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直链淀粉的遗传及应用研究

水稻直链淀粉的遗传及应用研究

陈楚[1]2003年在《水稻直链淀粉的遗传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作者改进的单粒米AC测定法,运用莫惠栋提出的胚乳叁倍体遗传模型对10个不同AC的水稻品种配成高/高,低/低,高/低,高/糯,低/糯的5类共10个杂交组合的AC作了遗传研究,结果如下: 1 通过用农业部部颁标准AC测定方法和作者改进的单粒米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单粒法与部颁标准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用改进的单粒米法测AC,分析数据变异小,2种方法所测结果相差≤0.5个百分点,重复性好。说明该法可行,能用于稻米的AC遗传研究。 2 通过对10个杂交组合F_2 AC的遗传分析,得出AC有以下遗传规律。 2.1非糯与糯的遗传 在1个高AC/糯和1个低AC/糯的正反交组合中,非糯基因Wx与糯性基因wx是控制AC遗传的1对主效基因,非糯Wx对糯wx表现完全显性。Wx是一对复等位基因,高AC与低AC分别由不同的Wx~a和Wx~b基因所控制。非糯与糯在F_2呈现3:1分离,F_2并有WxWxWx、WxWxwx、Wxwxwx、wxwxwx4种基因型,表型按1:1:1:1等比例分离。 2.2高AC与低AC的遗传 在3个高AC/低AC的杂交组合(包括一个反交组合)中,AC的遗传受1对主效基因的控制,并可能有修饰基因的作用,高AC对低AC表现为完全显性,高AC与低AC在F_2表现3:1分离,F_2并有Wx~aWx~aWx~a、Wx~aWx~aWx~b、Wx~ax~bWx~b、Wx~bWx~bWx~b4种基因型,表型按1:1:1:1等比例分离。用低AC、高AC作母本分别与高AC/低AC的F_1父本回交,BC_1F_1均呈现1:1分离,BC_1F_1基因型有Wx~aWx~bWx~b、Wx~bWx~bWx~b和Wx~aWx~aWx~a、Wx~aWx~aWx~b各2种,表型在2类回交BC_1F_1中分别有低AC、中AC和较高AC、高AC各2种。 2.3高AC与高AC和低AC与低AC遗传 在3个高AC/高AC和1个低AC/低AC的杂交组合中,AC分别受高AC或低AC相应的等位基因控制,并可能有修饰基因的作用。F_2均呈单峰连续正态分布,AC不分离,F_2籽粒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影响所造成。 3 通过对2303S/2301S、皖稻64/粳糯4921的正反交分析,表明AC的遗传不存在细胞质效应,AC只受胚乳核基因所控制。4通过对6个杂交组合的基因剂量效应分析,得出第一剂量效应的作用最大,能显着增加 AC,增效为 53,10-80.61%,第二,叁的齐量效应作用相对较小。5分析AC的遗传效应,得出AC的遗传决定度高,受环境影响较小。其中加性效应卜j所引起的遗传变异占AC总遗传变异的0.8978,显性效应[h;」和「h。」引起的遗传变异只占 0.1052。对 AC的遗传作出回归和通径分析。得出 AC与[dj、[h;j、[h。]3个遗传参数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0.985X;+0.807X2+0.864X+19.119,复相关系数 Rz=0.7854,方差分析达极显着水平。遗传通径分析表明,M 对 AC的直接通径系数为巳y=0.764,[h;I对AC的直接通径系数P。y=0.246,山。」对AC的直接通径系数PJ司.163。这些都直接反映出AC基因的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而显性作用为次。

张运锋, 谭学林[2]2004年在《水稻直链淀粉的影响因素、直链淀粉对加工品质的影响及遗传》文中提出综述了影响水稻直链淀粉的因素 ,直链淀粉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及直链淀粉的遗传分析。并提出一些问题及看法。

