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绿色建筑学理论初探论文_黄小华

现代西方绿色建筑学理论初探论文_黄小华

黄小华

江西建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00

【摘 要】发展绿色建筑确实有助于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生态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很好地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分析了现代西方绿色建筑学理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发展策略

引言

建筑技术的环保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建筑技术逐渐成为当今建筑技术的主流。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不论是对资源的节约还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都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它能够使建筑充分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

1西方绿色建筑学

20世纪50~60年代,伴随着“绿色运动”在西方的兴起和开展,生态世界观开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这促使人们对传统建筑观念进行反思,西方建筑界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到了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行动纲领,同时,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向建筑学领域的扩展,使得西方绿色建筑学的研究步入一个新的时期,很自然地也就出现了“绿色建筑学”的概念。“绿色建筑学”的产生是建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学方面的具体体现,它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建筑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建筑。

例如,位于圣拉蒙谷(San Ramon Valley)西边山上的诺里斯住宅屋顶采用了创新的环保设计,屋顶的雨水经收集处理后,可用于冲洗厕所和洗涤衣服。自然通风、自然光引入和光伏发电技术也被绿色建筑普遍应用。例如,以科学家 Charles D.Keelin的名字命名的 Charles D.Keelin公寓则利用了其沿海的地理位置,设计采用了自然加热和冷却的方式,减少建筑的空调费用;而奥克兰唐人街边缘的梅里特高级公寓所需热量的 70%均由屋顶太阳能热水器提供,其屋顶上安装的光伏发电板则可为建筑公共区域提供照明等。这些著名建筑以其先进的环保节能理念对其周围的环境贡献颇多,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量的激增,环境破坏和资源匮乏等“生态危机”在发展中国家中显得尤为突出。然而从目前看,生态高技建筑的建造和生态高技术的规模化使用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不少生态高技术由于研究与开发的成本和造价等因素,对于不发达国家与地区还属于“昂贵的技术”,不切合实际的引进与运用势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浪费,因此在发展中国家中,采用低造价技术的被动式设计手法依然是生态建筑创作的主流方向。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循守旧、因噎废食,对西方先进的生态建筑理论与技术一味排斥。虽然生态高技术建筑在发展中国家暂时还不具备普遍的现实意义,但以前瞻的眼光来看,进入高技术时代、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与转化是全球性的趋势。

2绿色建筑的特点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已经开始考虑建筑如何适应地域和气候的影响;7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引发了兴建太阳能建筑的热潮。此后,人们开始关注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80年代的西方绿色建筑研究多以实践为主;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发展,结合这一全球趋势,绿色建筑的研究也空前活跃,同时也就出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对于什么是绿色建筑,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来说,绿色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需要合理科学利用建筑资源,并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出适合与自然相得益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建筑物。建设绿色建筑的前提就是做好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将对环境的破坏将至最低。绿色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寿命长。绿色建筑需要着眼与建筑物的全程,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且注重对原材料的采购、加工以及应用,从建筑全程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做好建筑物内部的后续维护工作,建筑物建成之后的废弃物处理都必须全程关注,从建筑始末控制将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将至最小。

(2)技术性。绿色建筑需要将现有的建筑资源与高科技结合,高新科技支持是绿色建筑的生命。从建筑策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行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对其进行监控,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建筑物功能、性能以及在环保方面的优势。

(3)因地制宜。绿色建筑是为了实现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绿色建筑原理就是因地制宜,根据建筑物当地的气候环境、文化氛围以及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理适当的设计方案,在建筑模式以及建筑设计施工阶段,对现有方案进行改进,合理建设。

(4)较高的经济效益。就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而言,最被大众看好且认可的就是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建筑在建设初期的投入往往高于传统建筑,但是绿色建筑的整体使用年限较长,而且在投入使用时。绿色建筑的维护费用相对较低,除此优势以外,绿色建筑能够避免传统建筑物高污染的缺陷,这两项优势使得绿色建筑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3.1提升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要想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建立宣传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的教育培训基地,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绿色建筑的理念不仅要应用在新建建筑上,还应应用于旧建筑及已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中,使原本的建筑通过相应的节能环保措施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指标,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首先,要规范的是政府行为,要全面监督、规范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程序,打破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以任何形式阻挠外地绿色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阻挠外地绿色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其次,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对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的各级监督机制,对违法违规的市场建设主体和人员实行禁入制度。

3.3 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推广绿色建筑

在适当的时候要把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伸出来加以宏观调控,规范建筑市场,起到良好的领导示范作用,要求所有新开发的建筑都必须符合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要求,研究出绿色建筑财税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法制体系,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

3.4培养相关人才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发展离不开绿色建筑技术的支持,与传统的建筑对比发现,绿色建筑的技术含量高。为此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工艺、材料及技术应引起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绿色建筑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再配合政府相关的政策引导积极引进可绿色建筑技术,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平台提供保障,促进各方在此平台上交流合作。

结语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大力推进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生态高技建筑的建造和生态高技术的规模化使用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还较为落后。我们国家必须改变传统建筑的观念,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绿色建筑的技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制度,并加强绿色建筑的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徐至钧,赵尧钟.绿色建筑当前的发展与展望[J].建筑技术,2012(4).

[2]郑建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中外比较与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2(4).

[3]宋凌.关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的思考[J].建设科技,2012(6).

[4]林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探讨及其完善建议[J].中国建筑科学,2012(3).

论文作者:黄小华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现代西方绿色建筑学理论初探论文_黄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