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批评教育走进“春天里”论文_黄玉敏

让批评教育走进“春天里”论文_黄玉敏

——浅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黄玉敏 广东省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广东 龙川 517300

摘 要:批评是一种艺术,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批评技巧,通过批评来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激发学生进步的动力,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的心灵,渗入学生心田。

关键词:批评教育 艺术 策略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于是批评学生就得“吹胡子瞪眼”,板着面孔去训斥学生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暴行为和情感冷漠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应,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应中丧失殆尽。”可见,批评不仅是一种武器,而且是一门艺术,批评学生是一个讲究方法、讲究策略的过程。

一、巧用批评,把晓之以理做到精细而又独特

世上没有一种教育方式能适应所有的学生,教育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如惩罚教育等,多是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但是如果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能做到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去年我六(2)班有个常惹事的男生小黄,他从另一所小学转学而来,曾经令所有的老师都头疼。中考后不久,在他又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后,我找他谈心过程中告诉他,因他的违纪行为学校领导多次批评我,别的家长都埋怨我,我也很自责,常为此而头痛失眠(善意的谎言),我请求他帮助我。或许是我委婉而又真诚的话语触动了他脑中那根脆弱的神经,他竟然伤心地流泪了,并向我承诺一定痛改前非。令我感动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他真的很安稳。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在班上夸奖他是个守信用的男子汉。我想,是我的以退为进的做法让他有了被人认可的成就感,这是他这个诸多老师眼中的“差生”从未有过的待遇。是我以退为进的做法给了他这种待遇,他因此而发自内心地改邪归正了。以退为进这一招,我认为是以柔克刚,把晓之以理做到精细而又独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巧用批评,唤醒沉睡中的人

“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沉睡中的人。”带有鼓励的批评,则是唤醒沉睡中的人的点金石。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后,我班的一个平时学习不太用功的男生数学得了59分。他急切地来到办公室找到我说:“老师,您就再给我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此时,我真想借题发挥批评这个学习“临时抱佛脚”但又爱面子的同学。但他能来与我交流,说明他内心还是渴望进步,何不借此机会批评教育鼓励他呢?于是我对他说:“试卷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那个男生咬咬牙说:“我借!”结果,在中段考试中,他数学得了81分,扣掉10分,净剩71分。在这个故事中,我充分信任学生,并且我利用这个契机激励学生。那个借分的学生由于获得了我的特殊照顾,从内心体会到我的关爱,鼓起了奋斗的信心,从考试不及格到后来考试得了高分,实现了他自己的诺言。

三、巧用批评,让表扬衍生出改正错误、取得进步的无穷动力

林肯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表扬。”表扬和批评像孪生兄弟,往往可以一同登场,这样会使批评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以表扬开始的批评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会消除叛逆学生的抵触情绪,会给批评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为自己提出殷切的期望做好铺垫,从中衍生出改正错误、取得进步的无穷动力。

四、巧用批评,让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的心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传统空洞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的学生更喜欢与其心灵相通的老师,在某些时候,采取一种幽默风趣的批评教育方式,同学们更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让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的心灵。

在上学期的一次数学课上,有几个学生在窃窃私语。于是,我轻轻地放下课本,装作煞有介事地寻找着什么。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既好奇又不解地注视着我。一个学生大胆地问:“老师,您在找什么啊?”我说:“我在找‘蚊子’,刚才有几个不懂礼貌的‘蚊子’老在我耳边嗡嗡叫。”反应快的学生马上领悟了我这番举动的用意,他们便互相提醒、互相纠正。很快,课室里安静了。

批评的方式没有一定的模式,但批评仍是教育的必要环节。批评不是问题,批评的方式、方法、原则和效果才是问题。批评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关键是我们教师能否掌握这门艺术,能否让我们的批评教育走进“春天里”,让我们的批评教育化为拂面的春风、蒙蒙的细雨,渗入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刘丽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巧”批评[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

[2]郑岩 浅谈课堂教学的批评艺术[J].职业技术,2010,(12)。

论文作者:黄玉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让批评教育走进“春天里”论文_黄玉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