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设计_丑小鸭论文

丑小鸭教学设计_丑小鸭论文

《丑小鸭》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丑小鸭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设计意图]

《丑小鸭》一文在原著及课改前版本的基础上作了较大改动,语言更浅显平实,以简短的主谓句式和总分段式居多,用相似的结构语言、前后对比手法描述了丑小鸭成长历程中的悲和喜,苦和乐。

基于文本语言特点以及二下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教学时可以从“特别”入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将前后关联的内容回环穿插,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情感层层推进。因蛋“特别”,出世较哥哥姐姐晚;因长相“特别”,被视为另类,受人欺负,遭受严寒的袭击;因经历“特别”,最后知道自己是白天鹅而惊喜万分。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充分感知总分句式及句段之间是如何自然连接的,为中段语文学习作铺垫。

字词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出与这个词语意思相对应关系的段落,体会如何具体生动叙述。再在造句、用词串文等听说读写交际情景中理解和运用,培养在语境中学习字词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预设]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丑小鸭、白天鹅外貌描写以及丑小鸭痛苦经历等语段的学习,初步感受总分句式及句段之间是如何自然连接的。

3.结合语言学习,感受人文精神,体会丑小鸭顽强不屈、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引入:大家都听过《丑小鸭》的故事,谁来说说?

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丑小鸭”“白天鹅”。指导“鸭”“鹅”两字的书写(注意左右收紧,比较两字左右高低的不同),学生练写。

2.学生初读课文。

3.检查字词:

(1)读准轻声、前后鼻音,结合字形理解“讥笑”“暖烘烘”。

(2)读读课后词组,尝试将偏正结构的与主谓结构的进行变换。如:“雪白的羽毛”可以说成“羽毛雪白的”。

(3)书写词语:讨厌蛋壳欺负翅膀

二、对比阅读,体会“特别”

1.指名读课文第二、七节。划出写丑小鸭与白天鹅样子的句子。

2.师(出示词组:“特别大的蛋”):与普通的鸭蛋相比,它很大很大,所以说这只蛋很特别。

句子1: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句子2:……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

3.师生接读上面两个句子。感受丑小鸭样子的特别。

4.师:看课文插图,说说其他小鸭子长得怎么样的?模仿上面的句式说话。

5.师小结:丑小鸭确实与大家不一样,这叫“与众不同”“非同一般”,还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儿——特别。(师板书)

三、披文入情,品读“不幸”感受“不屈”

过渡:丑小鸭长得那么特别,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请大家轻声读第3~6节。(学生自由答,谈感受)

1.被人欺负——重点指导阅读第3、4节

(1)师生接读:(师)丑小鸭来到世上,谁都欺负他——(生)……

(师)丑小鸭来到树林里——(生)……

(2)转换角色,移情想象:假如你就是丑小鸭,你会觉得怎么样?会怎么做的?

师:家,对我们来说,就是温暖,就是幸福。可是丑小鸭感到——

指导朗读:“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3)假设体验,感受无奈:他来到树林里,如果大家不欺负丑小鸭,待他好好的,他白天可以干哪些事?可是现在呢?指导朗读:“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去掉“……只好……才……”读读句子,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体会丑小鸭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这样做,他是多么痛苦无奈!

(4)男女生分读第3、4节。男生读“大家是怎么欺负丑小鸭的”的句子,女生读“丑小鸭感受”的句子。

(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场景来丰满丑小鸭形象,增强语言文字的形象感,进一步体会丑小鸭被人欺负,感到伤心无奈。通过师生问答、接读,分组朗读,体会句与句之间、自然段之间是如何自然连接的,为中段语文学习作铺垫。)

2.遭受严寒——指导阅读第6节

过渡:可是,寒冷的冬天来临了,他面临着更大的不幸。

(1)指名读句子:“天越来越冷……”读准字音“结”“趴”。

(2)理解:你从哪儿看出天气很冷?

