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王川

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王川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在现阶段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二次设备至关重要。电气二次设计实践中,应当注意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二次设备的集成能力建设,最大限度提升自动化能力,以促进数字变电站的建设与运行。

关键词:电气系统;二次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继电保护的支持。如果在实际情况中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电网的其他设备。轻则造成供电区域的大规模停电,重则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直接瘫痪,为供电企业和人民带来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因此,在现代化社会中,如果供电出现问题,对绝大多数行业的影响都十分巨大。所以,供电企业应致力于研究供电的稳定性,从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将发生故障的几率控制在最低水平,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资源。

1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问题

1.1光纤纵差保护问题

电气二次设计过程中,光纤纵差问题应当特别注意,为确保二次设备能够得以安全防护,应当做好相关工作。首要就是确定该保护的实质为差动保护,然而从形式来看差动保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因这一特殊性而导致保护方式较之于普通差动保护有所差异。光纤差动保护实际上是将信号转移的一种方式,转移之后信号变成了数字信号。就通讯形式而言,具有较大的区别,光纤差动保护通讯具有双侧性,可以提高保护档次、降低安全隐患和危害。对于普通的保护形式而言,则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意义上的电缆会在输送电流时呈现回路状态,若回路延续时间超过了正常时间点,则会导致系统电压负荷承载压力过大,以致于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2二次回路中的寄生回路问题

对于二次回路中的寄生回路,即保护回路中无多余回路而言,多见继电保护误动或者拒动问题,这种类型的回路通常难以单纯依靠整组试验来发现,而是应当基于专业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严格按照继保原理图来发现二次回路中的问题。寄生回路隐蔽性非常的强大,而且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牵涉到很多个专业、查找难度相对较大。在对寄生回路设计时,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交直流混电以及强弱电干扰等一系列问题,应当对屏柜端子严格按照功能分区以及端子分段等基本原则进行布设,以免出现上述问题。

1.3二次电缆设计问题

对于现代化变电站来讲,变电站监控系统中应当对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监控加强重视,基于二次电缆传递电力设备运行数据信息。二次电缆犹如变电站系统的神经,连接着每一台电力设备,并且对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在电力系统中,电缆应用特别严格,尤其是户外电缆应当做好防水处理,交流电压以及电流采样回路电缆应当选择4mm2以上截面面积的电缆。从实践来看,若电缆的截面积较小,则会导致电缆压降较大,此时继电保护设施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不准确,以致于继电保护设施误判设备故障问题,甚至继电保护出现误动问题。以变压器瓦斯保护系统为例,二次电缆设计过程中严禁经中间设备进行转接,而是应当一根电缆进入保护室非电量保护屏,切忌超过两台瓦斯继电器同用一根电缆,否则电缆中间转接会造成直流接地并引发瓦斯保护误操作。

2电气二次设计要点

2.1智能化变电站设备选择

电气二次设备的选择是智能化变电站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关于智能化变电站电子感应器或是其他开关装置选择,需要十分慎重。感应器如果性能较差,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作,自动化水平下降。而当前的智能化变电站,进线网格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为电气二次设备提供智能化支撑,确保智能化变电站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前的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可能导致电气二次设计中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智能开关的选择。这需要在充分掌握和了解智能化变电站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选择,智能开关是决定智能化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除了智能化变电站的控制功能以外,还会影响到变电站在线监测功能的正常使用。此外,智能开关合理运用,有助于提供合适接口,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但同时,智能开关的成本相较于常规开关要更高一些,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

其二,智能化变电站如果选择常规开关,尽管可以提供数字化接口,但是在线监测功能却无法正常使用。

其三,电子互感器选择中,无源式电子互感器问题十分严峻,如果选择无源式电子互感器,则需要通过激光方式进行匹配,以大大提升电源稳定性。无源式电子互感器,主要则是通过光学传感技术实现,耗费的成本较高,加之稳定性偏低,所以很少会选择无源式电子互感器。

2.2通信规约选择要点

通常情况下,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设计中,通信规约存在明显的差异。103通信规约主要适用于站控层网络,传统的设计形式局限性较大,操作方面优势不高,更多的是应用在要求较低的变电站系统中。IEC61850则是另一种通信规约,相较于103规约而言优势更为突出,可以满足智能化变电站需求,但是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过程层的网络规约适合选择IEC61850规约,主要是由于FT3帧格式,实施性能和传输延时固定较为突出。此外,还有IEC60044-8通信规约,这种通信规约针对性较强,有助于智能化变电站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但是稳定性较差,成本高。

2.3“投检修态”压板

“投检修态”压板对智能站变电二次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厂家没有在装置面板上设置压板信号,导致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对压板状态进行确定,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一旦“投检修态”压板出现问题,它的工作区域将会和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差别,为电力设备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保护装置厂家而言,应该提升对“投检修态”压板的重视,对压板信号进行设置并将其体现在装置面板上,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对压板状态进行及时掌握。

2.4建立继电保护系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微电子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当中,智能系统的设计促进了电气系统智能化的发展。对于电力工程而言,继电保护装置非常复杂,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电压在输入以及输出等方面都比较混乱,缺少有效的保护体系,对继电保护装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它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因此,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建立是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电力企业应该根据政策标准对技术进行优化,为继电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电力二次设计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性,因此应当加强重视和技术创新,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以及现场调解,对各环节进行优化设计,既要做好,又要做细,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钟澎.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3):31-32.

[2]王超.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陈忻磊.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可靠性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4]施莉.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的要点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26(22):135-136.

[5]李洪勤.装配式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方案研究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7,11(02):142.

论文作者:王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王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