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现状探析论文

我国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现状探析论文

我国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现状探析

□王振华

(泰康保险集团 北京 100031)

摘 要: 在保费增长乏力,保险业面临转型的背景下,打通“保险+养老”上下游服务产业链,布局健康养老产业,成为众多保险公司转型的突破口。阐述了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现状、优势、劣势及意义,认为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极具发展前景。

关键词: 保险公司;养老社区;保险+养老;老龄化

1 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发展历程

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1)2007年1月—2012年4月,学习探索期。国内保险公司纷纷派员奔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考察,汲取借鉴国外成熟养老社区的经验和模式,积极探索投资和运作养老社区的可行途径与方法。这期间保险公司多以考察为主,观摩者多,采取实际行动者很少[1]

课程内容庞杂,面授课时有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中所选的作品涵盖了现代、当代两个发展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丰富,在研究作品的同时也涉及到相应的文学史发展背景以及作家研究、作品文本分析等丰富的内容,包涵了如此庞杂内容的百年文学仅靠有限的课堂讲授是远远不能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

作为高知识分子,常常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审视大众阅读。但事实数据会告诉我们,即便在高校这样的群体,阅读非本专业的经典名著并进行深阅读的,也是屈指可数。再拿经常倡导深阅读、倡导阅读经典名著的学者作家来说,他们之所以阅读经典名著,也确实与他们本身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从实用角度来说,是不是也可算上功利性阅读呢?

(2)2012年5月—2015年6月,初步发展建设期。经过长期考察调研,投资养老社区得到多家保险公司的认可,并先后采取实际行动。泰康的燕园、新华的新华家园、太平的梧桐人家均在此期间开工建设。

(3)2015年7月至今,大举投资布局期。多家保险公司加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养老社区,除多个由险企投资的养老社区项目纷纷奠基开工外,亦有项目投入实际运营。例如泰康的燕园、申园和粤园交付使用,新华的博鳌养老社区一期盛大交付,合众的沈阳健康生活社区正式营业等。

目前,由保险公司投资的养老社区与普通养老院不同,多是集养老、康养、医疗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主要面向高净值客户,定位“中高端”。对于想要入住保险公司养老社区的客户而言,各家保险公司规定的入住条件也不尽相同,包括购买期交保单、缴纳“保证金+租金”、出售产权+收取服务费等方式。但主要方式还是与自家保险产品对接,例如通过购买泰康“幸福有约”、太平“悦享金生”、国寿“颐享金生”等寿险产品,可提前锁定该保险公司旗下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3]。保险公司不但提供保险产品,还提供专业养老服务,大大增加了市场上养老服务的供给。

2 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现状

3.2.2 专业医疗及护理人员匮乏

截至2018年12月,包括泰康、合众、国寿在内的10多家保险公司已通过轻、重资产等多种模式布局养老社区。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保险公司计划投资的养老社区项目数超30个,占地面积超过1 000万m3,计划投资金额近700亿元,规划床位数量超4万个。投资养老社区对保险公司来说可谓一举多得,首先可以将购买保险和入住高端养老社区联系起来,打通“保险+养老”上下游服务产业链,通过销售面向老年人的大额寿险保单,拉动保费大幅增长[2]。其次通过运营养老社区,吸引老年客户入住,获得长期稳定的服务费收入。

深入调研,破解群众增收难题。围绕增加群众收入,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和机关负责同志多次到村实地调研,通过集中座谈、个别交流、现场察看等方式,详细了解村级基本情况,与村民一起寻找脱贫致富新路子,重点在果品更新换代、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项目发展和土地整合规模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可行性论证,为下一步村级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针对农闲时段村里闲散劳动力较多、没有额外收入的情况,常委会机关组织村民成立了莱源修缮队,通过承揽路面施工工程增加群众收入,完成了村集体年度增收3万元的计划。