苏军[3]2005年在《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转化籼型杂交稻亲本及育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淀粉是稻米的最主要成分,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其比例是决定稻米食味品质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在淀粉生物合成过程中,决定淀粉组成和比例的关键酶有3种,分别是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RBE);GBSS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由Waxy基因编码、SSS、RBE协同控制支链淀粉合成,分别由SSS基因和rbe基因编码。本项目分别将SSS基因和rbe1基因导入籼型杂交稻恢复系明恢86和保持系珍汕97B,并研究其遗传表达及其在杂交稻配组上的利用。主要结果如下: 1、建立了籼稻恢复系明恢86和保持系珍汕97B的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水稻花后15天的幼胚为材料,诱导胚性愈伤,以3~6代的胚性愈伤为转化受体材料,经4天预培养,高浓度农杆菌(OD_(600)2.0)侵染30分钟,共培养3天后进行选择筛选,约一个月后长出抗性愈伤,抗性愈伤经进一步筛选,存活的愈伤转入分化培养基中,20~30天分化成小苗; 2、将SSS基因、rbe1基因导入明恢86和珍汕97B,共获得转基因克隆361个。其中:转rbe1明恢86有60个克隆、转SSS明恢86有101个克隆、转rbe1珍汕97B有30个克隆、转SSS珍汕97B有28个克隆; 3、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约25%的转化克隆呈现单基因分离,其余为高比率分离或偏分离;分子杂交结果证明:异常分离的克隆为多拷贝整合;外源基因一旦稳定整合在水稻基因组中,其后代能够稳定遗传: 4、RT-PCR检测结果表明,转rbe1基因纯合株系灌浆期mRNA转录水平增强;转基因水稻灌浆期胚乳SSS酶活性、RBE酶活性增强,进一步验证外源基因在水稻胚乳中的特异表达; 5、研究筛选出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降低的转基因株系,从转rbe1基因的明恢86中,筛选出7个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降低的纯合株系,降幅最大的株系为86RF38-3-1-1直链淀粉为8.8%,比对照的16.8%相对下降了31.2%;

范祥云[4]2018年在《大麦籽粒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QTL定位研究》文中认为大麦是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麦籽粒主要用作牲畜饲料、制麦与酿造原料以及世界上一些地区的主粮。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麦的保健功效也日益受到关注。和其它禾谷类作物相似,大麦籽粒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淀粉的组分含量及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麦籽粒的专用品质。淀粉组分含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仅仅基于表型的测定与选择难以满足专用品质对这些性状改良的要求,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QTL进行辅助选择,能够提高育种效率。已有关于大麦籽粒淀粉组分含量的QTL定位研究较少。本研究以1个DH群体和1个由185个大麦种质组成的关联分析群体为材料,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所得的SNP标记,对大麦籽粒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2性状进行QTL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3-2014扬州和2014-2015盐城两试点,DH群体亲本Naso Nijo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在两个环境下均显着高于亲本泰兴9425,DH群体内各系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连续的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2014-2015和2015-2016盐城两试点的关联分析群体内各大麦种质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也呈连续的正态分布,此外,两个环境下DH群体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以及自然群体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BLUPs值也呈相似的连续的正态分布。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在DH群体各系和关联分析群体各种质间(基因型间)、环境间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2.以分布于大麦7个染色体的1551个SNP标记构建了 DH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长度为957.09 cM,平均标记间隔为0.61 cM。利用Windows QTL IciMapping v3.2软件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籽粒直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进行QTL分析。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位于3H、6H和7H上的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的3个QTL位点,分别命名为qAC-3-1、qAC-6-1、qAC-7-1,以及位于3H、4H、5H和7H上的与支链淀粉含量相关的4个QTL位点,分别命名为qAPC-3-1、qAPC-4-1、qAPC-5-1和qAPC-7-1。其中,qAC-7-1和qAPC-7-1在两个环境下均能检测到,qAC-7-1两年的变异解释率分别为9.83%和9.49%,qAPC-7-1两年的变异解释率分别为8.20%和10.33%。用两个环境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作QTL分析,qAC-7-1和qAPC-7-1的LOD值和表型变异解释率均明显增大。3.通过对185个大麦种质组成的关联分析群体的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分析,自然群体被分为两个亚群,其亲缘关系频率在0.5左右。由群体结构分析生成Q矩阵和亲缘关系分析生成K矩阵,结合3826个均匀分布于大麦7条染色体的SNP标记,运用混合线性模型(MLM,Q+K)对籽粒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P≤10-3(-LogP≥3.0)决定标记与性状间是否存在显着关联,共检测到9个与直链淀粉含量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和11个与支链淀粉含量显着关联的SNP位点。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联的9个位点位于1H、2H、5H和7H上,解释8.2-11.3%的表型变异,与支链淀粉含量相关联的11个位点位于1H、2H、3H、4H和7H上,解释7.4-12.4%的表型变异。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关联位点SNP2310与DH群体中连锁定位到的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QTL位点qAC-7-1位置相同,支链淀粉含量的关联位点SNP3120与DH群体中连锁定位到的控制支链淀粉含量的QTL位点qAPC-7-1位置相近。4.结合DH群体QTL连锁定位结果和关联分析群体GWAS定位结果,根据最新大麦参考基因组数据信息,依据与水稻同线性分析的基因注释,在共定位区段预测候选基因。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预测为大麦Waxy(GBSSI)基因(MLOC_64657),与支链淀粉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预测为大麦SSII-3(SSIIa)基因(MLOC_69670)。通过测序、比对,DH群体双亲泰兴9425和Naso Nijo间,在大麦Waxy基因转录起始点与启动子间发现一段191bp的插入/缺失差异,在大麦SSII-3基因第二外显子上发现一段33bp的插入/缺失差异。这两个差异在双亲的DNA和cDNA中均能被检测到。根据这两个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关联分析群体群体185个大麦种质中扩增,Wx-191将自然群体分为75个Naso Nijo基因型和105个泰兴9425基因型,两种类型间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达极显着水平,SSIIa-DNA将自然群体分为124个NasoNijo基因型和58个泰兴9425基因型,两种类型间支链淀粉含量差异达极显着水平。通过qRT-PCR定量分析了大麦Waxy基因和SSII-3基因在花后不同天数(5、10、15、20、25、30天)的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情况。Waxy基因表达量在授粉初期较低,花后10天左右开始快速增多,花后20天左右达到最高,然后开始有所下降。花后各相同时期,NasoNijo中Waxy基因表达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TX9425中Waxy基因表达量。SSII-3基因表达模式与Waxy基因相似,在种子刚发育初表达量较低,花后10天左右表达增多,15-20天表达最多然后大幅降低。在花后5-20天籽粒中,Naso Nijo中SSII-3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高于TX9425中SSII-3基因表达量。

