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是第四产业吗?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是第四产业吗?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是第四产业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因此甚至提出,“知识经济是第四产业”。在信息化日益深入的时代,知识作为信息的主核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知识经济是否就是“第四产业”,则还值得商榷。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使用、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使用)为主要要素的经济形式”,亦即是以知识作为主要经济要素的经济。这一定义是比较能够为大家所接受的。知识经济有自身的资源范围、运行方式,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就像我们可以把畜牧业看做一个独立的产业一样。但将其称作“第四产业”就是另一个概念了。我们知道,一、二、三次产业的划分是根据主要利用的资源范围、运行方式和活动目的决定的,第一产业是以大自然为主要资源范围,以劳动对自然物质进行获取和简单整理为主要方式、以满足人类被动的物质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一类经济活动,可大体看做是获取型经济;第二产业是以第一产业的产出物为主要资源范围、以劳动改造物质并将劳动凝结在其中以形成价值为主要方式、以满足人类主动的物质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一类经济活动,可大体看做是制造型经济;第三产业则是以人力(体力和智力)为主要资源范围、以效用的直接交付或将效用附着于有形物上以增加其价值为主要方式、以满足人类对有形物之外的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一类经济活动,可大体看做是服务型经济。按照这样的划分,如要将知识经济称作“第四产业”,它就应当在主要资源范围、运行方式、活动目的上具有独特性,与以上三次产业不相重叠。

而实际上,无论将知识仅仅作为一种包含在劳动中的生产要素来看,还是将知识经济作为一个产业来看,都不具备这三方面的独特性。如果将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来看,它应当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就是常说的“第一生产力”,它寓含在一、二、三次产业中,如果要把它当做“第四产业”的话,就相当于把能源当做“第四产业”一样不合逻辑。如果将知识经济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则应当是服务型产业的一个子类。过去我们大家倾向于将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对待,往往认为它是一个外生变量,只注重研究它在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不太重视它本身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现在由于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贡献和重要作用,我们开始把知识的生产、分配、应用和效益纳入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对待,这对促进知识本身的不断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仍然不得不看到,发展知识本身并不是知识产业在经济上的目的,如果仅仅由生产、传播和吸收知识形成一个封闭过程,而不将知识运用于生产物质财富及增进非物质效用,那就相当于用大脑的想像充当实际的收益,甚至可能滑入唯心主义的虚无。发展知识的目的应当是更好地发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为实业发展服务,增强实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就是说,知识经济应当是服务型产业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第四产业”。知识经济虽然有自身的生产、分配、应用等机制,但它不是独来独往的行空天马,而是作用于实际经济的动力马达。

知识经济与服务型经济的关系可浅析如下。

1.从活动目的上看,知识经济主要表明了经济活动所涉及的主要资源,而服务经济则既表明了主要资源,也表明了运用资源的目的。服务经济表明所涉及的主要资源是人力(体力和智力),同时还表明了运用这种资源的目的——服务,即借助一定的手段将劳动直接转化为效用交付给消费者,或附加到实物上,创造经济价值。知识经济所涉及的主要资源当然是知识,但运用知识这种资源来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则知识经济本身并无明确的表示。如果用知识来为实业服务,提高实业经营的“第一生产力”,对整个经济就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将知识游离于实业之外,甚至将知识与实业对立起来,用知识来攫取实业所创造的价值,则知识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发酵粉。在中国曾经名噪一时的南德集团的兴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一直都以发展知识经济为重点,前期注重以知识服务于实业,结果兴旺发达;后期转而潜心于运用知识(点子)去瓜分实业的利润,而不注重以知识服务于实业为己任,结果遭受重大挫折。不明确知识经济从目的性上看是服务型经济,就会使知识经济在发展方向上迷失。

