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张欣贺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张欣贺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磁共振 河南南阳 473009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的椎管肿瘤患者共56例,回顾性分析其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经核磁共振检查,血管母细胞瘤占1.8%,星形细胞瘤占25.0%,神经鞘瘤占3.6%,转移瘤占17.9%,脊膜瘤占19.6%,室管膜瘤占14.3%,神经纤维瘤占10.7%,脂肪瘤占7.1%。临床病理诊断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相符,肿瘤类型符合率为100%。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应用于椎管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操作简便,准确性高。

关键词:核磁共振;椎管肿瘤;诊断效果

椎管肿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肿瘤,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核磁共振成像是临床上诊断椎管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次研究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椎管肿瘤患者共56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6.54±4.23)岁。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同时在患者手术中进行临床病理检查。

核磁共振检查如下:采用SIEMENS Symphoy1.5T及Verio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进行全面扫描检查,采用T1WI、T2WI及STIR等进行扫描。经过扫描后,针对病灶区域进行重点扫描,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确定造影剂的相应剂量,对患者椎管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信号特点等进行扫描,待扫描结束后,经专家会诊对患者椎管肿瘤的具体性质进行确定。

病理检查方法如下:术中对患者的活体病理切片进行临床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后,所有患者中,血管母细胞瘤患者1例(1.8%),星形细胞瘤患者14例(25.0%),神经鞘瘤患者2例(3.6%),转移瘤患者10例(17.9%),脊膜瘤患者11例(19.6%),室管膜瘤患者8例(14.3%),神经纤维瘤患者6例(10.7%),脂肪瘤患者4例(7.1%)。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相符,其肿瘤类型符合率为100%。

3 讨论

椎管肿瘤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肿瘤,主要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以及髓内硬膜内肿瘤三种类型[1]。其中,髓内肿瘤主要有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该肿瘤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患者往往会出现四肢无力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严重时患者会出现麻痹、瘫痪等现象;髓外肿瘤主要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及脊膜瘤等,该肿瘤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神经疼痛等症状,病程较长,且并发症较多[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椎管肿瘤进行检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诊断效果。

在椎管肿瘤的髓内肿瘤中,常见的肿瘤类型主要是星形细胞瘤,它在核磁共振成像图上主要表现为脊髓增粗,且境界模糊[3]。这主要是由于星形细胞癌症病变主要源于星形细胞中,这种细胞浸润性生长后便会与周围的组织相连,从而导致其境界模糊。本次研究中,确诊为星形细胞瘤的患者14例。室管膜瘤患者8例,经检查后发现肿瘤结块,但其境界清晰。血管母细胞肿瘤患者1例,经检查后发现其肿瘤后部存在血管流空影,且特征较为明显。

在椎管肿瘤的髓外硬膜下肿瘤中,常见的肿瘤类型主要是神经鞘瘤。通过对其成像图的T1W1和T2W2的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增强扫描后的T1W1和T2W2的信号强度要显著高于增强扫描之前的信号强度,且要高于四倍之多,因此,神经鞘瘤的诊断较为容易。本次研究中,神经鞘瘤患者2例。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的核磁共振成像图较为相似,但神经纤维瘤内的星形低信号有时会更加显著,同时神经纤维瘤往往表现为多发,两者容易区别。本次研究中,神经纤维瘤患者6例。脊膜瘤的T1W1信号特征往往与神经源性瘤的信号特征比较相似,但脊膜瘤的T2W2常常表现为高信号或等信号,较少的部分表现为低信号,同时脊膜瘤的钙化现象也比较显著,且大多数脊膜瘤还会表现出脊膜尾征。本次研究中,脊膜瘤患者11例。

在椎管肿瘤的髓外硬膜外肿瘤中,鉴别转移瘤相对简单,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椎体破坏及硬膜外出现肿块等。T1W1信号主要表现为低信号,而T2W2信号则主要表现为稍高为主的混杂信号。此外,还可以根据转移瘤的囊变区病变的特点诊断转移瘤。本次研究中,转移瘤患者10例。脂肪瘤的T1W1信号与T2W1信号临床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且T1W1的信号往往要比T2W1信号更强。本次研究中,脂肪瘤患者4例。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检查应用于椎管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广全.核磁共振对42例椎管肿瘤诊断分析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22:43-44.

[2]杨晓.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35:107.

[3]杨仁平.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分析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4219+4222.

论文作者:张欣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张欣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