吴方喜[5]2003年在《农杆菌介导的将两个与淀粉合成有关的基因导入我国灿稻恢复系中的研究》文中认为淀粉是稻米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精米干物质的90%左右,它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研究表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组成比例及其分子结构是决定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种植的水稻品种大多稻米品质比较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直链淀粉的含量偏高。因此,育种家们一直希望通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来达到改良淀粉品质的目的。但是,直链淀粉含量是一个胚乳性状,传统遗传改良较为困难。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来改良淀粉品质成为可能。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和淀粉分支酶基因RBE1导入籼稻恢复系航1号和明恢81中,初步探讨了基因工程改良稻米淀粉品质的可能性。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淀粉分支酶RBEl正、反向表达结构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正向表达结构分别转入航1号和明恢81中。航1号共获得45个独立克隆,明恢81共获得71个独立克隆。X~2测验表明:T_0代自交种子遗传分离中有84.62%符合3:1孟德尔式分离。 2.PCR和Southern blot杂交检测表明:淀粉分支酶基因正、反向表达结构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正向表达结构均已整合进水稻的基因组中。 3.T_0代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航1号转RBE1正向表达结构的直链淀粉含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个别单株下降幅度达到了34.68%,直链淀粉含量已降至9.60%。明恢81转SSS正向表达结构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明显的下降,个别单株下降幅度达到了21.45%,直链淀粉含量已降至9.91%。明恢81转RBE1正向表达结构的直链淀粉含量也有明显的下降,最大下降幅度可达21.87%,直链淀粉含量从12.67%降至9.91%。而明恢81转RBE1反向表达结构的直链淀粉含量却出现了明显的增加,个别单株增加幅度达到了16.95%。说明通过基因工程改善稻米品质的方法是可行的。

