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分析论文_熊雨晨

摘要:居住区的环境是人们活动的地方,是家向外借景、生活必经之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越发重视。作为景观设计人员,正确把握居住景观的特征及设计思路,是景观设计的优劣关键要素。本文主要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

1、植物要素

居住区环境景观中占地面积最大是植物景观,所以植物的运用在景观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植物配置设计需要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特征、功能等作用,丰富设计空间,营造样式多样的绿地景观。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植物的功能主要分为三方面:

1.1空间营造功能

植物在整个景观设计当中具有分割空间、衔接节点等作用,不同外形形态和不同大小高度的植物是室外环境主要区域的围合物。利用植物的特征使空间有序的分开,既可以吸引眼球,避开其他事物,也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将垃圾收购点、电路控制室等物体遮盖。当植物自然的分布在设计中,不同的大小、形态将半遮半掩的景观呈现,构造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景,从而形成开敞、半开敞、封闭的空间。

1.2观赏功能

植物在景观中最为被人们看重的就是观赏功能,植物景观保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是最基础的要求,人们每当看见花开时节,就会忍不住去室外赏花。植物的大小、形态、颜色等观赏特征是人们对景观的视觉焦点。近些年,彩色叶和香味树种得到广泛的运用,红枫、鹅掌楸、银杏、桂花、香樟等树木的价格持续走高,例如,入户景观利用色彩鲜艳的植物组团围合,为居民提供一种走进家园“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1.3生态功能

景观中的乔木、灌木、草花和地被的搭配是植物设计的基础,对居住区小气候环境的营造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居住区内空气更加洁净湿润吸收有害气体,夏季可以降低室外气温,可以为人们提供夏季休息纳凉场所,并能保持水土,从而形成可持续循环的生态,吸引更多的鸟、昆虫聚集,更加接近于自然,如图1 所示。优美的植物景观带给我们生活上的愉悦,但是如何才能营造这样的景观,在设计中我们怎样在最快的时间、最持久地展现出这样的景观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植物苗木的成本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的重视在提高,苗木的成活直接会影响景观营造的效果,所以在植物配置设计时,应该以下注意问题:

图1 植物造景

1.3.1根据当地植物生态习性选择树种,尽量选择当地乡土树种。

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分析,重点关注植物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状况,尽量选用乡土树种营造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这样可以减少植物的成本,也可以减少植物形成成熟园林景观所需要的时间,而后期对植物的养护工作也将会比外来树种养护相对简单。如果在必要的景观节点,选择使用外来树种,以增加植物景观的多样,可以选择同纬度不同种类的植物,这样生长的气候条件相对变化不会太大,植物生长会更好。

1.3.2乔灌草各类植物搭配使用,营造相对稳定的复层生态植物群落,提高单位面积绿量。

各类植物的运用将大大增加景观的观赏性,产生移步异景的视觉变换,不会因为景观的相似引起视觉疲劳。在绿化设计中,乔木和灌木多作为基本骨架,成为景观主景和视觉焦点。小乔木和灌木主要是为了分割空间,使区域空间分散,形成相对开放或者私密的空间,作为景观背景搭配使用。小灌木则常常成为草坪中的组团使用。草花类植物如今也得到大量使用,不仅可以作为草坪的“铺装”,构成各种类型的色块图案,也可直接作为地被取代草坪。在设计中应该注意草坪的合理运用,草坪是居住区景观不可或缺的,但是毫无止境地使用草坪,这样不仅减少了居住环境的私密性,使空间过于开敞,而且在后期维护中会大大增加居民的维护成本,草坪容易产生病虫害,需要定期维护更换,并且需要大量的水浇灌,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提高成本,所以增加草花的运用是植物搭配中应该推广使用的。

1.3.3植物景观整体性的营造

植物搭配时,需要注意植物景观横向和纵向的观察,植物林冠线、林缘线高低起伏变化,形成整体的景观韵律美。另外,植物选择树种时,由于需要构造可持续性成熟的园林景观,所以树木选择需要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搭配,这样可以有效地使景观在长时间里具有观赏性。

2.水体要素

人们对于理想住宅阐述时,常常说到“依山傍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体在景观中是非常重要的。当代居住区设计中水景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以水造宅,成为了居住区中住房好坏的区分,住宅区内水景通常是小型水景、大型水景、自然水景三种形式出现,结合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和实地概况,需要对这三种水景模式进行选择,必须要符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如图 2所示。居民选择住房都偏好靠近水景,水对于居住区环境会产生很多作用效果,其功能如下:

图 2 水景

2.1生态作用

水是大自然必不可少的部分,居住区环境景观日益趋向生态型,水景的大量设置,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而且还可以调节居住区内局部小气候。居住区内常见的喷泉,造型各异,非常美丽,还可以增加空气适度、减少空气中的尘埃,使人们生活在舒适自然的环境里。

2.2心理作用

水景在居住区中的设置,常常引起人们驻足观赏,人们往往喜欢在水边思考,水带给人们心灵的沉淀,不同形态的水景会营造不同的视觉景观,大面积的水景,使居民站在水边,可以开阔视野,释放心灵,使空间更加丰富和扩大。而分散性的小型水景点缀在居住区中,使空间更加有次序,居民在其中可以感悟到曲径通幽的环境之美。再者,人们常认为“水”代表“财”,住宅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居住区内水景在人们心里寓意将财带回家,财源滚滚来,在人们心灵产生积极的作用。水的灵动、水的声音带给居民欢快愉乐的气氛,使人们内心产生共鸣。

