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莫扎特奏鸣曲作品KV330第一乐章论文_丁林

简析莫扎特奏鸣曲作品KV330第一乐章论文_丁林

丁林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 在摸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是他中期时候的作品.这首作品有戏剧化的色彩,像是在对白,整个乐章都华丽紧凑又添加了很多的装饰。构成了一幅灵魂画卷,引人深思。

关键词 明朗 细致 华丽

一、莫扎特创作背景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 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据说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便已会作曲了,由其父亲记录他所谱的短小乐曲。莫扎特的父亲宫廷乐师Leopold Mozart莱奥波尔德•莫扎特是一个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正改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莫扎特是钢琴奏鸣曲的奠基人,作有27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非常的丰富多彩,其中包括:18首钢琴奏鸣曲,7首钢琴三重奏,2首钢琴四重奏,27首钢琴奏鸣曲,35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10首双钢琴作品,15首钢琴变奏曲,以及其他钢琴小品数十首。 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南内尔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妇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邀请进王宫进行表演,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做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

二、作品分析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因版本的不同而有些差异,如果算上由小提琴曲专用的K547a.KAnh135和KAnh138a.总共有19首,这十九首除了C大调K.545是二乐章结构外,其余全部是三乐章写成。莫扎特的这19首钢琴奏鸣曲,从创作时期来分可划为三个时期:①“故乡奏鸣曲”K279-284共六首,大多是1774年作于他的故乡萨尔茨堡。②“曼海姆奏鸣曲”K309,331这两首,1777年作于曼海姆。③“巴黎奏鸣曲”K310-330和333,共五首。全部完成于1778年。

K330与其中在巴黎做的作品相比,规模虽然很小,但比较容易弹奏,带有明显的教学目的和构思,简单中更具有表现力,内容也很丰富,细腻玲珑,乐句造型精美,文雅而富有深度。每一个小节的的音乐都跃然而出,步伐自然,充满说服力。此曲分为三个乐章,描述了莫扎特本人在巴黎的心情,或许还包括了焦急的等待阿露西亚的回信,充满了梦幻般的迷恋,甜美的痛苦,充满预感的焦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心境构成了一幅感人的灵魂图画。

第一乐章:快板2/4拍子,奏鸣曲式,呈示部(1-58)展开部(59-87)再现部(88-150)整个乐章中到处弥漫着明朗、细致、华丽的感觉。为了点缀这一流畅的呈示部主题。在开头加入了装饰音就可以有多种弹奏方法。谱面上都记有详细的力度记号。虽然他通常只写f或p的基本力度记号,但是它实质上包含着各种音量、音色与内容。所以演奏者要把握好这些细微变化。呈示部主题的声音要求透明集中,轻灵明快,每个音要圆转如珠才能体现曲子中所表达的含蓄美。主题中出现的跳音,既坚实又厚道柔和。好像装饰过了的,不那么直截了当,尤其是5、6小节的跳音力度上是渐强上去的,总感觉是两个人的对话,一个人说出了观点,而另一个人来补充说明。第9、10小节又是对第5、6小节的补充谈话,又出现了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的插话。这种谈话似的感觉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风格特点。像歌剧中的各种角色,各起各的作用,又很巧妙的统一起来。呈示部中副部主题19-58小节与主部主题比较起来看变化不太大,这一点与贝多芬不同,贝多芬在创作中吧主题与副题的情绪距离拉的很大,两个主题间的对比就非常鲜明。这个副部主题优美、平稳、音乐基本上是由许多动机片段组合起来的,具有精确的轮廓,是一种典型的具有莫扎特风格的音乐。展开部不像呈示部那么明朗、华丽,又没有充分的展开,只是经过,忧郁而微妙的转调后又回到C大调。进入到再现部,那种叹息的伴音使用十分吸引人。音乐给人新鲜的印象是柔和而内在,带有一种喜剧意味,还有一种无可媲美的甜美,丰满及忧郁。这里提到的忧郁情绪可能与莫扎特当时的心情有关,也许是一个直接的因素。莫扎特在创作上一直恪守平衡原则,在这段和第二乐章里分寸把握得比较好,不过分强调乐观,也不过分强调忧郁。再现部以华丽的变奏点缀而成。在几个引导性动机加上了新的修饰。充满着青春的光辉和饱满的毅力。在音乐发展中的巨流中,又能听到我们熟悉的典雅主题。在精神主题和风格上,它的效果更多地来自激动的节奏。从谱面上看,强弱记号都与呈示部基本相同,可是在演奏时可不能把呈示部原样搬出来。很多演奏家主张要比呈示部更富于色彩,更富于表现力,把那种爽气,典雅流畅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热情明快。在结束部一种推心置腹,热烈明快的谈话即将结束,但又恋恋不舍。所以采用了补充终止形式作为第一乐章的结束。

莫扎特的音乐是自然流露的旋律的艺术表现,具有感情和精神的深度。他对钢琴艺术的追求使他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倾诉与发挥。而钢琴奏鸣曲演奏的困难,在于对风格的分寸标准的掌握。在于对音乐的独特观念,所需要的灵魂悟性的理解。因此,只有从音乐的本身深入挖掘。对于音乐的内涵加深体验,才能真正体现莫扎特音乐的本质,才能把音乐自然而地化为自己的灵魂。

做为一个喜欢莫扎特钢琴爱好者喜欢的是他音乐里不屈服的灵魂,喜欢他的琴键下的个性张扬,喜欢他的狂傲,从他的交响乐到钢琴奏鸣曲在到钢琴协奏曲到他创作的歌剧都显示出了他是一个杰出的天才.是当之无愧的灵魂大师。通过分析这首KV330相信在弹奏这首曲子时候有一定的帮助,更好的完整弹奏更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钢琴奏鸣蒋存梅.莫扎特第十首曲(k.331)的音响六个版本的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2。

[2]王杭 蒋存梅.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弹性速度[J].音乐探索,2002.2 。

[3]奥保尔·巴杜拉-斯科达著蒋存梅译蔡良玉校译.莫扎特作品中的颤音的演奏[J].中国音乐学,2001.2。

[4] 王杭 蒋存梅.莫扎特第十首钢琴奏鸣曲(K.333的乐谱版本的比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5]陈勤.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中装饰音的运用—以第二乐章为例 [J]黄钟,2004。

[6]郭兰兰.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力度、节奏与速度[J].乐府新声,1991.1。

论文作者:丁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简析莫扎特奏鸣曲作品KV330第一乐章论文_丁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