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有效落实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论文_李琴,余美娜,杨倩,林虹樱,王惠

李琴 余美娜 杨倩 林虹樱 王惠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有效落实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乐山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落实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及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护士落实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方案满意度及依从性均有效提高,住院天数缩短1.7天,护士在品管圈能力、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保障了中医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改善了患者对中医护理效果的评价,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中医护理方案;有效落实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3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oracic obstruction heartburn of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gram. Method To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by investigation and cause analysis,to develop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Result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oracic obstruction heartburn of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gram is higher than before (P<0.05).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compliance programs are effective to improve,To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days of 1.7 days,Nurses in the QCC ability,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eam spirit, etc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To carry out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ensured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ing program of Chinese Medicine, improved the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f patients, improved the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gram;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品管圈,又称质量控制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我院于2013年6月1日开始推行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于2013年5月16日发布的胸痹心痛病等13个中医护理方案,心脑血管病科于2013年6月1日开始组织学习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于201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经过一个月试行后,患者对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满意度及依从性较差,实施过程中问题繁多,针对上述情况,我院于2013年12月1日成立品管圈小组,并将品管圈应用到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成立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为有效落实中医护理方案,选择进行分析的中医护理方案为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全科参加人员共12人,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28.63±4.70)岁。其中主管医师2名,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2名。硕士学历2名,本科学历6名,大专学历4名。选出圈长1名,护士长任辅导员。品管圈活动实施日期为2013年12月1日~2014年7月31日。

1.1.2资料纳入标准:品管圈活动前选择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共计68例符合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活动后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选择2014年5月1日至6月31日共计68例符合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根据中医药管理局全面落实中医护理方案要求,我院制定了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以及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数据库,评价表中包含了护理效果评价、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调查和患者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圈长对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共68例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现状把握,统计出这68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7.7天,其中,这68例患者对方案依从所占比例为70%、对方案满意所占比例为59%,调查出落实不到位项目129项,用柏拉图排列出主次项目,见图1。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选择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不到位的项目前四项进行重点改善,分别是护士未进行有效地辩证分型、未针对相关症候进行辩证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应用欠佳和健康指导未落实到位。针对方案落实情况圈员召开护士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从医务人员、患者、管理及其他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医护理方案未有效实施的原因,制作出鱼骨图,见图2。

1.2.2设定目标 根据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后,拟定目标。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圈员能力是基于品管圈每一个成员就管理目标对自己能力进行评估而得出[2],该方案的圈能力应为100%,但考虑到该圈为第一圈,且需多部门共同配合,完成难度大,故将圈能力设定为65%,目标值=129-(129*100%*65%)=45.15≈45。

1.3 制定对策及实施

1.3.1要让患者得到优质护理服务,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护士[3]。组织全员培训,利用科室业务学习、早晨交班以及周三提问组织全科成员学习中医护理方案内涵,并定期考核,提高全科成员对中医护理方案落实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慎独精神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

1.3.2护理部制定中医护理方案考核标准,纳入每月质控范围,护士长每周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点评,每季度进行汇总总结,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强调工作责任心,提高科室成员对中医护理方案落实的执行力度。科室成立中医护理方案落实监督小组,负责方案落实监督与质量控制,定期安排组织对科室成员进行中医护理操作进行考核,不断规范和细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保证中医护理操作应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3.3护士长进行弹性排班,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以及对用中医护理方案护理的患者的健康教育交予专人负责,让护士从繁忙的管床工作中分离开,从复杂的临床治疗到单纯的中医特色理疗及健康教育,保证了中医护理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1.3.4做好医护沟通和协调,统一胸痹心痛病辨证施治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方案,取得医生支持,避免医护掌握病情信息不一致而不能有效的辨证施护,为我科顺利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奠定基础。

1.3.5做好护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完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配合治疗,尽快康复,返回社会[4]。加强对患者的中医护理健康指导,强调中医护理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向患者说明护理费用等相关事项,使患者主动配合方案的落实。

1.3.6完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流程及中医护理评价表填报流程,保证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连续性、不间断性。

1.3.7护士长根据科室患者情况,上报医院相关领导,申请完善科室中医护理设备配置。

1.3统计学处理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品管圈活动前我科室落实中医护理方案不到位处共129项,活动后落实中医护理方案不到位处共45项,落实前后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见表1。

2.2 圈长对实施品管圈后69例患者住院日进行统计,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6天,较实施品管圈前缩短了1.7天。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缩短,可以适当缓解看病难的问题,降低患者均住院费用,减少政府用于民众的医疗费用开支,可带动医院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上的提高,同时也为医院带来运行机制、服务结构、医疗质量、分配制度等方向的改革,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5]。同时,圈长对品管圈实施后68例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汇总总结,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有效提高,患者对方案依从所占比例由实施前70%提高到92%,满意所占比例由实施前59%提高到88%。

2.3 品管圈活动前后采用自制评分表调查了每一位成员QCC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理论知识、积极性、团队精神6个方面,每项分值1~5分,分别统计6项内容总分,计算出平均分并与活动前比较,绘制出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综合素质提高雷达图(见图3),结果说明,活动前后圈员综合素质均有所提高,特别表现在运用QCC能力、理论知识和积极性三个方面。

3.讨论

3.1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于2013年5月16日发布的1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中的一项,目的是为了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它的实施可以可有效缓解病情,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康复[6]。通过品管圈活动,我院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完成设定目标(目标值≈45),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不到位处由129项降至45项,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缓解了病情,节约了治疗费用,恢复健康,进一步推广了我科室中医护理特色,得到了患者的支持,突出了中医技术在患者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科室中医护理的实力。同时,品管圈实施后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有大幅度提高,对我院的宣传工作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品管圈活动充分调动了圈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圈员学习自主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并且提高了其创新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及策划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7]。通过圈员自己对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不到位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增强了他们的工作信心和责任心,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方案以及技能培训,提高了圈员的中医理论知识和自觉性以及执行力,规范了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圈员的综合素质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3.3 通过品管圈活动,针对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中存在的不完善处,圈员进一步修正和改进,制定了更具指导性且流程更简介的护理方案,符合临床一线护士需要。从而保障了方案的长效实施,提高方案有效落实率。对我院另12个中医护理方案的落实具有指导意义,规范了我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

4.小结

品管圈活动在落实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保障了中医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改善了患者对中医护理效果的评价,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廷芳,刘勇等.中国医药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2]王琳,王引侠,张迎等.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眼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35):7487.

[3]冯志仙.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15-17.

[4]裴绍红.做好护患沟通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33.

[5]林萍,孙运波,侯英等.医院层面上缩短平均住院日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2010,14(6):57.

[6]林小丽,陈日宇,张明波等.胸痹中医护理优化方案[J].新中医,2013,45(8):241.

[7]徐建鸣,丁万红,方亭妮等.应用品管圈实施患者跌倒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3.

论文作者:李琴,余美娜,杨倩,林虹樱,王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有效落实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论文_李琴,余美娜,杨倩,林虹樱,王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