3.铺装要素

铺装是指人们使用自然生成的材料或用人工制造的材料铺地,按照相应的比例和形式铺设地面。按照铺装的形式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铺装,规则式铺装主要是规整统一,园路形式简单一致,道路布置有序。自然式铺装指的是采用不同图案的材料进行铺装,样式多样,规格变化不一,道路蜿蜒曲折,增加游览趣味,使得节点景观丰富多彩,空间布局更加紧凑,如图 3 所示。居住区内广场、道路、庭院等场地通过使用不同纹理、大小、图案、色彩的铺装,不仅可以营造出吸引目光的铺装装饰,还可以对周围园林景观和小品起到烘托的作用。铺装的主要作用如下:

图 3 铺装

3.1美化环境

铺装的形式多样,造型自然多变,创造出优美的地面景观,通过不一样的材料选择,使得铺装给人以异样的走路质感,如鹅卵石铺地可以按摩人脚步穴位,创造出不同的趣味。铺装使得空间分割出不同的样式,这样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空间构成紧凑。铺装可以在地面构成不同的图案样式,将居住区主题通过图案传达给居民,如小动物、植物等图案可以告诉人们爱护动物,增加环保意识等思想,给人不一样的景观感受,美的享受。

3.2使用功能

铺装在居住区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供居民走路使用,与其余景观相比,铺装需要经受风吹雨打、踩踏碾压等,所以铺装需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抗腐蚀能力和不损坏土壤特性的能力。而且考虑到铺装的使用功能,人们每天都会使用,所以最重要的是铺装的安全性,首先我们要防止铺装过于光滑或者有凸起,避免人们摔倒和磕碰受伤。其次,铺装要环保无害,不能使用具有毒性的材料,或者释放有毒气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最后就是铺装施工一定要平整,铺装衔接缝隙不能过大,铺装不能松动,以免人们走路不稳,造成人身安全隐患。恰当的使用铺装材料,增加铺装材料的寿命,使居民能够安全、长久的使用铺装。

3.3引导作用

空间按照其作用分为停留空间和通过空间,而这种空间的区分,往往是通过铺装样式的不同来展现。在停留空间如小型广场、亭、廊架等区域,在铺装样式上,常选用一些围合型的图案进行铺装,使人们可以通过铺装样式的引导感受到此空间属于停留休息场所。而通过空间比如入口处、入户道路、宅间道路等需要人们通过的场所,在铺装上往往选用具有方向引导鲜明的图案,人们可以根据铺装所指方向前进,引导居民通过这条道路即可到达前方区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4.地形

景观设计中的地形指的是绿地表面各种起伏不一的地貌,比如说小山丘、坡地、台地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是整个景观环境的基础框架,决定着环境的总体形态。在设计中,根据原有区域地势的形态,通过合理、有序且经济的设计小幅度地改变地形,创造整个景观的基本骨架。

地形对于景观的功能也十分突出,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4.1美化环境

主要是利用土地的可变性,将原有的地形塑造成各种不同的、合理的样式。这样增大环境地表面积,从而增加区域内的绿化率,高低起伏的地表同时增加了环境的趣味感,使景观更加具有活力,动感十足,如图4 所示。也适当将居住区内配套设施、景观节点与地形结合,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如水体与地形的结合,可以产生不同区域跌水的效果,使水景更加灵动亲近。

图4 地形

4.2控制视野

环境景观空间设计需要有开有合,有可以给人们娱乐打闹沟通的场所,也要有人们隐私安静休息的环境,而地形将是这些区域分割的最佳选择。地形很好地控制了人们横向视野空间范围,有效地进行阻隔和分割,形成障景。地形也很好的控制了声音的传播,将一定范围内的声音控制下来,不会影响周围人们的生活。

4.3排水

居住区内排水是很重要的环节,很多小区出现居住门前排水不畅,积水严重等现象,这些问题可以根据地形的营造来解决。当小区道路积水严重时,雨水可以进入草坪,草坪变化的地形可以引导雨水走向,大量减少道路积水,有利于小区环境建设。

5.公共设施与小品

景观中的公共设施与小品主要指的是在外部环境中的座椅、垃圾桶、灯、廊架、亭子、供人们观赏的小型的建筑等。设施与小品是居住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环境中的点睛之笔和视觉焦点。

居住区内环境小品分为三大类,主要是:(1)建筑小品;主要指的是体量较小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比如说廊架、亭子、小桥、景墙等。与居住区住宅楼相比,这些建筑小品相对体量非常小,更加强调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主要是给居民提供一个观赏、休息娱乐场所的小品。(2)景观小品;主要指的是花坛、雕塑、水景、座椅、灯等经过人工设计制作的。这些在景观小品偏重于艺术性,与整体环境设计相一致,通过风格统一且多样的景观小品,将整个设计风格完整的体现。(3)公共设施;主要指的是指示牌、垃圾桶、健身器材等,偏向于专业和实用的设施,主要是服务于居民生活的要求,是近代居住区环境中才有的。

公共设施与小品在景观中的存在,主要体现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融合。首先是艺术性,艺术主要就是美学的象征,带给居民以美的享受,小品与周围植物和铺装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小品独立突出,在环境中起到点睛的作用,通过小品的设计展现设计主题与理念。其次是实用性,主要就是设施和小品在环境中的出现,更加人性化,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景观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人们可以融入到景观之中,比如健身器材,人们可以在早上锻炼身体,强身健体,呼吸一天的新鲜的空气,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周边的环境。

6.结束语

以上景观设计要素使得居住区景观设计具有其特殊性,在把握美学原则及设计规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还应考虑文化要素等,才能让居住区景观设计绽放韵味。

参考文献:

[1] 李瑞君.环境艺术设计十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 赫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熊雨晨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分析论文_熊雨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