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刘薇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100

摘要:目的: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6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胰岛素、α-糜蛋白酶等联合疗法,对比两组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疗效以及相关指标大小。结果:治疗组中,28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2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92.00%(27/30);对照组中,25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5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72.00%(22/30);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出现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低蛋白血症、妊娠水肿等症状,采用联合疗法后,可以充分发挥药物功效,缩短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

脂肪液化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剖宫产不良反应症状,尤其是在女性肥胖人群中,呈现出了非常高的发病率,剖宫产在临床中应用比例增大[1],高频电刀使用率也明显增大,因此出现脂肪液化的情况越来越多,一旦患病后,会对女性患者以及新生儿的成长发育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及时开展治疗工作,缓解临床不良反应症状非常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09月的6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患者,每组各30例。年龄21.12岁到33.60岁,平均年龄(25.49±4.88)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在具体治疗时,对其腹壁切口位置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将其脂肪液化处缝线进行拆除,将其伤口充分加以暴露,同时及时开展清创治疗过程,采用浓度为2.0%的双氧水,选取30毫升将其切口冲洗干净,之后利用浓度为0.90%的生理盐水,抽取50毫升进行再次冲洗处理,冲洗过后,采用庆大霉素对其局部位置消毒冲洗操作[2],避免引起感染症状,一旦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较差时,需要多次执行上述冲洗以及防感染操作,直到患者的伤口痊愈。

治疗组采用胰岛素、α-糜蛋白酶等联合疗法,在具体治疗时,对其腹壁切口位置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将其脂肪液化处缝线进行拆除,将其伤口充分加以暴露,同时及时开展清创治疗过程[3],采用浓度为2.0%的双氧水,选取30毫升将其切口冲洗干净,之后利用浓度为0.90%的生理盐水,抽取50毫升进行再次冲洗处理,冲洗过后,采用庆大霉素对其局部位置消毒冲洗操作,庆大霉素用药标准为8U。之后采用浓度为0.90%的生理盐水,抽取50毫升溶解400U的α-糜蛋白酶,完全融合后,将其喷洒在切口周围,采用浓度为50.0%的葡萄糖溶液,抽取20毫升加入胰岛素2U,完全混合后,对其切口以及周围位置进行冲洗,采用无菌敷料对其切口进行固定包扎处理,加强观察和监护,避免出现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症状[4]。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 +S)或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探讨

在6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情况患者中,其原因包括操作方式不当、低蛋白血症、妊娠水肿、高频电刀使用、术中出血量大、妊娠期贫血症状、分娩时滞产情况等,其中9例患者是由于操作方式不当引起,百分比是14.00%;14例患者是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百分比是26.00%;4例患者是由于妊娠水肿引起,百分比是6.00%;17例患者是由于高频电刀使用引起,百分比是30.00%;3例患者是由于术中出血量大引起,百分比是4.00%;2例患者是由于妊娠期贫血症状引起,百分比是2.00%;11例患者是由于分娩时滞产情况引起,百分比是18.00%。

2.2两组的疗效结果对比

治疗组中,23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2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92.00%(23/30);对照组中,23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7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较差,愈合有效率率为72.00%(18/30);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指标大小结果对比

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指标大小分别是(7.67±1.74)天、(3.33±1.50)天,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天)

3.讨论

当前引起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当前我们发现影响最多的因素包括肥胖、贫血、低蛋白血症等[5],本次研究后,发现其主要因素也是如此,因此在临床中一定要加强对此类病症的识别,及早发现、及早开展治疗过程,能够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在结合其影响因素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数量,确保患者的营养物质供应,对于开展剖宫产手术治疗时,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以及患者都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引起切口感染,从而带来不良反应,能够针对不同的干扰影响因素,及时开展对症治疗过程,提升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伤口早日愈合。

参考文献:

[1]胡丽花,王晶,李亮等.73例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6):934-935.

[2]王小双.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预防与治疗[J].当代医学,2010,16(33):88-89.

[3]杜娟.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2例原因和防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14):83.

[4]方国英,闫木菊,杨海敏等.49例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919-1920.

[5]王圣红.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原因及其防治方法[J].医学信息,2015,28(7):64.

论文作者:刘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刘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