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降低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用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探讨论文_张克春,赵涛,蒋姝梅,张莉华

(乐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降低耳鼻喉科口服药用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我科2016年5—8月口服药患者280例为改善前组,2016年9月—12月口服药患者250例为改善后组,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用药差错发生例次及发生率的情况。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干预,用药差错发生率由对照组的2.5%降为实验组的0。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效降低了耳鼻喉科用药差错发生率。

【关键词】 PDCA;用药差错;住院患者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064-02

PDCA循环管理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组成,是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循环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适用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1]。口服给药对于患者而言因其方便而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给药方式,便成为临床护士最常见的一项护理工作[2]。然而耳鼻喉科丸药多,规格多;个别不能拆零不能做到分次发放;外观较为相似;液体型口服药多,口服药及时、准确的用药便是我科急需解决的难题。我科于2016年9月—12月采用PDCA循环降低口服药用药差错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科2016年5月—8月口服药患者280例为改善前组,2016年9月—12月口服药患者250例为改善后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针对开展PDCA循环前后的口服药用药差错发生例次及用药差错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改善后组采用PDCA循环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实施和总结。其4个阶段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8个步骤为:(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3)找出主要因素。(4)采取措施,制定计划。(5)执行、落实既定的措施计划。(6)检查结果。(7)标准化。(8)遗留下来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1.2.1计划(Plan)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找出主要因素。

改善前组(口服药患者280例)发生用药错误7例,其中品种错误2例,漏发药2例,方法错误3例(差错发生率为2.5%)。召开科室质控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该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找出主要因素:即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查对流程(即未落实2人查对流程);用药宣教未落实。见图1和图2。

图2 对照组用药错误影响因素柏拉图分析

1.2.2实施(Do) 执行、落实既定的措施计划

1.2.2.1根据未落实2人查对的问题,制定以下对策:(1)制定了口服药发放流程图(见图3),必须落实2人查对;(2)对自备药品建立发放确认登记本;(3)培训口服药、注射、服药查对流程及再次组织学习更新的身份查对流程。

1.2.2.2根据未落实用药宣教的问题,建立耳鼻喉常用药品口袋书(药物名称、常用剂量、规格、作用等)。以便护士及时查询丸药的剂量;责任护士认真落实用药宣教。

1.2.2.3外用药剂及口服类的液体药分类放置。氯己定漱口液属于外用药,从药房拿回严格放在外用药栏内。

1.2.2.4在全科大会上强调护生不能单独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

1.3 评价指标

比较PDCA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服药差错发生例次及用药错误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 改善前后住院患者口服用药错误发生例次及发生率比较(表1)

图3 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流程

3.讨论

3.1 PDCA管理,体会到了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主人翁意识,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思维、工作的热情度,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加了护士主动学习性和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责任感。

3.2 口服药的安全发放是实施优质护理的有力保障。优质护理的核心是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全程、满意的护理服务,住院患者口服药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3]。我科口服药丸药多,规格多;个别不能拆零不能做到分次发放;外观较为相似;液体型口服药多,这无疑给安全发放增加难度,由表1可以看出改善后组用药差错发生率为0,这真正体现出我科真正为患者提供勒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3.3 运用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流程降低了我科用药错误发生率。口服给药在临床上是一种简便、无创和行之有效的给药方法,但要使口服药真正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正确的服药方法、准确的服药剂量是前提。护士是给药的直接操作者和给药流程的最后把关者,安全发放尤为关键。我科借助医院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的时机,通过PDCA持续改进,制定出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流程及“温馨提示卡”、发药确认本等表单,通过培训、督查,真正落实了2人查对,住院患者的口服药在发药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明显减少,用药差错发生率由对照组的2.5%降为实验组的0,真正确保了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过程的安全,发药到口,记录用药时间、责任落实到人等制度的执行,从根本上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28-329.

[2]丁小伟,王珠琳.心内科实施服药到口流程管理初探[J].护理学杂志,2012,27(15):49-51.

[3]晏爱云,黄开芳,王艳,等.开展优质护理后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安全管理效果评价[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52-153.

论文作者:张克春,赵涛,蒋姝梅,张莉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  ;  ;  ;  ;  ;  ;  ;  

PDCA循环在降低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用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探讨论文_张克春,赵涛,蒋姝梅,张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