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强夯法施工技术
1 强夯法的施工优点
在道路地基施工中,强夯法施工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过程方便快捷的优点,已由道路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广泛应用到实际施工中。道路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在夯实地基时,采用强夯法施工,不需要复杂的施工设备,并且施工流程也比较简单。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将重锤吊起,然后将重锤放下,让重锤产生的冲击力来夯实地基土。
除此之外,在道路工程地基施工中,采用强夯法施工技术,能够节省施工成本。道路工程中的施工人员需要准备吊起重锤的设备与重锤就可以,在道路工程中需要夯实除进行夯实就可以。在众多地基处理方法中,道路工程地基处理人员采用强夯法,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强夯法能够节约施工成本,保证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地基加固效果较好,施工流程简单,施工范围较广,强夯法能够适用于砂土、粘性土、粉土与各种软土,采用强夯法施工技术,不但能够让道路土壤得到更好的夯实效果,还能够有效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2公路软土路基特点的分析
软土路基即为由软土构成的道路路基,在我国的相关规范中,其就是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孔隙加大的土层。软土路基中的土层一般有淤泥、淤泥质的土壤、杂填土以及松软土等性质的土壤。软土路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 压缩性高
软土路基中的土壤的空隙较大,并含有较多天然水分,其含水量一般都高于50%,液限指数则是处于40~60%之间,这也就直接导致软土承重性较弱、压缩性较高,不具有固定性和稳定性。
2.2 渗透性差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渗透性系数处于i×10-4cm/s~i×10-8cm/s之间,渗透水的能力比较低,特别是在垂直基面上,渗透水的能力非常差。软土路基的这种特点,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难以对软土路基进行排水,使其固结,使得公路施工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处理路基沉降的问题。
2.3 土体抗剪强度低
软土路基中的软土一般含有很多的有机杂质,因此,导致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和排水固结条件、软土路基的加荷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2.4 触变性
软弱土壤在处于原始状态的时候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的,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对软土的原始状态进行一定的扰动之后,软弱土壤的结构强度就为因干扰而降低。尤其是在软弱土受到震动荷载之后,软弱土会出现侧向滑动、侧面挤出以及沉降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强夯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3.1 施工设备
首先要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常用的施工设备有夯锤,夯锤的材质有铸铁制、铸钢制、内浇砼外包钢板制,常用圆形锤;起重机,要求起重机的稳定性强,有较大的起重能力;可辅用工具式门架,减小落锤时产生的震动力,避免因起重机臂倾角过大而造成起重机倾覆;除此之外还应配备相应的摊平碾压以及装载运输设备,如推土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等。
3.2 试夯
确定夯锤的具体指标,重量、拉距、夯击面积等,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一步明确夯击的能级、次数、时间间距,通常情况下进行夯击操作以后,市政道路路基的土层下级距离小于50mm时就可以停止夯击操作了,完成试夯工作后,通过计算得到详细的指标参数,然后再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后续施工即可。
3.3 工艺流程
(1)对施工基底进行清理,去除污染物,然后进行基底平整;(2)对施工现场高程进行测量,明确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3)起重机就位并固定稳妥,将夯锤对准夯击点;(4)根据施工现象情况,测量确定夯实前的锤顶的高程;(5)将夯锤吊至预定高度,夯锤脱钩下落后放下吊钩,对锤顶高程再次进行测量,如因坑底倾斜造成夯锤歪斜,应及时平整坑底,再次重复夯击;(6)重复操作步骤(5),对每一个夯击点根据工程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进行夯击;(7)重复步骤(3)~(6),对全部的夯击点完成第一遍夯击;(8)填平夯坑并测量现场高程;(9)重复以上步骤,按设计规定的间隔时间完成所有夯击遍数,并对现场高程进行测量;(10)完成所有夯击遍数后,用振动压路机将路基碾压密实。
3.4 质量检测
强夯法施工之后要借助灌砂法对路基的质量进行检测,测量强夯后的路基土层密度,一般来说经过强夯法作业施工的土层密度要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路基密实度也能够达到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设计要求。
3.5 注意事项
在开夯前要检测夯锤的重量与落距,在确定夯击相关指标时要注意夯锤的质量越大它的落距也会增大,单击能也越强,相应的可以减少夯击的次数,因此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土体和加固深度选择不同的单夯击能,确定适宜的重量与落距,保证单夯击能量符合工程要求。
夯击点的布置常采用三角形、正方形、梅花形,并且夯击有主夯击与副夯击的区别,二者要有明确的区分,按照先主后副的顺序进行操作,要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夯击要求;对于夯击的间歇时间确定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土层来具体设定,因为土层孔隙的水压力消失速度对于夯击频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砂性土层渗透性好水压力消失的快,夯击频率可以适当加大,粘性土正好相反,土层孔隙水压力消失的慢,则应当降低夯击频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工程中采用强夯法施工技术,不但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还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但是,道路工程中的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道路工程中的施工人员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知识,提高自身的施工技能,从而保证我国道路工程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东海.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应用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12):145-146.
[2]梁鸿甲.强夯法施工技术在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266.
[3]张志辉.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强夯法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6,(10):170-171.
论文作者:王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土路论文; 道路论文; 土层论文; 工程论文; 路基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