泰康是最早布局养老社区的保险公司,近期规划总投资超200亿元,远期更是计划将公司总资产的10%,即超过1 000亿元资金用于投资养老社区。截至2018年底,泰康已基本上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养老社区布局,在北上广深等15个核心城市均有投资。目前已正式开业运营4个,是国内已开业养老社区最多的保险公司,服务高端养老客户近2 500人。其他保险公司,如国寿也已经在北京、天津等4个城市布局养老社区,国寿采取重资产模式,稳扎稳打,以自建为主,着眼长期战略布局,大力打造养老产业集群。太平洋保险自2018年起开始在自建养老社区上发力,计划在未来3~5年投资100亿元自建6个城郊型及度假型养老项目,其中70%的资金用来建设郊区CCRC社区,30%用来建设城市中小型康养项目。另外新华、合众、君康等保险公司也纷纷加大在养老产业方面的布局。除投资养老社区外,保险公司还大举布局医疗养生等关联产业,想要打通保险、养老和医疗产业链,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实现养老产业生态闭环[4]

3 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优劣势

3.1 投资养老社区优势

“这真离奇。一个偷香窃玉的男人,找到真爱却又遭到抛弃而最终厌倦了女人。这个情场的浪子回头又太迟了。他遇到了一个女浪子。我想现实生活中不会有这样的男人。”

3.1.2 二者投资周期匹配

国务院和监管机构出台多个政策意见,鼓励险企投资养老产业,支持险企开发基于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并在融资、税费和土地使用等方面提供众多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热情。

(2)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其他学科和数据结的基本原理来识别、表达、研究分析非数据处理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1.3 掌握养老社区潜在客户信息

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海量客户资源,其中购买了长期寿险产品的老年客户,与养老社区的潜在客户存在高度重合,保险公司可基于此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

选择2017年2—12月在我院实施肛裂手术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6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为20~56岁,平均年龄(36.41±2.75)岁;病程为8~36天,平均病程(20.01±1.56)天。

3.2 投资养老社区劣势

3.2.1 投资大,行业壁垒高

养老社区投资回收周期很长,这与保险资金长投资周期十分匹配。通过开发基于养老社区的长期寿险产品,保险公司可实现较好的资产负债匹配。

养老社区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并且资金回收周期很长,从投资到盈利需要8 a甚至更长时间,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小险企进入的难度。

自2013年9月至今,国务院及监管机构接连发布多版意见并出台一系列举措,明确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养老产业,鼓励险企在开发养老产品时不断创新,大力促进保险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

3.1.1 国家政策鼓励支持

借给他5万元钱的那个朋友也来了,得知事情的真相后,逼他还钱,程晓拿不出,那位朋友硬要卸走他的四个轮胎。程晓百般讨好求饶,订下了2009年4月底还款的期限。

保险养老社区对照顾、护理等专业服务人才需求量大,但市场上相应高素质人才缺口也很大,服务人员不足,必然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行业声誉,不利于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3.2.3 缺乏专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虽然监管机构鼓励保险公司投资养老产业,但尚未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导致各家保险公司各行其是,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创新,但从长期来看会影响行业的稳健发展。

3.2.4 居民观念问题

我国养老模式一直以居家养老为主,受传统观念影响,众多老年人依旧坚持“养儿防老”思维,再加上对养老社区服务质量的顾虑,对集体生活的恐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养老社区。

4 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优势

养老社区是投资大、周期长、短期回报率低甚至负回报的产业,而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等特点,注重投资的长期性和稳健性。从这些方面来看,保险资金投资养老社区具有天然优势。

有研究表明,到2020年,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领域资金高达1万亿以上,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将从当前的约4万亿大幅增长到2050年的超100万亿,因此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保险企业通过提前投资养老产业,布局养老社区,不但在缓解社会养老服务不足问题上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而且在保持自身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方面也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欧新煜,赵新男.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的策略选择[J].保险研究,2013(1):119-127.

[2]李思维,杨霞.“医养结合”下保险养老社区改进建议——“连锁”模式[J].中国保险,2018(6):31-35.

[3]王延涛,王媛杰.我国居家养老社区支持的现状、困难及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18(7):45-47.

[4]向隅.“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模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2):184-185.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07-015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07.095

作者简介: 王振华(1985-),男,山东德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保险精算、风险管理、数据分析。

标签:;  ;  ;  ;  ;  

我国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现状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