傅仙玉[6]2007年在《SUSIBA2正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水稻的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说明淀粉是高等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贮藏形式,也是粮食作物产品的最主要成分。在植物中,与淀粉生物合成直接相关的酶有:1,6-二磷酸腺苷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Gyrophosphorylase,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starch synthase,SSS)、颗粒性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淀粉去分支酶(debranching enzyme,DBE)。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淀粉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是受到糖信号的诱导。本研究的SUSIBA2(sugar signaling in barley)基因是瑞典农业大学Christer教授实验室从大麦中分离出来的,它是结合在异淀粉酶与淀粉分支酶启动子的糖应答元件上作为激活因子,在大麦胚乳淀粉累积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SUSIBA2基因的正义及反义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基因导入水稻日本晴的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以期该基因在水稻中发挥调节有关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最终使其淀粉组成发生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BglⅡ单酶双切从pS1473的载体上切下目的基因SUSIBA2,用BamHI单酶切开pTCK303载体,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上,成功地构建了SUSIBA2基因的正义及反义表达载体pTCK303-SUSIBA2(+)和pTCK303-SUSIBA2(-)。2、利用冻融法将构建好的植物表达载体pTCK303-SUSIBA2(+)和pTCK303-SUSIBA2(-)成功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得到既抗Rif(利福平霉素),又抗Kan(卡那霉素)的农杆菌菌落。3、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SUSIBA2基因导入水稻基因组中,共获得了6株抗性植株,其中4株为正义表达植株,2株为反义表达植株。4、PCR结果表明,4株正义表达植株全部为阳性植株,而2株反义表达植株则均为假阳性。

郭涛, 纪庆绵, 陈志强, 王慧, 刘永柱[7]2007年在《籼型水稻突变体MLA-1低直链淀粉突变基因遗传分析》文中认为通过对籼稻美香占经空间诱变筛选出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MLA-1进行遗传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MLA-1与高直链淀粉含量材料杂交的F2籽粒群体直链淀粉含量呈现一对等位基因3:1分离模式,且低直链淀粉籽粒均表现为半透明胚乳性状,F2代植株中低直链淀粉含量植株、中等直链淀粉含量植株及高直链淀粉含量植株的分离比例为1:2:1;而MLA-1与糯稻"荆香糯"杂交的F2代单株自交穗出现糯粒穗、杂合(糯粒和半透明粒)穗及半透明籽粒穗叁种类型,比例为1:2:1.选用180对微卫星引物对MLA-1和对照美香占进行SSR分析,有22.8%的扩增产物在两个材料间表现出了多态性,第6染色体短臂上与Wx基因紧密连锁的引物RM190附近的连续3对引物(RM587,RM510,RM584)均表现出多态性,这可能正是MLA-1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的原因.根据以上结果,推测MLA-1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基因为一隐性突变,该突变位点不但与Wx基因紧密连锁,而且与Wx基因共同控制MLA-1低直链淀粉含量和半透明胚乳特性.

赵江红[8]2007年在《转淀粉相关基因水稻的稻米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稻米品质的改良势在必行。稻米胚乳中主要成分是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大类分子,直链淀粉的含量和比例以及支链淀粉的结构决定了稻米品质。人们通常将稻米品质分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蒸煮与食味品质,衡量指标有直链淀粉含量(AC),胶稠度(GC)和糊化温度(GT)。淀粉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中间涉及到一系列不同的酶,主要有四大类: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淀粉合成酶(SS)、淀粉分支酶(SBE)和淀粉去分支酶(DBE)。AGP是淀粉合成的限速酶,决定着稻米胚乳中淀粉的含量,而SS、SBE和DBE则主要负责形成结构各异的支链淀粉分子。每一种酶都有很多同工型,在不同的机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一旦失衡,则出现不同变异程度的突变体。因此,人们便通过各种分子操作手段来对稻米品质进行遗传改良,如构建某个基因的正义或反义结构,RNA的干涉载体等,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到水稻品种中。本实验即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GBSSⅡ、Sbe3、SSⅠ、SSⅡ、Wx、PUL和ISA)的反义和RNA的干涉载体导入到水稻日本晴中,对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分子检测和筛选,并进一步分析了各个基因型的品质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反义结构和RNA的干涉载体(13个)导入到日本晴中,获得了不同转化效率的转基因植株,最高为80%,最低为15%。对所获得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成功转化到受体品种中,阳性率在40%~50%;2) T1代植株的潮霉素抗性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中大部分株系以单拷贝插入,呈3:1分离,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而转SBE3-anti和部分Wx-RNAi的株系都偏离3:1;3)对五个基因的T2代种子的发芽试验表明,转入的外源基因都能够在后代中稳定遗传,并从中筛选了较多的纯合株系;4)对转Wx-RNAi,SSⅡ-3-RNAi,SBE3-anti,PUL-RNAi五个基因的T2代纯合株系的品质分析发现:所有株系直链淀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部分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胶稠度趋向更软,其中转SSⅡ-3-RNAi的株系的糊化温度显着降低(碱消值变大);SSⅠ基因被抑制后,直链淀粉含量与对照相比有了显着提高,胶稠度却也变的更软了,最长竟达到了81mm。5)创制了不同GC、AC和GT含量的育种中间材料。

