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刘老根”的成功传播元素_刘老根论文

喜剧“刘老根”的成功传播元素_刘老根论文

喜剧《刘老根》的成功传播要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素论文,喜剧论文,刘老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尽管中国老百姓每天平均有52分钟花在看电视剧上,但想看到一部打心眼里喜欢的电视剧却很难。这是中国首份电视剧市场研究报告《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2-2003)》中提出的问题。在这份由上海电视节、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合作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刘老根》、《天下粮仓》、《桔子红了》是2002年度收视最好的三部剧集,但这类剧集却是目前中国电视剧“富矿”里的“稀有金属”。而作为中国少有的一般喜剧作品的成功典型,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的成功无疑最值得研究。

《刘老根》讲述了一个农民创业的故事。东北长白山区老农刘老根在省城生活了两年之后,带着“岁数不大,还想干点事”的简单愿望回到家乡,利用天然的旅游资源办起了农民度假村。在创业过程中,刘老根不断遭遇生活的磨难,观念冲撞、情感冲击和内心冲突,使这位在生活面前从来都是从容不迫的过来人,不得不一次次地重新审视自己。如何推动事业发展的进程,如何选择情感着落的方向,如何把握内心世界的平衡,似乎是刘老根永远都做不完的课题。《刘老根》的创作者们把东北农村生活,掰开揉碎,精心刻画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东北农民的鲜活形象。他们大胆地使用了原汁原味的东北方言,又按着剧情发展的要求,有机地揉进大量的东北二人转的精彩篇章,使《刘老根》成为一部东北地域风格浓郁,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电视剧精品。

一、主旋律作品也能赢取市场和观众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刘老根》突破了主旋律作品难有市场和缺乏观众的惯例,把农民创业的主题挖掘得充分,表现得生动。

首先,切切实实地反映了农民的生活。从人物个性到人物形象的设计,无不浸透着一个现代乡下人的特点。虽缺少点现代城市气息,但这一群体农民的形象,反映了八亿农民的现实与向往;城里人可能觉得人物简单些,但对于八亿农民来说,可能更适合他们的观赏与习惯。共产党员为民造福,迎难而上,愈挫愈奋。刘老根的创业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敢想敢干敢于胜利之路,是一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之路。所以,他最终走向成功,不但赢得了群众的信赖,而且赢得了县委书记的高度赞扬。

其次,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增强了可观性。城市与乡村,大款与农家人,富贵与贫穷,新意识与旧意识,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把一系列活生生的农民生活展现出来,使人在看惯看多了清宫戏、古装戏和现代都市戏后,不觉眼前一亮,为之清新之气而倍受鼓舞振奋。

第三,人物塑造有血有肉、丰富丰满。从刘老根、丁香、药匣子、大辣椒、大奎、二奎等人物的设计塑造上,都非常具有农村人的特点,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时代感,既有农村人的朴实与憨厚,又有农村人的小精明与算计。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农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在笑着与昨天告别的同时,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观,一路坎坷走进了新世纪。虽然磨难重重,但是,农民们顽强的艰苦创业精神传承下来,作为一种精神支撑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刘老根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可他的身上始终迸发着一种激情,在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刘老根在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在与韩冰、顾小红的交锋和碰撞中,刘老根在不断地接受新观念、新信息,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正是因为赵本山没有把刘老根刻画成一个永远正确的英雄,而是在矛盾冲突中逐步展现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以这个人物才更加鲜活,更加典型,因而也更具普遍性。

这是一个典型的主旋律作品,它在收视上的极大成功充分证明,只要遵循艺术规律狠下功夫,主旋律作品也一定能拍成艺术精品。人们往往对主旋律作品存在片面认识。实际上,主旋律不等于政治图解,不等于标语口号,也不等于淡化人物和故事。不能把主旋律和市场对立起来。其实,市场是相对公平的,它并不是绝对排斥某一类作品而接纳另一类作品,市场需求的关键在于作品的质量。优秀的主旋律作品同样能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

对于主旋律文化来说,必须坚持完成意识形态的使命。但“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其原先维持意识形态霸权的方式(如通过行政命令、采用僵硬的说教等)已经不再适用;而现实的价值系统被修正,权力结构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实成为一个话语、权力竞技场。主流意识形态必须通过“同对抗阶级的文化进行谈判以赢得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主旋律作品部分地吸收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价值系统,容纳不同政见者的价值观,甚至修正自身的价值系统。这突出地表现在文本中部分地包含着对立的、分离的和反意识形态的痕迹,摒弃对大众娱乐趣味的无知,将娱乐、快感、游戏等作为重要元素组合进文本生产。这一变化在当前主旋律创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90年代初期主旋律影视剧在叙事模式上开始呈现出向传统伦理道德靠拢的迹象,造成政治伦理化倾向。近年来,主旋律题材在继续保持这一倾向的同时,更加显现出主旋律题材娱乐化倾向。同时,正视文化工业生产的特质,部分地遵循、借鉴商业模式操作。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制片方都会较多地考虑前期的宣传策略,将策划意识贯穿于影视片生产、投放的始终,使得影视剧总体上处于主旋律文化许可的大框架之中。

