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着重要作用。电力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因此,企业需要改进和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许多供电企业在电力市场的实际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改进电力营销管理方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改进措施
导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许多国内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国内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有计划的用电量逐渐转变为市场导向,电网和发电厂开始分开运行。经济体制改革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些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必要解决这些问题。
1电力营销在供电企业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供电企业在供电质量和效率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营销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使供电企业受到发展的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提高了。这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公司需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他们需要掌握时代的背景和用户的实际需要。不断研究新能源开发,扩大服务范围。发挥电力营销的重要作用,只有提高电力营销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得到稳定的发展。
2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不足
2.1营销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先进电子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企业与时俱进发展的标志。许多供电公司尚未建立先进的电子管理系统,导致客户的信息和供电信息等数据内容无法得到妥善管理。特别是为建立营销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人才稀缺,信息营销管理人才更是匮乏。一旦在供电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将给企业和用户带来极大的麻烦。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才能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实现服务人性化,有效提高供电效率和供电质量。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营销管理体系不完善,信息水平不高。
2.2电力营销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供电企业都在迅猛发展和进步,其相关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也是逐步完善和提升,目前已经进入新时期。因为供电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电力营销,同时电力营销管理的成效也是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在整个大环境的市场中的地位。但由于能源市场被长期垄断的原因,许多供电企业还无法适应当前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原则的管理理念,此外,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电力营销管理意识的薄弱。
2.3缺乏竞争与风险意识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许多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现在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主导地位。同时,能源市场具有高标准的服务和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个市场的竞争。因此,如果供电企业仍然以传统观念在市场上竞争,不积极改变观念,缺乏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将严重影响供电企业在能源市场的份额。
2.4电力营销服务体系不科学
面对自由化的市场,电力企业的营销不仅局限于商品本身,还体现在服务质量水平上。消费者消费不仅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服务。随着情报时代的到来,注定了电力工业与人民息息相关,电力商品也在整个国民生活中泛滥。因为供电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在市场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以至于供电公司的员工自己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不令人满意,而部分员工也一直无法“想到客户”。紧急客户都很着急。“对优质服务工作重视不够,热情不高,甚至有工作人员因态度恶劣而引发服务事件。电力营销服务体系不科学,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导致电力消费者情绪低落,对供电企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3提高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措施
3.1做好市场调研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取决于市场的发展需求和当前的发展形势。在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资源的利用,同时制定灵活的电力营销管理方案。以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此外,电力公司必须进行市场研究和开发。由于市场环境比较复杂,容易改变,企业在进行电力市场的研究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市场信息的收集,特别是市场信息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及时性。这样可以为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明确营销工作的重点任务,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3.2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理念
供电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众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加强和完善自身的不足,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改变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理念。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实力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战略,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市场变化,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加强建立和完善新的管理理念,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供电企业的发展,逐步提高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3.3创新营销管理机制
在新时期,供电企业最关键的业务落在了电力营销管理上,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展开调研,了解市场真实情况,将市场营销理念作为核心原则,对市场展开统一的规划管理,保障营销管理规划足够科学合理。与此同时,企业要注意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掌握用户用电的实际需要,在系统中接收用户的建议,不断完善营销管理的机制。一方面需要对营销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展开扁平化的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构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让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和规范。最后需要对营销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让营销业务流程尽量科学规范,保证营销管理能够达到一定效率,让供电企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3.4强化电力营销管理队伍建设
营销的重要根本在于团队建设,努力做到1+1大于2的工作效率。提高团队成员考核标准,并加强团队成员工作能力与服务态度。完善营销管理机制,需要从服务态度入手,基于营销的基本理念,合理调整营销内容。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方向,在电力企业内设置营销机构,并制定相关销售计划合理分配至各个部门,明确其相应的职责与工作内容。按照电力营销计划,制定相应的奖惩举措,以便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做好销售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服务工作,随时询问客户在使用期间是否存在不足之处。由此有必要加强电力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其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因此电力企业应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加电力营销内容,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注意服务态度,以客户满意为宗旨,实现电力营销的最终目标。
3.5加强合同管理,开辟信息化管理系统
供电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按照季度定制不同的打包合同套餐、根据不同的小区或是用途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的用电方案,以刺激更多的客户消费,保证老用户满意的同时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此外为了更好地管理用户,供电企业开辟独立的信息化营销管理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保证客户信息的集中化、部门阶层的清晰化、业务规范系统化,实现电力营销的科学化和先进化,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质量,是供电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重要内容。
3.6创新电力市场营销管理手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任何企业都要具备创新观念,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在电力营销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营销管理手段,加强新型节能环保理念的应用。新型节能环保理念不仅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能够以此推广企业形象,为企业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基于此电力企业应从扩大市场做起,制定灵活的电价,根据不用用户的用电情况建立阶梯式收费模式,吸引更多的电力用户。同时,电力企业应针对各种节假日做好促销活动,采取何种营销举措,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客户对电力公司的友好印象,使电力用户更加信任电力企业。
同时在电费收取模式上做出相应变化,也能够创新电力市场的营销手段。目前电费收取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便是电费拖欠问题,而这种现象对创新企业营销管理带来巨大的损失,采取合理手段提高电费收取效率显的尤为重要。比如宣传微信缴费等功能,普及支付宝缴费等方式,设置电费欠费预警机制,设置最低档预存电费标准,当达到最低电费标准时及时采取微信、短信等形式告知业主。若仍旧未及时交付电费将自动切断电源停止供电。但缴费后电力企业需要在最短时间内予以供电。以此根据新时代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管理手段,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市场的迅速发展,供电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供电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时,需要更好地改进电力营销行为,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以用电客户为中心,不断改进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供电企业跟上电力行业的发展步伐、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进而提高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水平,进一步推动供电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彬.浅谈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7,02(08)123-129
[2]荣光.分析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07(09)244-245.
[3]郭明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05)124-129
[4]王杪苗.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建议及举措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6,03(09)145-149
[5]林美娟.电网转型背景下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措施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6):275~276+278.
[6]吴大勇,蒋海明,张超,石小敏,刘少艾.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6):259~260.
[7]李振宇,王营,黄冠宇.供电企业供电营销管理缺陷及完善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7.
论文作者:扎登其木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电力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营销管理论文; 市场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费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