为课题后面的策略研究提供方向。

三、寄宿制中学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现状调查

学习效能感即学习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主观评估,是自我效能在学业领域中的表现。

15.你对学习效能感是否理解?

A.是 B.否

设计目的:第15个问题是调查学生对学习效能感的理解,目的是为后续调查提供基础认识。

16.你的学习效能感的高低情况如何?

A.高(能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强)

B.中(能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学习能力较强)

C.低(能完成少部分学习任务,学习能力低)

17.你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效能感的满意程度如何?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设计目的:第16和第17两个问题是调查学生的学习效能感的高低情况,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能感现状。

18.你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能感的意愿如何?

A.很强烈 B.比较强烈 C.不强烈

设计目的:第16、17、18三个问题是调查学生的学习效能感的高低情况、满意程度和提高的意愿,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能感现状。

19.你认为要提高学习效能感,主要是依靠什么?

A.学校管理的组织和引导

B.老师的研究和教育

C.学生的学习和贯彻执行

D.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20.你认为要提高学习效能感,学生应该怎么做?

A.明确学习目标和端正学习态度

B.上课时认真听课

C.管理和利用好课余时间

D.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设计目的:第19、20两个个问题是调查提高学习效能感的方法途径,目的是为课题后面的策略研究提供方向。

四、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现状调查

用甲代表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用乙代表学习效能感。

21.你认为甲和乙有关系吗?

A.有 B.没有

22.你认为甲能提高乙吗?

A.能 B.不能

设计目的:第21和第22两个问题是调查学生对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初步认识,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认知现状。

论文作者:周景禄,叶柳,林沫怡,郭献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寄宿制中学学生校内课余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的调查研究——梧州七中为例》调查问卷设计论文_周景禄,叶柳,林沫怡,郭献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