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防雷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论文_刘导

广东省平远县气象局 广东平远 514699

摘要:本文对现代建筑防雷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防雷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内部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必须加强高层建筑的防雷管理,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防雷管理。因为,一旦建筑主体施工完成后,有些隐蔽工程是无法补救的,将会遗留下永久的防雷隐患,那么,高层建筑物防雷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那些问题?下面就对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防雷设计质量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施工前,建筑防雷设计图纸一定仔细查阅和核对无误后,才能开始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一般要核对的图纸包括:总平面图、设计说明(包括设计依据)、防雷接地平面图及大样图、均压环设计及大样图、天面图及大样图、立面图 及总、分配电图等。以下几个方面是控制要点:

(1)直击雷防护设计要点。防直击雷是整个防雷体系的第一道防御系统,它将发生在建筑物周围的雷击现象通过接闪、引下、分流等功能来防御雷电对建筑物本身及室内设备的直接损害,并最大限度地减轻、消除各种线路遭遇雷电感应的作用,从而对设备形成有效的保护。因此,必须控制好这方面的设计质量。1)接闪器。依照规范要求设计接闪器,接闪器的布置方式、敷设方式及材料的规格应符合国家防雷设计技术规范要求,避雷网格的尺寸以及突出天面的金属物等的接地设计情况必须符合规范要求。2)引下线。按规范合理布设引下线,包括数量、位置、间隔等,如果利用柱筋做引下线时还应结合钢筋的粗细及数量而具体设计。3)接地装置。接地体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高层建筑一般利用建筑基础做自然接地体,在接地阻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做补充接地;另外,与其它接地装置共用接地,接地干线、检测端子、预留端子的设置必须合理。

(2)防雷电感应保护设计。1)等电位。所有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及构件,电源、通讯线路等必须有等电位保护措施,有淋浴的卫生间必须有局部等电位保护设施。2)防雷击电磁脉冲。电源高、低压部分是否加装电源SPD(俗称:避雷器),SPD的安装位置、各项参数、数量必须符合要求。3)均压环。均压环设计不得超出相应防雷等级的滚球保护范围,设计位置、间隔距离应正确;金属门窗、栏杆、玻璃幕墙及较大金属体的接地处理必须合理。4)合理布线。首先,建筑物照明、动力、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线应穿于金属管内,以实现可靠的屏蔽;其次,在管线较长或桥架等设施较长的路线上两端应接地;第三,应该注意电源线、天线和屋顶高处的彩灯及航空障碍灯等线路的引入做法应满足防止雷电波侵入要求。

三、防雷施工过程跟踪检测控制要点

(1)接地装置。现场查看作为接地体钢筋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采用焊接时,按照表-1方法焊接,在焊缝处做防腐处理,形成基础钢筋良好的电气连通,作为引下线的钢筋要和基础钢筋有很好的电气连通。预留人工接地体,以便接地阻值不符合要求时增加人工接地。

(2)预留接地端子和测试端子。高层建筑的竖井内要做----接地母线,母线每层就近与作为引下线的柱筋电气连通,各类机房内设有接地预留端子。在四角处,距地面0.3-1.8的高度上设置预留测试端子,以备日后安全检测之用。

(3)等电位连接。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管道、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门窗、幕墙支架、等外露金属物进行等电位连接。建筑物入户处做总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干线与接地装置应有不少于2点的直接连接。等电位连接采用焊接、螺钉、螺栓等连接。有淋浴设备的卫生间有局部等电位预留端子。

(4)引下线。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引下线的数量、位置、距离要符合规范要求,作为引下线的柱内钢筋做好记号标志,钢筋规格应符合≥¢12用4根,≥¢16用两根。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一般应采用土建施工中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禁用热加工连接。

(5)均压环。均压环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12米,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利用建筑物内圈梁做到良好的电气连接。

(6)接闪器。高层接闪器一般应采取明敷,在拐角处安装短的接闪杆。检查接闪器的规格,明敷接闪网、带圆钢直径不小于¢10。接闪网格一类防雷建筑物≤5×5或6×4m,二类防雷建筑物≤10×10或12×8m,三类防雷建筑物≤20×20或24×16m。接闪网应平正顺直,无急弯。接闪网、带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应按照表一规定,焊缝饱满无遗漏,焊接部分防腐完整。接闪网、带支架固定可靠,支架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支架间距0.5-1米。

(7)电涌保护器(SPD)。:Ⅰ级分类实验的低压SPD的主要性能参数:冲击电流不应该小于12.5kA(10/350/s),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根据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选取。在SPD的前端安装熔丝、热熔线圈或断路器进行后备过电流保护。充分考虑第一级SPD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关系,考虑加装第二级和第三级SPD。安装时,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米,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米,线路长度不够时,应加装退耦原件。

四、结语

总之,建筑防雷系统在设计、施工时必须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导线连接应除掉材料表面的保护膜,不同金属材料连接应采取防电化腐蚀的措施,防止因为防雷系统的不合理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别对容易造成火灾事故损失重大或人员伤亡的建筑物及高层建筑物,防雷系统必须符合设计规范及各项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0,第4章:接地装置分项工程.

论文作者:刘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现代建筑防雷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论文_刘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