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出版”视角下的出版人才培养--以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例_研究生论文

基于“大出版”视角培养出版人才——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案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大学论文,案例分析论文,视角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编辑出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新闻出版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1]。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传统的出版业也正在力求变革,积极尝试“跨媒体出版”实践,以适合日益膨胀的网民的多种阅读需求。大学的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媒介融合的产业发展背景下,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立足于“大出版”视角。

一、“大出版”视角下的人才需求

何为“大出版”?根据《世界版权公约》,出版是指“把可供阅读或通过视听可以感知的作品、以有形的形式加以复制,并把复制品向公众传播的行为。”可见,出版的基本要素是选编作品、加工复制和广泛传播,至于是否需要印刷和纸张,并不是出版的关键[3]。目前基于互联网技术诞生的博客、维基、内容聚合等多种新媒体形式都符合出版的要素,因此属于出版的范畴。这就是所谓的“大出版”视角,即包括但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出版。

正如技术决定论者所坚信的,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4]。同样,从“大出版”的视角出发,我们也深刻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出版技术手段的改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原先的出版产业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是具有颠覆意义的。针对这种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影响,我们认为,出版产业的发展需要两种不同取向的人才,即出版实践型人才和出版研究型人才。

出版实践型人才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跨媒体出版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能较快地适应产业的实际需求。出版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英美等国,出版学研究生教育都提倡实用主义教学,其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为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5][6]。换言之,他们的出版学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这一层次的人才。而出版研究型人才的特点则要求具有丰富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扎实的科研方法技能,能在出版研究领域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任务。培养出版研究型人才可以说是我国出版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教育界需要坚持培养的人才对象。出版不仅只是一种“技术活”,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大出版”视角下,出版则是一种正在与其他传播活动进行相互融合的社会现象,有必要从各个角度对“出版”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

二、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案例分析

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创办于1985年。从1985年到2009年,北大编辑出版专业的设立已有20多个年头。从最初的中文系,到后来的信息管理系,再到现在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分别依托于文学、图书馆学和传播学积极开展出版人才培养。不同学科有各自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因此其培养模式会存在较大的差别。自从编辑出版专业划归到传播学后,我们充分考察了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大出版”视角的培养理念。

根据教学过程论,教学过程区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7]。下面分别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介绍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的探索之路,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本案例则基于部分毕业生的反馈意见。

1.基于传播学学科体系设置编辑出版专业课程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设置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以及一个传播学博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新闻传播实务、国际传播、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编辑出版学等领域。与学院学科的设置相对应,我们的编辑出版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基于传播学学科体系。北大编辑出版专业的硕士课程包括四大类型:专业基础课、研究方向课、选修课和独立研究。

目前我们要求硕士研究生在上学期间,完成20个学分的必修课程,15个学分的选修课程,其中研究方向课中的“编辑与出版研究”为必修,而“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为选修。这种课程设置有几个特点:(1)将“出版”作为一种传播的形态,认为图书、杂志与电视、广播等媒介具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传播学研究方法和传播学理论研究对于将来从事出版行业的毕业生来说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从“大出版”视角认识出版和理解出版。(2)提供多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出版密切相关的课程,比如广告学研究、品牌研究和高级统计等。尽管这些课程并没有直接针对出版产业,但通过系统学习,毕业生完全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图书出版产业,比如图书营销、图书品牌开发和建设、图书用户市场调研等。(3)突出专业教育的实用色彩。在开设的与出版有关的课程中,共有两门,包括必修的“编辑与出版研究”和选修的“出版经营管理专题”。我们坚持从管理的角度培养出版实用人才,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所以,像诸如“出版史”这样的知识型较强的课程,由于本科阶段已学,并没有被列入研究生课程。

相对于硕士研究生,为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较为精简。目前我们要求博士研究生在上学期间,完成13个学分的必修课程,9个学分的选修课程。除了课程精简外,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还有两个特点:(1)更加强调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样,“传播学理论研究”和“传播学研究方法”是博士研究生的两门必修课程。但是,与硕士要求不同,这两门课程的要求更高。以研究方法为例,我们要求所有的博士研究生都应该熟练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量的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法)和质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访谈法)。(2)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工作。在完成课程后,学生应该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跟导师进行沟通,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我们主要培养出版史、中外出版管理和数字出版领域的博士研究生。中国出版史是我们的传统强项,我们目前正在扩展外国出版史的研究工作。中外出版管理旨在从中外比较的视角来深入研究出版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数字出版则侧重于新媒介经营管理研究。

