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胡冬梅

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胡冬梅

胡冬梅

宁远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600

摘要:目的:对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急症手术相关护理进行探讨。探讨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由于外伤导致腹内脏器伤并产生失血性休克症状的病患共140例,对其急症手术相关护理的要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全部都是使急症手术与抗休克诊治同时进行。手术全期死亡为7例,死亡率5%,余下均病愈出院。结论:在术前,要积极建立合理有效的静脉通路;在术中,要仔仔细观察病患生命体征与尿量的转变,还要与手术医生默契配合,进而缩短手术过程。

关键词:腹内脏器伤;失血休克;急症手术;护理

腹内脏器伤是常见的外科急诊,常常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病情危险严重,且发展快速,抢救必须争分夺秒,一旦病患未能得到及时抢救或被行以错误的抢救措施,那么其生命将受到威胁[1]。由于病患需要被行以急症手术,因而手术医生与护理人员应默契配合,以便手术快速有序进行。笔者将针对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急症手术中的相关护理作出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由于外伤导致腹内脏器伤并产生失血性休克症状的病患共140例,其中,男患者90例,女患者50例。年龄10岁至65岁,平均年龄(30±5)岁,多为青壮年。肝脾联合破裂9例,肝脏破裂68例,脾脏破裂40例,肠系膜的血管破裂5例,其余的复合型外伤18例。术前血压(40至75)/(0至50)mmHg,全部都是将积极的抗休克治疗与全身麻醉之下施以紧急的剖腹探查,其中,共死亡4例,1例死于颅内血肿导致的脑疝,另外2例因出血性休克致死,术后2日中有3例死亡,病死率达5%,余下患者均康复出院。

1.2护理方法

1.2.1手术前的相关护理

1.2.1.1手术前准备

当护理人员接到来自急诊室的通知时,应在患者被送进手术室之前快速地做好与手术相关的准备,即为:合格的手术环境、手术用品、用于抢救的药物与工具等,并将其放置于方便随时取用的位置,与此同时还应及时告知麻醉师与手术医生到达手术室。

1.2.1.2紧密观测病患生命体征

病患到达手术室后,第一步应为其快速设立相关生命体征观测系统,并建立有效静脉通道,还要同步、全方位的了解病情。

1.2.1.3体位的安排放置

接下来,应为患者安排放置合理的体位,通常为平卧状态,将双侧下肢抬升至30°,这样的安排可使回心血量增多,令头偏向其中一侧,从而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确保其呼吸道的畅通,与此同时,还应提供高流量的吸氧(每分钟4升至每分钟6升),进而使血样饱和度得到提升。

1.2.1.4其余准备

待患者被送入手术室之后,器械护士应立刻洗手、穿好服装、准备好手术器械,巡回护士此时也应快速加入到清查相关敷料、器械的工作中,同时详细记录,为手术医生完成相应的上台任务提供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护理

1.2.2.1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病患的尿量及生命体征的观测,需要巡回护士去协助麻醉师来进行。同时还应对补液剂量与速率做出及时的调整,并对补液做出及时更换。在施药之前认真核查药物,抢救病患之时必须保持冷静、沉着而迅速。还应使手术室保持一个优良的环境,即为: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秋冬季节应使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以便做好保暖工作。

1.2.2.2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的工作

于手术中,器械护士需做到井井有条、默契熟练、积极主动地协助手术医生的手术工作,为帮助手术医生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手术,要求器械护士所有动作都尽可能做得快速标准。

1.2.3手术后的相关护理

手术结束后需持续紧密观测病患的相关状况,如:其呼吸情况、脉搏情况、神志状态、尿量、血压与各个引流管中的引流状况,直至各项指标均达到平衡之后,巡回护士应协同手术医生以及麻醉师把病患移送至病房。在病患被移送至病房的过程中,其生命体征的转变状态应得到全程关注,到达病房之后要和负责病房的护士做好工作交接。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结果显示:对于所有病患都行以使急症型手术,并使其与抗休克诊治在同一时间施行。在手术全期中,术前死亡4例,术后2天内死亡3例,共死亡为7例,死亡率达到5%,其他均病愈出院。

3.讨论

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为危机重病,能否成功抢救,除病患自身病情的严重与危急程度有联系之外,还与抢救及时与否、抢救手段正确与否有很大关联。对于手术室中的护士而言,其工作中往往面临着一项重要问题,即为:怎样做到正确协助医生来对此类病患行以及时、正确的急救与手术。以下为笔者的相关建议。

3.1建立静脉通道,补充循环容量

做好这两点在急救失血性休克时是十分重要的。对静脉通道的建立应迅速有效,是手术前护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建立2至3条有效静脉通道,全部选取18号的静脉套管针,一条择取肘部正中的静脉和上肢的贵要静脉,行以加压输液,以及快速输液,在15至30分钟内注入1000至2000毫升的平衡液从而快速扩容,通常选用乳酸林格液[2]。于低血容量性的休克中的前期复苏阶段中,电解质平衡溶液和林格液是效果最好、安全性最高的溶液。颈外的静脉穿刺置管可以解决病患由于休克程度高且静脉萎陷而导致的穿刺困难问题。另一条可选择四肢的浅层静脉进行穿刺,注入血管的活性药品,经由输液泵来实时把控输液速度,此做法有利于后续的麻醉与手术。

3.2手术中手术室内护士的相关工作

为使对病患的急救与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增大,于手术过程中,需要器械护士能够熟练、标准地协助医生,进而提高手术的质量与效率[3]。为以防在情况危急时出现差错,要求手术室中的每位护士应在平日中择期的手术过程里去熟练各个操作环节,此外,对每位麻醉师和手术医生的工作习惯于手法的熟记也会使手术进行的更为顺利。

3.3重视术后相关护理

由于此类疾病十分危急,故而于术后,大部分病患仍存在生命危险,然而对于术后的相关护理,很多手术室的护士并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小失误都极有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全部毁于一旦。因而,护理者应该在这时应保证对病患做出持续、仔细的观察,特别需要注意当手术完成后,病患被送往病房的过程中,应将观察状况实时报告给医生,并协助处理。

综上所述,对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的合理护理十分关键,可极大提高急救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立横.探讨失血性休克手术病人的有效抢救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7):121-122.

[2]李会娟.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4):229-230.

[3]文珍艳.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4):280-281.

论文作者:胡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腹内脏器伤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胡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