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扩建工程一期方案设计论文_严佳仲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扩建工程一期方案设计思路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以期可以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点参考。

关键词:大学;改扩建;工程;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石油主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扩建工程一期——院系1,2,3,4号楼是校区学院建筑单体之一,由西南石油大学建设。包括1号楼--化工材料学院楼、2号楼--机电建工学院楼、3号楼--石工资环学院楼和4号楼--计算机电子学院楼。基地在规划校园北面西侧,位于校园入口轴线两侧。北侧紧邻城市干道,东面为校园主要景观之一的图书馆,西侧为校园入口;南面正对城市道路和校园环线。建筑总用地面积127978平方米,地上建筑5~6层,建筑面积92419平方米;地下建筑一层,建筑面积101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553平方米。

“秉承石油大学传统,体现学科特色,结合生态环境,营造院落式的教学区”

扩建工程一期——院系1,2,3,4号楼虽然是四个庞大的建筑单体,但在统一设计规划之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强调建筑形态统一的基础上突出不同学院各自功能内涵的独立个性,着重在建筑设计中体现。扩建工程一期——院系1,2,3,4号楼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机构,从建筑形象上考虑,它们应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独立性,它与周边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对比和呼应关系来体现这种精神,创造由独立思考到相互交流的一系列。

3、设计目标

本项目按国家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服务于西南石油大学师生上课、科研、交流的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学术性原则。

3.1 整体性:

充分体现西南石油大学教书育人的信念宗旨,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鲜明特色,符合西南石油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原则,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和标志性。

3.2 以人为本:

满足各专业师生教学及大学生相关学科实验的综合教学楼。

3.3 经济性:

充分利用地形与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节能设施,降低运营管理费用。

3.4 学术性:

反映教育建筑高层次、高水平、严谨务实的内涵,浓厚的学术气息和宁静的教学环境。注重空间造型上的艺术处理,表现丰富的空间形态。

4、总体布局

扩建工程一期——院系1,2,3,4号楼位于校园北面西侧,校园西入口以东,图书馆以西,临近城市干道和校园环道,位置十分重要。方案在充分尊重校区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使得建筑空间与校园的空间相连通,利用围合和半围合的建筑手法,以内院和中庭相融合,充分体现校园独有的景观魅力。

建筑构架以校园轴线为设计依据,以校园建筑总体风格为设计出发点,进而生成建筑体量和立面,通过建筑体量的错落与建筑标示的运用在人流视线中心形成强烈的视觉引导。

通过对学生宿舍和周边教学楼的人流方向的详细分析,人流主要通过东侧校园主环道进入教学楼群中的入口广场和步行区域,以及西侧广场入口进入,通过入口门厅进入建筑。

自行车停车位于各建筑入口附近或内院内,共可停放约1800辆自行车。

地面机动车由校园主环道进入各单体并形成环路。校园南北向主环道宽14.0米,单体内部道路4~12米不等,并且都大于4米的消防车道要求。机动车停车设于各建筑入口附近或直接进入机电建工学院下的地下停车库,减少对步行人流的干扰。停车场共可停放车辆354辆。

5、单体功能

1号楼——化工材料学院楼

由化学化工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成。西侧体块为化学化工学院,东侧体块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两个体块间在三层以上连为整体,1,2层架空。

西侧化学化工学院共5层,局部3层。主要是教学实验用房,其中5层南侧为行政办公用房,中庭西侧三层为大教室,层高局部抬高。中庭设屋顶绿化。北侧的2,3,4层为普通教室;东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5层,局部2层。1,2,4,5层为教学实验用房。3层为普通教室。5层南侧和东侧为行政办公用房;2层设屋顶绿化。

2号楼——机电建工学院

由机电工程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组成。西侧体块为建筑工程学院,东侧体块为机电工程学院。两个体块间在三层以上连为整体,1,2层架空。

西侧建筑工程学院共5层,局部2,3层。1,2层为实验用房,3层为普通教室,4,5层为行政办公和教授用房。中庭设屋顶绿化。东侧机电工程学院共5层,局部2层。1,2,4层为实验用房,3层为普通教室,5层为行政办公和教授用房。2层设屋顶绿化。机电建工学院设满铺地下机动车库,共可停车266辆。

3号楼——石油工程学院和资源环境学院楼

由南面两个建筑实体、北面一个建筑实体和中间连接体的教研室所组成。北面建筑是独立石油工程学院楼,南面建筑西侧为公共教学楼,东侧为独立资源环境学院,中间连接体连接南北侧不同标高的建筑,并且为石油工程学院和公共教学区的老师提供教研室。三幢建筑各自独立又能有机结合。

石油工程学院楼高6层,一层至三层为教学实验用房,四层为学术团队工作室,五层为教研和行政用房,六层为预留教研实验用房以及屋顶绿化。资源环境学院高5层,一二层为教学实验用房,三层为教研和行政用房,四层为教师工作室,五层为部分散发有害气体的实验室。公共教学楼高5层,一层为70~90人教室,以上均为120~150人大教室。

4号楼——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科学学院、理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楼

由南面一个建筑实体、北面两个建筑实体和中间连接体所组成。由于功能较为繁多,流线较为复杂,本楼四个使用单位主要在竖向标高上做划分。建筑体有分有合,各自独立又能有机结合。

北面建筑东侧一二层是现代教育中心服务用房和机房;北面西侧一二层为公共教学区,提供70人、90人和120人教室;北面建筑三层以上连接为一个实体,作为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院楼。其中三层西侧为教研行政用房,其余均为实验室。

南面建筑一层为公共教学区,提供70人和148人教室;二层至四层为理学院的学院楼,二三层为实验室,四层为行政用房;五层为电子信息学院学院楼,主要为教研行政用房。中间连接体四层为计算机科学学院提供教研室,五层为电子信息学院提供教研室。

6、造型设计

石油大学为新中国的石油事业培养了大批的应用研究、科研开发、管理经营方面的人才,并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专业风格。为了体现石油大学这一特色,在建筑的形体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简洁有力的形体的切割、包裹和相互间的穿插、串联,错落结合,反映出石油工业的工程特色,并且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感和节奏感。建筑造形追求大气、现代的气息,体现新时代工业美感,并符合四川地区建筑轻巧、开敞通透的特点。体量设计稳重而富有变化,厚重的砖石墙面与细腻的玻璃幕墙相互呼应,跳跃的红色砖墙面成为建筑的活跃元和视觉焦点。精准推敲的细部耐人寻味,处处体现了庄重严谨而不失活跃气氛的性格。

建筑整体大气简洁,以黑白红三种立面元素,结合强烈的虚实关系,利用虚与实、曲与直、高与低、水平与倾斜的手法,营造现代化教育建筑的时代感和明快感,符合现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7、景观绿化

7.1 设计的基本方向

通过点、线、面相互结合的多层次绿化环境设计,达到建设生态化、园林式园区的目标。重点处理好入口广场等空间节点的景观绿化,利用大片的草坪形成开放的绿化空间。协调的布置根据地域特性和地形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树种丰富而又统一。与建筑物的环境和形态象协调。

7.2 景观规划及铺地设计

用地周边:沿校园道路种植乔木,在扩建工程一期——院系1,2,3,4号楼四周种植灌木,形成绿化隔离带,既形成优美的景观环境又能减少噪音的影响。

用地内绿地空间:自然风景式种法,形成自然的天际线。

停车场采用超级植草砖。

主要入口广场采用斧剁花岗岩结合草地花卉,形成视觉导向。

论文作者:严佳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扩建工程一期方案设计论文_严佳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