2.积极尝试基于内容和项目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法)两大方面。在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中,我们充分意识到教学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力图打破传统的以教师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尝试基于内容和项目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基于内容的方式;而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基于项目的方法。

所谓基于内容是指根据特定的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人员、教学手段和教学场地等。以《出版经营管理专题》课程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本课程旨在从宏观出版产业和微观出版实体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有关经营管理的理念、体系、方法和策略。其中,宏观管理包括出版的法制管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文化管理。微观管理包括出版实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四个基础管理方面,同时也包括质量管理、品牌建设、市场分析和营销管理、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等方面。首先,在教学人员的配备方面,我们专职教学人员和业界人士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这么一门囊括多个主题领域的学科,我们认为需要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教学团队。我们为2009年春季开设的《出版经营管理专题》组建的教学专家包括本校师资、外校师资以及业界人士。每一位专家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参与授课工作。同时我们也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特长积极汇报发言,形成“1+1+1”教学模式,即本校师资+业界人士+学生。截至目前,本学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就有来自台湾的博士生研究生万丽慧(“台湾出版产业及管理模式”)、在加拿大攻读出版学专业的博士生、在北大做访问学生的黄晓燕(“让加拿大人听到加拿大的声音”)以及2008级硕士研究生卞卓舟(风入松和纸老虎的经营模式)。

其次,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也积极探索多种灵活的方式,包括实地考察和网络教学。实地考察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方面是授课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单位,在参观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教学工作。比如带领学生参观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讲授“按需出版”的知识;带领学生到台湖北京国际图书城,讲授“图书卖场管理”的知识。另一方面则以主题形式鼓励学生深入实地调查,形成特定主题系列。截至目前,已经通过学生亲自实地考察完成的系列包括《北大周边的书店》、《民营书店案例分析》等。我们的网络教学分别通过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网上课堂”和北大现代出版研究所的网站两个阵地给予开展。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网络课堂的讨论和网站的建设工作。北大现代出版研究所网站是展示我们教学和科研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的教学手段之一。也就是说,通过参与网站建设,培养学生作为网络管理者和网络编辑的基本技能,也通过“新闻动态”、“业界热点”等模块让他们了解出版行业的发展动态。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则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在第一年完成学院规定的学分后,我们要求博士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项目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自从成立现代出版研究所以后,我们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产业、教学和科研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战略伙伴方面,我们与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产业界和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界建立了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以2008年为例,我们共成功申请了三个重要项目:“媒体融合趋势及管理对策研究(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2000年以来英美法日四国出版产业现状及趋势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以出版创新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这三个项目分别由三位博士研究生负责,其他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与协助完成。每周我们定期召开一次为时两个小时的学术沙龙,分享最新的研究动态、汇报读书心得和讨论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博士研究生通过实际项目掌握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他们学会从事项目的过程管理、时间管理和团队管理。

除此之外,我们还与海外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或非正式合作关系,鼓励博士研究生去国外学习或者进修,重点学习国外的项目管理技能和研究方法技能。目前与我们已经建立合作的有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图书与出版研究所、台湾的南华大学出版事业管理研究所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我们争取让每一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都有机会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出去学习和进修。