“冷”“冰”“冻”三个字都是两点水旁,知道古时候两点水是怎么写的?……

(3)指导有感情朗读。

(汉字的偏旁与字义的联系是合体字的特点。了解偏旁的表意作用是理解汉字的基础。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也增加了识字教学的文化含量。此环节安排不但不觉得节外生枝,反而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激发。)

3.补充原著,感受“不屈”

过渡:想知道小鸭在冻僵前是怎么做的吗?

(1)补充原著片段,配乐,教师深情讲述。

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为了不让自己冻僵,丑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水冻得厉害,他游动的这个范围,一晚比一晚缩小。丑小鸭只好使尽全身力气,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闭。他不停地划呀、游呀,他多么想坚持下去哇!可是,丑小鸭又冷又饿,力气渐渐地小了,小了……最后终于昏倒在冰湖上……

(2)听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难道他仅仅是可怜的、不幸的丑小鸭吗?他也是一只勇敢的会坚持的丑小鸭呀!

(3)小结:可怜的丑小鸭带着美好的梦想,一天一天地坚持着,甚至在冻僵前也是努力地坚持着……

(4)指导朗读第3~6节。

(补充内容,把丑小鸭身处逆境但仍坚持着不断与命运抗争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学生在静静听、细细想的同时,为丑小鸭的悲惨遭遇痛心,为丑小鸭的勇敢不屈喝彩。此时,师生的心情与这只小鸭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情感达到了高潮。接着设计情感喷发口,让学生谈感受,将心声一吐为快。)

四、想象补白,体会“向往”

1.指名读第5节。说说丑小鸭看到这些美丽的天鹅,会想些什么?你能替丑小鸭说说心里话吗?

2.想象,交流。提供关键词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说话。

心想1——……特别…… ……美丽……

(看看天鹅多么美丽,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想想我长得那么特别,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我多么希望也能像他们一样美丽啊!)

心想2——……在家里……欺负……讨厌……孤单……

心想3——……在树林里……只好……才……

(看看他们的自由快乐,想想我的孤单痛苦。我在家里……来到树林里……我多么希望像天鹅那样在空中自由快乐地飞翔啊!)

3.小结:他多么希望自己也像天鹅那样拥有一双洁白美丽的翅膀,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就叫“羡慕”。(师板书)

(丑小鸭看到美丽的白天鹅能自由快乐地飞翔,触景生情,百感交集。教师引导学生揣摩丑小鸭的心理活动,设计“替丑小鸭说说心里话”这一教学环节,联系上文相关句段,借助提供的文中关键词语,创设丑小鸭内心独白的语言场,不仅将所学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一次运用,内化了语言,还将前面各个环节分块所学的内容有机地糅合成一个整体。)

4.朗读第5节。

五、前后对照,升华情感

1.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终于来了,丑小鸭也长大了。原来他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如果你也为丑小鸭感到幸福和快乐,那就请你放声朗读课文第7节。

2.看到自己漂亮的倒影,他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交流,对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前后的外貌、经历进行比较,适时返回上文语段对比着朗读,体会他痛苦无奈与幸福快乐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反复引读句子“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3.我们也在为丑小鸭感到高兴,感到激动,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吧!抄写或默写末两句。

(经历了深重的苦难,更能体味到生活的幸福美好,丑小鸭也一样。指导学生读出他变成白天鹅后又惊又喜的心情,不能“空对空”生硬地进行朗读技巧指导,要与上文他的外貌、经历、企盼对照起来,加上教师语言的烘托,学生才会进入情境,情感也自然会随之流露。)

六、内外勾连,活化情感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丑小鸭》?丑小鸭与他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阅读介绍安徒生的补充资料。交流读后感受。

2.安徒生一生中共写了一百多篇童话故事。如《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夜莺》《豌豆上的公主》等。你看过多少篇?(屏幕滚动出示作品题目)

标签:;  ;  

丑小鸭教学设计_丑小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