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CT在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银祥

(华坪县中医医院;云南丽江674800 )

摘 要目的:分析双排CT在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患者42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方法的21例女性患者为参照组,实施双排CT诊断的21例女性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对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诊断后,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较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显著,呈P<0.05。结论:在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中应用双排CT,效果理想,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关键词:双排CT;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价值分析

在女性盆腔疾病中囊性及囊性`肿块较为常见,盆腔囊腔肿块其囊肿存在囊腔结构,内部存在液体。其形态以圆形为主,突出的皮肤表面以半圆形为主。通常情况下,该疾病在真皮和皮下组织较为多见[1]。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对其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研究分析双排CT在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患者42例进行探究,详情结果和过程由下文所示。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信息

此次研究中入选的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患者42例,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即研究组(n=21)和参照组(n=21)。研究组女性患者中,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46.89±7.14)岁,经调查后其病程均在1周至4周之间不等。参照组女性患者中,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33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47.22±7.30)岁,经调查后其病程均在1周至5周之间不等。统计工具对两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差异呈P>0.05,但是加强了组间的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措施,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双排CT进行诊断。由于盆腔器官的脂肪间隔较为丰富,实施双排CT诊断可以将肿瘤对附近组织的侵犯充分体现。首先让女性患者保持平卧位,若女性为哺乳期,在注射示踪剂24小时内不得进行哺乳,并与婴幼儿产生一定的距离。若女性患者伴有糖尿病,需事先控制其血糖。随后利用高压注射器将水溶性有机碘剂注入静脉,主要使用的为泛影葡胺,使用剂量为60ml,待完成注射后实施扫描。若碘浓度明显上升,器官和病变内的碘浓度会存在诸多不同,密度差也会随之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显示病变显影[2]。

1.3 效果评价依据[3]

研究组和参照组女性患者经诊断和治疗后,若诊断较为及时,病情未进一步发展,生命体征处于正常水平,囊性病变较少,评价为显效;若诊断较为及时,病情未进一步发展,生命体征接近正常水平,囊性病变相对较少,评价为有效;若诊断不及时,病情出现恶化,生命体征变化较大,囊性病变较多,评价为无效。

1.4 数据检验及分析

本次实验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选择(SPSS19.0)进行检验和分析,诊断效果以(%)表示,组间行卡方检验,结果证实形成统计学意义则表示P<0.05。

2 实验结果

研究组患者采用双排CT诊断,诊断显效和有效的比例分别为61.9%、33.3%,总有效率经计算后为95.2%;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措施,诊断显效和有效的比例分别为42.9%、19.0%,总有效率经计算后为61.9%,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显著,呈P<0.05,详情由表1所示。

表1:研究及参照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评估

3 讨论

在双排CT检查中,卵巢部位的囊性、囊实性病变难以被诊断出。就宫颈癌疾病而言,其部位具体特殊性,且位于宫颈,通常需明确位置即可被诊断[4]。CT,临床上将其称之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该手段通过X线束、γ射线和超声波,对人体的某个部位实施断层扫描,不仅具有较快的扫描时间,获取的图像也较为清晰,因此该手段可以在多种疾病中广泛应用。

双排CT经扫描后可以有两幅图像产生,甚至可有多幅图像产生。通常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双排CT诊断,可以将肿瘤对邻近组织的侵犯充分体现,由此可见,在卵巢、宫颈和子宫等疾病的诊断中,该手段可以作为首选,同时可以为临床分期和放射治疗奠定良好基础[5]。一般情况下,CT检查的禁忌症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在检查期间,需确保患者处于平卧位,时间为20分钟,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不得进行此操作。

从本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分别实施双排CT诊断、常规措施,比对两组女性患者的诊断效果,前者诊断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后者61.9%,数据结果经证实P<0.05。由此可见,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中予以双排CT,对临床的治疗和康复可起到促进作用。虽然该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在操作期间,医护人员需具备高超的技术,同时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这样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可知,在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中应用双排CT,效果理想,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普及。

参考文献:

[1]杜文环.双排CT在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不足[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56-57.

[2]陈荟竹,宁刚,曲海波等.卵巢血管蒂征在女性盆腔肿块CT诊断中的定位价值[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07(6):540-545.

[3]夏红.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盆腔动脉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

[4]张慧,肖柏成,徐建红等.盆腔瘀血综合征64排螺旋CT基本征象及诊断标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9):14-16.

[5]钱跃龙.双排螺旋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6):1055-1057.

论文作者:张银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双排CT在女性盆腔囊性、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银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