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重症监护中的应用论文_连贵君,黄敏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 要】目的: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72例重度烧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结果分别是(94.80±1.00)分和(88.40±15.90)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结果分别是(77.33±1.52)分和(61.20±14.50)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烧伤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后,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及其患者对于烧伤疾病的正确认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沟通融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重度烧伤;重症监护;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13-01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重度烧伤患者,分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分组进行护理效果探讨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重度烧伤患者,每组各36例。男50例,女22例。护理组,年龄28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51.26±4.00)岁。对照组,年龄28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51.27±4.70)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针对患者烧伤治疗和康复过程开展对应的护理操作,能够就患者饮食、心理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1]。

护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第一,护理风险评估[2]。从患者入院后开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单填写,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各方面护理风险问题进行确认,这样有助于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有重点的加强预防和护理管理。护理风险单每周填写一次,由责任护理人员对上一周的护理风险防控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一些危险情况以及防控不恰当操作方式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评价。

第二,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设立。在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时,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对护理查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差错管理制度[3]等各个制度加强管理和完善,建立相应的护理风险防控预警方案,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后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第三,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护理风险因素和事件识别,通过护理风险小组成员对护理工作开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事件的认识和识别情况[4],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一旦出现危急情况后,可以立即开展护理防范工作,对于一些存在疑难问题的护理风险情况,通过小组讨论后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对于重度烧伤患者,需要加强医护管理工作开展,重度烧伤患者在翻身操作时,存在较高的护理安全风险[5],因此必须要有医生进行监护,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护,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后,可以立即采取紧急风险管理对策加以解决和处理,有效处理患者出现的紧急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风险发生率。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结果对比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结果分别是(94.80±1.00)分和(88.40±15.90)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结果分别是(77.33±1.52)分和(61.20±14.50)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重度烧伤患者,分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分组进行护理效果探讨和对比,结果显示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护理风险知识的掌握结果分别是(94.80±1.00)分和(88.40±15.90)分,三项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了重度烧伤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后,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及其患者对于烧伤疾病的正确认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沟通融洽,降低护患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韩美玲,王芳,徐淑华,张淑琴,孙静.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05:9-12.

[2]赵晓春,陈向军,张莉,王雪. 专项护理管理在重度批量烧伤患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10:1253-1256.

[3]李云霞,韩先芳,刘洪琪. 对BICU重度烧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03:184-185+192.

[4]蒋伟丽. PDCA循环管理法在重症监护中心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920.

[5]任志萍,李兰凤,张瑜联,张会芬,张娜.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13,15:2387-2388.

论文作者:连贵君,黄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烧伤患者重症监护中的应用论文_连贵君,黄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