二、民间性特点突出

大众文化工业是一种快感、意义和文化身份的选择,无论文化统治阶级还是文化从属阶级,都可利用意义和快感,来表达和促进他们自己的利益。福柯说:“权力并不是自上而下的一股单力,而是一种双向力,权力结构应该是在对立中运作的双向、多元的权力层面。”

秉承了传统喜剧艺术精神的电视喜剧,《刘老根》之所以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狂欢精神。它以民间文化先天所具有的笑乐精神为基础,引导观众进入到一个精神的自由王国。在开怀笑声中,观众获得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权,并从中确证自我,表达出深厚的人文关怀。这种民间性表现为平民化的底层视角、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表现上的极致性。

第一,平民化的底层视角。平民化,意味着尽可能地贴近普通百姓的心理,从百姓的视角向上看,表现百姓的家长里短,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并以他们的是非标准做出价值判断。当我们用这一视角来观照世界的时候,许多价值观念都进行了翻转,进入到一个狂欢的世界之中,不管是在电视喜剧人物形象的塑造、题材的选择,还是在主题的处理上,都体现出一种下层的、民间的、与正统观念截然不同的视角。

第二,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如果说,对人类苦难和不幸的深刻体验导致悲剧诞生的话,那么喜剧就是对这种苦难和不幸的轻松超越。电视喜剧也是如此。在笑乐中将人生的苦难和焦虑淡化,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去直面人生。这是电视喜剧民间性的又一突出表现。喜剧总是底层的艺术,底层,意味着在位于弱势群体的位置。他们是受压迫、被奴役的对象,无力与上层的强大势力相抗衡,但他们同样要取得生存的权利,至少在心理上求得一种平衡,一种优越感,于是喜剧就出现了。老根与冯乡长屡次交锋,颇具民间故事的传奇色彩,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刘老根的乐观与机智。他所代表的正是民间的智慧,以此来超越他所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处境。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民间、下层的弱势在位,表现出人类在艰难困苦面前的坚定信念与智慧。它既是电视喜剧的美学特征,又是其民间性的表现。

第三,艺术表现上的极致性。与主题处理上的简单化相照应,电视喜剧的民间性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就是极致性。这意味着对于所要表现的内容,描绘得淋漓尽致,超越常规,并且从一个极端突然转向另一个极端,在大跨度的跳跃中,达到一种狂欢状态。它所常用的手法有极度的变形夸张、讽刺性摹拟、庄谐并用的传奇化,而且常常是这几种手法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喜剧氛围。

三、明星秀是其走红的重要原因

明星与其他演员之所以不同,在于话语中构成的身份使他们的形象更有身价。这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明星能够吸引他人对影视剧的资助或投资;另一方面,明星为影视剧稳定了一批特定的消费者。

欧美学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着手“大众文化机制”动作下的明星机制的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代代璀璨夺目的好莱坞明星奠定了好莱坞作为全球影业的霸主地位。面对好莱坞大片的涌入,许多学者担忧好莱坞影片文本的意识形态将冲击我们的本士文化、人文价值观,呼吁通过对影片文本进行解读、理性批评来捍卫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却很少有人关注好莱坞影片推销给我们的偶像明星。事实上,明星的社会影响力远比某一特定影片文本更具杀伤力。一旦观众接受了他们,就期待着在新的影片中寻找他们的身影。明星效应也是《刘老根》成功传播的重要原因所在。

一个明星依附具体的角色形象而诞生,并以此为大众所熟悉,进入一些媒体的宣传中,引起大众的兴趣和欣赏。明星依靠这样建立起来的声望,吸引着公众对他或她行踪的注意,关注其新作。喜剧明星赵本山是中国小品界的长青树、主心骨。他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蜚声海外,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被观众誉为“小品王”、“东方卓别林”等美誉。至今为止,几乎形成了春节晚会没有赵本山就不成其为春节晚会的局面。1987年,在姜昆推荐下,赵本山“打入”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始了他辉煌的艺术人生。春节晚会上,小品《征婚》、《红高梁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均获大奖。后投身于影视界,又获得很好的成绩。由个人投资主演的电影《男妇女主任》获98国家级“华表奖”,并获优秀男主角奖。2000年,赵本山出演了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我的幸福时光》。2002年春,赵本山自导自演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获得空前高的收视率。同年,以赵本山命名的小品大赛在铁岭举行,社会好评如潮。后又随着电视连续剧《马大帅》的播出,赵本山成为中国当今影视界炙手可热的明星。因小品在春节晚会大受好评的明星搭挡范伟、高秀敏也随赵本山一起投入喜剧《刘老根》的创作和表演。这三个活跃在喜剧舞台上的明星照亮了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这两个剧集成为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等人的明星秀。

标签:;  ;  ;  ;  ;  ;  ;  ;  ;  

喜剧“刘老根”的成功传播元素_刘老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