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保证建筑业健康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监理工作就必须得到重视。良好的安全监理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的风险出发,探讨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属于高危行业,频频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是当前建筑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风险控制内容
首先,对于施工单位及施工地点等要素进行调查,了解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根据得到的数据制定适宜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责任,与此同时,在监理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安全设施配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确认,确保施工各个环节的安全。其次,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监督职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确保施工单位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来进行施工。再次,对于工程的整体工程计划进行审核,并对施工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最后,对于施工过程的检查要采用固定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策略,以便于及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同时及时提出整改办法并对整改效果进行验收。
二、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现状
(1)安全事故频发
建筑工程施工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是一项高危险的行业,建筑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施工人员的伤亡率也较高,这给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2016年的统计报告为例,据统计,2016年全年全国建筑业共发生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这其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事故1015起,造成1193人死亡。我国建筑业的事故发生率在所有行业中也是名列前茅。据统计,我国每年在建筑业上死亡的人数是美国的两倍,是日本的三倍多[1]。从这些统计资料上来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施工中影响安全的因素及评价
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影响因素及评价详见表1-1,其评价标准参考《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
表1-1 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及评价
由表中可以看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众多,这就更需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监理安全工作的作用,确保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
三、监理安全存在的几种风险
(1)施工单位安全意识差
一部分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差,不重视工程的监理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规则规范只是被动执行,仍然将工程的重点放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监理工作的态度就是可有可无,没有把工程质量问题放在首位。由于施工单位的不重视,导致监理单位制定的一系列计划目标难以得到落实,监理工作渐渐失去了其本质的作用而成了摆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安全风险[2]。
(2)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建筑行业中监理单位的竞争较为激烈,这造成的后果就是中标的实际价格非常低,同时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内容相对较少,其费用水平也普遍偏低,我国工程监理的费用通常都在0.6%到2.5%之间,这一价格相对于国外来说是相对较低的。过低的收费意味着资金的短缺,资金供应不足就难以聘请专业的监理人员,导致监理工作的水平不高。此外,监理工作收费低导致监理单位在监理工作中水平较低,造成了监理市场进一步压低价格的现象,从而使一些优秀的监理企业在市场上的评价与那些服务质量差的企业处在同一水平,市场对于监理企业失去了评判体系和标准,造成市场的混乱。
(3)监理单位选择不当
监理单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对于监理企业的选择要进行综合的考虑,而不能一味的选择那些报价低的企业。但是当前的情况是大部分施工单位会直接选择报价最低的企业,这就造成相应的监理费用较低,监理人员的素质、监测设备等都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求,类似这样的监理企业其拥有的监测设备也相对陈旧,监测出的数据不能保证准确性,数据上的错误往往会给工程施工造成误导,不仅没有降低施工安全问题产生的概率,反而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4)管理范围小,团队效率低
目前大部分监理企业只对工程重点部分进行监理工作,而没有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监理工作,造成在成本控制及相关项目操作出现问题,给工程施工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由于监理企业收费低,造成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没有足够的资金聘请专业人才来进行监理的工作,实际工作中都是非专业的监理人员,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而且非专业的监理人员管理经验相对匮乏,没有灵活应变的能力,造成监理团队的工作效率低下。
四、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监理单位自身实力
监理单位应以保护工程施工安全为己任,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制定单位内部的安全监理制度,以保证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要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观念,对于监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安全监理知识培训,培养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关监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在监理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2)提升识别危险源的能力
提升识别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能力,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明确要求,对施工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预测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是对工程施工监理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对于危险源的识别是基于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要依据工程进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由于各项工程在施工的地域和条件上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的安全制度制定时应首先分析具体工程中的重点危险源,确定安全隐患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据此确定最终的安全防范措施[3]。
(3)重视工程项目中的监理保险工作
随着监理单位风险意识的提升,监理单位对于监理责任有了深层次的认识。监理单位的安全任务是减少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在这一过程中监理单位实际上承担了很大的风险,那么如何合理的规避这些风险成为了监理单位重点研究的问题。这其中安全监理保险的作用便凸显了出来,安全监理保险成为了监理工作规避风险的重要方式,为安全监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4)制定监理人员责任制
相关监理人员要在责任制的制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工程施工结束后的验收中,监理工作中的决定应该作为验收成果的重要依据。对监理人员实行终身的责任制,一旦发现问题要一查到底,要完善相关的信息渠道,对于监理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追责。
五、结语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进步,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监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起到关键性作用。相关的监理人员要切实做好工程中的监理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遵守安全监理的制度法规。在监理工作中要对施工单位严格要求,真正做到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达到工程安全监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陶磊.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风,2016,12:145.
[2]杨登福.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161.
[3]钟世鸣.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138-139.
论文作者:廖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工作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业论文; 人员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