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探析论文_刘丹

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探析论文_刘丹

河北九易庄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建筑设计需要满足建筑的功能、技术、形象。在当前资源紧缺,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它对于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有效提升现代绿色生态设计的质量与水平,设计人员需要把控好设计要点,为绿色生态环保建筑的科学有效建设提供支持与保障,文章将展开具体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节能;设计要点

1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又称可持续发展建筑或者生态化的建筑等。主要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维护等全寿命周期内,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角度出发,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们在进行绿色建筑时,其标准就是降低建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一个更舒适、更安全的生活空间,从而推动建筑和人的和谐发展。

1.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2.1舒适原则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采用舒适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好用户在使用时的健康感和舒适程度,实现用户和自然有效的进行沟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好采光以及建筑内的空气流通,进而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和舒适度,加强设计的实用性能。

1.2.2节能环保原则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要想落实好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要彰显出环保的特点。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最基本一个理念。通过分析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在设计时应重点分析能源的运用情况,分析之前的建筑设计中出现的能源浪费问题,总结归纳出相应的结论避开资源的浪费。充分实现对新型能源的合理应用。在进行设计时要了解好以往在建造时出现的问题,对环境所造成过的影响,在设计时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更好的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促使建筑物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1.2.3经济原则

经济性作为建筑设计中三大设计原则之一,同样适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中。并非只有高技术才能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和品质,结合地域特点,采用适宜的技术与地化方材料及建造经验,同样是绿色建筑的发展途径。

2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2.1建筑选址设计

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建筑设计时,切实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等原则,立足于实际环境。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便将住户需求考虑到其中。以场地实际情况分析建筑及周边环境,充分考虑周边环境、构筑物等对该建筑的环保、节能效果的影响。全面收集项目用地当地气候特征等资料,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对建筑物进行朝向、层数分析比选设计。建筑群体设计追求舒适、优美、宜居的小区空间,充分考虑当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增强自然通风效果。

2.2建筑布局与室内设计

(1)为优化建筑内部功能区域的布局,建筑规划设计应同时考虑功能区的健康舒适性和资源开发及利用等问题,即相似功能的区域统一安排到同个大区域中,以实现空调和通风系统能源节约和废气排放减少的同时,实现建筑功能区域布局与环境相一致。

(2)进行建筑布局设计时要充分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区域自然环境、气候及地理条件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以实现能源消耗最大限度降低。

(3)设计人员进行建筑布局设计时还要详细分析建筑当地的风向、温度和经纬度等,以实现建筑方向的明确。中国人选择房子,讲究南北通透,这就要求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设计必须要合理,并且要符合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而在通风设计上,首先我们要考虑自然风的利用,这样不仅仅节省了电力或者是机械资源,还能去享受舒适凉爽的自然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要将建筑场地融入到树木丛林和周边建筑物中,以此来降低建筑热能量负荷,进而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

(5)建筑与室内环境绿色设计应按被动措施优先原则,优化建筑体型和内部空间布局,结合地区地理与气候条件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采用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2.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在建筑墙体的设计工作当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工程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最好选择隔热性和保温性能优良的建筑墙体施工材料,通过对这种材料的有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上提高建筑体的抗热性和保温性。在建筑墙体的绿色设计工作当中,对材料的选择只是墙体设计工作当中的一个构成环节,在墙体的设计工作当中也可以使用复合结构的设计理念,让建筑外墙体的保温以及隔热性能得到有效的展现。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材料的不断研究和发展背景下,其中很多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具有非常良好的使用性能,在建筑设计领域当中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高效保温砂浆、聚苯板以及聚氨酯板等材料,在建筑工程的墙体设计过程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在后续的表现效果上非常的优良,可以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在屋顶设计上,设置隔热保温层,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太能直射而引起室内温度增高的情况,可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能耗。

在门窗设计上,在门窗材料的选择上选择隔热效果好的玻璃,加强门窗的密闭性。经过严谨计算,得出该建筑中最合适的开窗面积,满足通风与散热效果,实现最大化的节能降耗。

2.4绿化设计

建筑散地、车位、墙面、平台、屋顶和阳台等部位应充分进行绿化。增加绿化量的同时,又不影响建筑及设施的使用。植物的配置方面,应以乔木为主体,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以形成富有层次的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绿化体系,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绿量,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设计透水地面,对于人行道等可以使用例如透水砖等一些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地面停车场则可以使用植草砖铺设。这样,可以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同时保证了建筑设计的整体生态化。

在室外活动场地设乔木、花架等遮阴措施。在人行道、机动车道种植行道树等一些措施,降低热岛效应。在绿色设计上秉持人性化原则,注重对居住区整体绿化设计,旨在达到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

2.5运用太阳能技术

因为太阳能技术的优势就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同时造价比较低廉、能源也非常洁净,因此在不同的领域中有广泛的运用和开发。目前这个阶段,运用和开发太阳能技术的表现主要是光伏电池、热水器以及空调这对三个层面。由于我国在环境以及地势方面的特性,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和充沛,所以让运用和开发太阳能技术有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但是我国转换太阳能技术还有不足的地方,转换的效率比较低,这些问题都是急需改善的,应当强化转换能量的效率。在改造节能建筑的时候,有关的人员应当深入研究建筑和太阳能一体化的技术,将建筑物与太阳能的集热器进行结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投资重复的现象,同时也是对建筑形象的一种丰富。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方法决定着最终的建筑产品的质量与客户满意度。设计绿色建筑时,应当将建筑当做生态系统,注重对建筑中的多种类型的物态因素进行合理使用,进而科学的转换与循环利用建筑中的能源与物质,通过使内外部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建筑、环境、人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鞠天真.绿色建筑视角下的建筑节能技术运用[J].智能城市,2019,5(15):144-145.

[2]杨勇.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22-123.

[3]金先玉.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思路[J].建材与装饰,2019(23):139-140.

论文作者: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探析论文_刘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