胡昌泉[9]2003年在《转二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籼稻的获得及其后代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淀粉是稻米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精米干物质的90%左右,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研究表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组成比例及它们的分子结构差异是决定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许多杂交籼稻组合品质较差,主要是由于不育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偏高引起。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改变直链淀粉含量来达到改良稻米品质的目的。但是,直链淀粉是一个胚乳性状,传统遗传改良较为困难,品质育种工作成效不大。 随着淀粉分子生物学和淀粉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稻米淀粉品质已成为一新的热门课题。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基因和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基因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6,研究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初步建立起稻米淀粉品质基因工程育种体系。其主要结果如下: 1.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正向表达结构,淀粉分支酶基因正、反向表达结构导入水稻恢复系明恢86,共获得187个独立克隆。 2.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正向表达结构、淀粉分支酶基因正、反向表达结构均已整合进水稻基因组。 3.通过遗传分析并经过x~2测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多数株系T_1代(T_0代自交种子)遗传分离符合孟德尔的3:1遗传规律,其能以单基因遗传给后代,T_2代(T_1代自交种子)就可以得到纯合株系。 4.转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正向表达结构已获T_4代(T_3代自交种子)纯合株系14个;转淀粉分支酶基因正、反向表达结构已获T_2代(T_1代自交种子)纯合株系13个;利用其中几个纯合株系与6个不育系进行了测配。 5.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正向表达结构转基因株系所结实的稻谷直链淀粉含量均有较大幅度降低,平均下降为13.3%,最大下降幅度可达31.5%。淀粉分支酶基因正向表达结构转基因株系所结实的稻谷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幅度较小,平均下降了10.4%,最大下降了24.2%。淀粉分支酶基因反向表达结构转基因株系所结实的稻谷直链淀粉含量平均提高了8.6%,提高最大的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9.7,提高了21.6%。藏对求本才学硕少尹夕讼戈:考二价龙者价成祖劣班刃澎者时友浮君真右庄时有多二研芜 本文讨论了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稻米品质的可行性和意义,以及部分转基因后代透明度和粒型性状变化等问题。

明东风, 马均, 马文波, 许凤英, 孙晓辉[10]2003年在《稻米直链淀粉及其含量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直链淀粉含量 (AC)是影响稻米食用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综合了国内外水稻研究人员对稻米直链淀粉的研究成果 ,重点论述了直链淀粉的结构 ,理化性质 ;直链淀粉含量(AC)对稻米食味的影响 ,AC的遗传机制 ,相关性状 ,影响AC的环境因素 ,AC变化的机理 ,AC研究与测定方法进展 ,改善AC的措施以及A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水稻直链淀粉的遗传及应用研究[D]. 陈楚. 安徽农业大学. 2003

[2]. 水稻直链淀粉的影响因素、直链淀粉对加工品质的影响及遗传[J]. 张运锋, 谭学林. 福建稻麦科技. 2004

[3].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转化籼型杂交稻亲本及育种利用研究[D]. 苏军. 福建农林大学. 2005

[4]. 大麦籽粒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QTL定位研究[D]. 范祥云. 扬州大学. 2018

[5]. 农杆菌介导的将两个与淀粉合成有关的基因导入我国灿稻恢复系中的研究[D]. 吴方喜. 华中农业大学. 2003

[6]. SUSIBA2正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水稻的遗传转化[D]. 傅仙玉. 福建农林大学. 2007

[7]. 籼型水稻突变体MLA-1低直链淀粉突变基因遗传分析[J]. 郭涛, 纪庆绵, 陈志强, 王慧, 刘永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8]. 转淀粉相关基因水稻的稻米品质研究[D]. 赵江红. 扬州大学. 2007

[9]. 转二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籼稻的获得及其后代的初步研究[D]. 胡昌泉. 福建农林大学. 2003

[10]. 稻米直链淀粉及其含量研究进展[J]. 明东风, 马均, 马文波, 许凤英, 孙晓辉.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标签:;  ;  ;  ;  ;  ;  ;  ;  ;  

水稻直链淀粉的遗传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