2.从运行方式上看,知识经济是从静态构成来看的,只表明了它所动用的要素是知识;而服务经济是从动态作用来看的,反映了服务方和受服务方的互动关系。由于服务经济涵盖了服务方和受服务方互动过程,因此它是开放的:受服务方的要求会反映在服务方的活动上,服务方的举措会影响到受服务方的领受,这样交互作用,使服务过程产生更大的效用,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而知识经济本身只反映了单方的行为,即知识行业开发某些具有科学根据的信息组合,包括未知事实及规律的发现,新材料、方法及规则的发明,旧有事实、规律、方法、规则的赋新等等,但无论如何,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本身并未将知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述明确。如果知识经济不是动态地在为其他经济服务的过程中发展的话,它就可能步入一个孤芳自赏的封闭圈。人们不是最喜欢举微软公司的例子来解说知识经济吗?众所周知,微软公司也曾因对知识经济的运用方式不当而发展缓慢。当初微软开发繁若天书的DOS系统, 那也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但它在这个方向没有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遵循服务型经济的动态开放法则,而是在知识行业圈内摆弄高深的知识。后来的成功则得益于它把知识经济看做是服务型经济的态度,得益于它在服务过程中与受服务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得益于它在受服务者眼中亲切方便的形象。微软的例子恰好说明,知识经济只有遵循服务型经济的动态开放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不明确知识经济从运行方式上看是服务型经济,就会使知识经济在发展方式上受挫。

3.从涵盖层次上看,知识经济的层次比较单一,调用的资源有一定局限,而服务型经济的层次既有抽象的复杂知识劳动,又有具体的体力劳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更高。服务型经济涵盖了直接交付效用或将效用附加到有形物上的各种经济活动,除了获取自然物和制造有形物以外的经济活动几乎都包罗其中,而且多层次的服务活动互促互补,因此它调用的劳动量非常大,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的价值创造功能。知识经济则主要建立在富含知识技术的基础上,调用的主要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在我国目前人口压力、经济水平等制约下,让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劳动都得到充分调用是非常关键的。把知识经济定位在服务型经济,不但有利于知识产业自身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而且有利于发挥多层次的知识的作用,调动多层次的劳动为多层次的实业服务。如果把知识经济仅仅局限在抽象劳动这个层次,将不利于充分调动多种形式的活劳动;何况,高层次的知识经济也需要其他层次的经济活动为其提供支持,否则,只在知识劳动的圈子里打转,将使知识经济成为一种画地为牢的狭隘活动。所以,不明确知识经济从关联范围上看是服务型经济,就会使知识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4.从分配关系上看,知识经济以知识投入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不易度量和把握;而服务型经济以付出的劳动量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更准确和公正。按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等)来分配成果,是日益得到广泛接受的分配原则。总的来说,服务型经济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劳动在要素组合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有利于充分发挥活劳动的经济创造能力,劳动者的利益在分配过程中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更能体现劳动价值观。知识经济意味着主要按知识投入量进行分配,但知识本身不好度量,如果按知识进行分配,将显得相当抽象,不易把握。这种不易把握性已经成为一些人打着“知识经济”的幌子玩空手套白狼伎俩的借口,也可以说是资本对劳动进行掠夺的一种方式。而如果把知识经济纳入服务型经济的范畴,则应当主要按付出的知识劳动量进行分配。知识是资本的转化形式,知识劳动是资本含量高的复杂劳动,这样既考虑到了知识劳动的特殊性,又体现了按生产要素(这里是劳动)分配的公认原则。所以,如果不明确知识经济在分配方式上应是服务型经济,就不利于发挥知识劳动的积极性。

将知识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对待,强调知识经济的特殊性,有利于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但如果把知识经济当做独立于一、二、三次产业之外的“第四产业”来对待,就可能在知识经济的活动目的、运行方式等方面误入歧途。只有将知识经济纳入服务型经济(第三产业),才有利于知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资本、劳动这两大经济要素中,金融产业的服务提高了资本的效率,从而发挥了“经济核心”的作用;知识产业的服务将大大提高劳动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第一动力”的作用。

标签:;  ;  ;  ;  

知识经济是第四产业吗?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