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探索论文_隆芳玉

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探索论文_隆芳玉

隆芳玉(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广西 苍梧 543100)

【摘要】马斯洛认为:“学生本身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学习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只能靠内发。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在语文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当重要。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给学生提供辅导。然而,教师的辅导是具有两重性的,辅导得当,学生会因学习而成长;但如果辅导不当,就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语文;自主;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6-187-01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这几年,主流的新课程改革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由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在这个改革思路下,学生学生方式将得到改变,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下,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该扮演怎么的角色?作哪些努力来实现目标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启发学生主动参加,自主选择、自主决定。二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有效地指导。

一、激发学习语文动机和兴趣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

语文教师在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的需求与兴趣,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不能靠别人也无法靠别人来替代,让所学知识和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从而促使其能够在学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如袁隆平院士那样,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正是源于他六岁时在北京郊区看到一片美丽的苗圃,从而立志要在我国的农业科学领域执着地走下去,最终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尽管其间充满曲折和艰辛,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这正是缘于兴趣的巨大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展示语文的美入手激发兴趣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人类语言文字的瑰宝。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它的伟大神奇令世人惊叹。教师要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去激发和感染学生。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的语文实践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入语文学习,与文中的主角同悲同喜,同挣扎共命运,达到“我”与语文融为一体的状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冲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让“情”贯穿语文课的始末维持兴趣

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决不能离开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成败至关重要。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中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因此,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自主制定语文学习计划和目标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显著区别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引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则是自主和谐发展的一个基础。

学习目标在课改中被细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它秉承的是一种整体教育观,切实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无论在学习方式的改进上,还是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都充分地考虑到以学生的成材和成长为根本目标,因而,学生成长的需要,就是教育的目标;学生学习的革命,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前进。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一是根据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知识和能力的薄弱处自定目标,二是根据文本的写作特点自定学习目标,三是根据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自我评价和自主反馈是实现语文自主学习的有力保障

自我评价既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主要过程,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表现侧面。齐莫曼指出,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者使用自我评价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班杜拉也指出人们的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自我评价来调节的。

自我评价一方面为行为提供自我导向系统,另一方面为行为提供动力。那些提供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感到满意的人会汇集其必要的努力,去进一步完成他们所看重的工作;那些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而又对自己的行为表现不太满意的人,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所设置的目标;与实体性的自我奖励相比,评价性的自我反应更能够促进其更迅速的学习。

新课程语文标准也要求我们:教学评价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提高语文能力。要将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起来,力求改变过去的以阶段性评价为主、横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主的现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提高,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

因此,在语文自主学习的进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宜的对学生进行自我评和自主反馈的训练和指导。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适时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参照他人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与同伴的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等。另外,语文教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语文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来说尚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多元评价、分层评价和综合评价等有效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自我监控在语文教学中主要集中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自我监控意识和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的质量,教师应自觉向学生传授自我监控的知识,以身示范使学生能感知到自我监控在阅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可采用提问回答,角色互换等方法,强化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从而提高阅读成绩。同时自我监控训练在写作构思阶段、思想表达阶段、修改润色阶段都有重要作用,但自我监控指导和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才能形成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所用。

参考文献

[1]叶裕涛,浅谈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J],中华活页文选,2010.01;

[2]嵇红梅,刍议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吉林教育,2010.02

论文作者:隆芳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探索论文_隆芳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