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柴判

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柴判

摘要:随着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规划中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课后复习的效率提升。本文将阐述,小学数学课程如何紧跟时代发展与政策要求,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后复习效率,以及提升课后复习效率的必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复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一提到复习课,教师觉得无奈,学生觉得无聊,不就是反复把学过的内容来“炒一炒”。每到期末复习,大多数数学教师都会感到困扰。每个知识点、每个单元、每个模块的学习完成后,需要进行整理复习。有效的复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重难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培养学生整理分类的技能,分析比较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呢?

2 提升小学数学课后复习效率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数学课后复习不同于课堂学习,数学复习既没有一开始学习时的新鲜感,也没有课堂学习后的成就感,只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次的细致学习、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而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学生的课后自主复习上。小学生通过课后的自主复习,对课堂上教师讲过的知识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记忆习惯,进行有条理的知识划分、归纳,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便于今后用到这方面知识时,学生可以迅速地回忆并应用。小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建立的关键时期,让学生自己对已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完善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3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现状

3.1 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复习课的教学提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在单元复习课中,学生不能集中精神认真复习,思维不能及时转换,降低复习效率。且有些学校不重视单元复习课或根本不设立这门课程,单元复习只是教师简单将知识总结归纳后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没有引导讲解,久而久之学生更加依赖教师的总结,从而丧失了自我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3.2 小学生自制力差

小学生年纪小、理解能力差,没有很好的自主控制意识,课后复习时没有教师在一旁的监督指导,很多小学生就会在课后复习时松懈注意力,使得许多小学生的数学课后复习效率奇差,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

3.3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后复习,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目的,只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为目标,忽略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偏离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

4 提升小学数学课后复习效率的建议策略

4.1 注重梳理知识的联系

数学知识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算理相同。因此,复习课教学要整理教材内容,对教材做横向、纵向的剖析与拓展,注重梳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为例,教师应对小学阶段教材中有关体积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把有关体积的内容做横向复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应做纵向复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是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乘,同时也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圆柱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求法之间有没有相同之处?(都是底面积乘高)从它们几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求法中,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规则的立体图形,它们的体积都可以通过底面积乘高求得)到这一环节后,教师还可以更深度地挖掘教材,更深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遇到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求它们的体积?(把不规则立体图形转化为规则的立体图形,如把它们放到有水的规则的容器内,根据水位上涨所占体积求出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梳理知识的环节不应该由教师代办,应更多地交给学生完成。

4.2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炼重难点

复习课上教师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复习,不能准确把握复习知识的重难点,归根到底是学生没能体会到复习的要领。一次数学早读时间,笔者发现学生复习知识时,是把课本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甚至连一个发问“你知道吗?”都列入复习行列。这不仅让笔者吃惊,很明显,这群孩子不知道重难点是什么,所以眉毛鼻子都抓了。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很多时候技术的便利化和生动化使得教师过于依赖课件,而忽略了原生态的课本。课本是基础知识的载体,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源于课本。因此,复习时教师必须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课本进行复习。与文章阅读类似,学生能在厚厚的课本上提取重难点,这也是阅读能力的体现。复习课不仅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渗透基本技能的培养。

4.3 关注试题形式

数学教育中,试题形式多种多样,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所以复习题的内容和题型虽然要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但也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问题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开放题型,让学生各抒所见;也可以是保守题型,形式可以有表格式、图形式和对话式等,便于学生理解。

4.4 巧设计

为了使学生在复习时有新鲜感,尝试改变以往“问答式”的复习方式,用比赛的形式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为此复习课不妨定位四阶段教学模式。首先是课前准备阶段。一要确定复习内容与目标,二要分组分工,确立好组长,让组长带领小组同学自主复习。其次是比赛阶段。课始,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后,让小组进行互相提问的对抗赛,教师指导、点拨、矫正。再次是梳理阶段。师生共同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建构知识网格图。最后是练习阶段。

4.5 解学生需求,确保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抛弃传统教育理念中“师尊生卑”的错误观点,尊重小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后复习中的优点与弊端,根据学生对课后复习的学习需求进行课后复习指导优化,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复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一课时,教师在进行学生的课后复习指导时,要坚持“步步提高,综合提升”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反馈给教师的学习状况、学习需求进行思考分析,找到学生课堂学习与复习中存在的缺陷,制定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后复习指导计划,对学生的课后复习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在保证学生课后复习效率的前提下,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

5 结束语

总之,单元复习课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如何将上述艺术方法结合并高效运用于实际的单元复习课中,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使单元复习课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参考文献:

[1] 虞益锋.小学低年级数学复习课探索——以“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8(18):71-73.

[2] 王耀东.“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8(12):108.

[3] 张引.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4):310-311.

[4] 项龙勇.全动力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71.

[5] 胡凤菊.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预习的现状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9):154.

论文作者:柴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_柴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