3.基于毕业生反馈意见的教学效果分析

自从200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媒介融合”产业背景下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道路,并始终在践行我们的“大出版”视角的培养理念。那么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们在2009年5月初分别邀请了5位硕士毕业生和5位博士研究生进行分组专题讨论,重点围绕我们的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征求毕业生的意见,其目的在于分析我们的教学效果。参与人员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通过专题小组,我们发现:总体而言,毕业生(包括硕士和博士)认为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有助于自己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研究生认为通过两年的编辑出版专业学习培养了自己从事出版或者其他行业的能力和意识。A和B都从事传统的出版行业,A指出,“通过在北大的学习,一方面我对出版产业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掌握了许多实际操作技能。比如说,我在校期间就练习撰写策划书,这对我现在的工作很有帮助。”B也指出,“我觉得肖老师主持的《出版经营管理》非常有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系统地了解了出版的整个流程和出版的各大方面。我现在主要是做编辑,也同时也参与图书策划、图书组稿、图书文宣等环节。”网络编辑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主要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的人员。目前就职于Google中国总部担任网络编辑一职的C回忆道,“那时我就对电子图书很感兴趣,我们的课程经常邀请业界人士过来做报告,其中就包括讲数字出版和新媒体。老师们也鼓励我们多接触新媒介的发展动态,熟练运用新信息技术。”C还补充道,“高级统计这门课程非常有用,尽管当时觉得学起来很费劲,但现在在工作中经常要用到这些知识。所以不要以为这些课程跟出版没有关系,其实都是基本技能,都是有用的。”作为一名报社记者,D本科学的是新闻学专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D指出,“我研究生选了出版,最后还是选了记者行当,最初都觉得自己走了弯路。现在工作了,发觉这两年的专业训练还是帮助很大的。首先,我们把图书作为一种媒介形态来学习,经常会比较报纸、电视、广播等不同媒介,这让我培养了从其他视角看待报纸的习惯,所以总是有不同于同事的见解。另外,我觉得当初学出版专业,经常要模拟图书策划和撰写文档,所以我的分析能力和深度挖掘能力比较好,这也是为什么报社让我从事深度新闻报告的原因吧。”在我们的毕业生中,共有3位硕士毕业生在高校从事行政工作。E纠正到,“我们三个人虽然在做行政工作,但都做的是跟公共关系和宣传有关的事情。其实现在择业跟专业不太相关也是常见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我们在专业学习期间,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思考能力和分析框架。老师们非常强调学生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反馈意见,博士研究生则更多地强调自己在独立学术研究能力和综合项目管理能力培养方面的获益。G指出,“我目前在中国出版集团做战略规划,这就要求我们从产业发展的高度来制定系列规划。媒介融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也积极尝试跨媒体经营。在北大的四年,老师们向我们灌输的是“大出版”和“大传播”的理念,这种理念对我现在思考问题有深远的影响。”F和G两位都是高校的教师,从事传播学研究,他们都认为自己在读期间锻炼了很好的独立学术研究能力。F指出,“我觉得在北大的四年,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是一种学术研究能力的锻炼。通过参与甚至是主持项目,我掌握了如何从事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这种研究能力不仅对于我从事出版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都是同样适用的。”J则讲到,“自我一进入北大,导师就让我整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大量阅读了国内外的研究方法专著,包括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初读这些方法书,很枯燥。但在从事项目中的时候,发觉掌握了这些方法,真是受益匪浅。方法是工具,有了工具,你就可以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了。”I目前负责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传播中心的科学传播策划工作,包括举办科普会议和论坛。她深有体会地谈到,“我现在做的工作是科学传播,跟出版也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我想强调的不是这一点,而是想强调在读博期间导师对我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我在北大三年,协助导师完成多个项目,也自己负责过一个项目。通过这些工作,我觉得自己培养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知道了如何去管理时间,如何在突发事件下进行及时调整,这使得我一参加工作就能很快地上手,并做的也相当得心应手。”

三、结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呼吁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要重新构建四大基础元素,包括学科构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8]。北大编辑出版专业也一直在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该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即基于“大出版”理念培养出版人才,包括实践型出版人才和研究型出版人才。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基于传播学学科体系设置编辑出版专业课程,积极尝试基于内容和项目的教学方法。根据部分研究生的反馈意见,我们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深刻意识到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北大编辑出版专业师资严重缺乏,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过于精简的原因所在。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具有跨学科背景、同时在出版领域有专攻的人才是我们亟须补充的新鲜血液。另外一点就是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突出我们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学习我们的专业,同时也让就业单位能够在众多传媒专业学生中看到我们毕业生的优势所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  ;  

“大出版”视角下的出版人才培养--以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例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