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们”郑天翔同志“反腐败论”导论._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只要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们”郑天翔同志“反腐败论”导论._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介绍郑天翔同志的《论反腐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能论文,服人论文,同志论文,理论论文,郑天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郑天翔同志的《论反腐败》一书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很值得高兴的。在这之前,这本著作就曾发表在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求是》今年“七一”这一期上。由于杂志篇幅所限,不得不作了较大压缩。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可谓争相传阅,不胫而走。不少人到杂志社求购载有此文的杂志,有的一买就是数十本甚至数百本;一些认识杂志社编辑、记者的人,则指名索要这期刊物。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抒发读后的观感,其言词之恳切,感受之深刻,情绪之热烈,实属罕见。有的说:“这是近年来谈这个问题最好的一篇。文章可以说句句都讲在点子上,每个论点的提出都有鲜明的针对性,有广度又有深度,没有空话、套话、官话,敢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大家想说而没有说的话讲出来。比起‘秀才’们关在房间里写出来的东西不知深刻多少倍!”有的说:“我一口气把这篇近两万字的文章读了两遍,久久不能入眠。第二天我推荐给别的同志,经过辗转流传,在很长时间里竟收不回来。我们单位老干部支部的同志在37℃的高温下聚在一起,听读此文,一致叫好。”有的说:“文章中的观点,代表了我们广大党员的心声,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此文的发表,表明了我们党正义、健康的力量是主导,是主流。”有的还提出建议,希望更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认认真真地、原原本本地通读这篇文章,希望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文章摘要,希望把此文列入党课教材。

应当承认,反腐败是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方面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反响不大。为什么郑天翔同志的这篇著作会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呢?我想,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高屋建瓴,视野开阔

文章一开篇就提出我们一定要跳出那个历史上的“周期率”。古往今来,多少执政者“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对于剥削阶级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历史规律,因为他们本质上是侵害人民利益,同人民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而外,没有自己的私利,本质上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按理说可以跳出这个“周期率”,但也不尽然。无论是苏联还是东欧,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曾在长时间内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和信任,然而,一旦它变了,严重地脱离群众了,就难以逃脱败毁之灾。历史的规律就是这么无情。作者充分肯定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所抱的决心和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又如实地指出,还没有达到足以跳出历史上那个“周期率”所要求的结果。这就从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高度把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

作者没有就事论事地谈反腐败,而是以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与滋生腐败现象密切有关的一些根本问题。例如,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问题。这似乎与反腐败没有直接关系,有人甚至荒谬绝伦地把公有制说成是产生腐败的根源。与此相反,文章指出,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保卫社会主义的斗争,而如果不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栋梁和支柱,因而反腐败斗争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以国有企业为主力阵地。作者全面分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它们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解剖了目前有些单位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批驳了否定国有企业、主张实行私有化的种种谬论,满腔热情地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老军工、老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力量大,党的传统深,党的领导强,这是我们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所在,也是我们取得反腐防变胜利的希望所在。

又如“市场万能论”,似乎与产生腐败没有直接的关系。作者却从腐败犯罪升级,特大案件迅猛上升的事实中分析出它们同一些人对市场经济的误导直接有关。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万能论”成了最为流行的理论。一切由市场主宰,中国的事情样样都得上市场,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去摆布,似乎这样就万事亨通,中国就现代化了。于是,在市场竞争的名义下,腐败升级了,犯罪升级了,而且披上了理论的外衣。这同我们党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谓南辕北辙。作者尖锐地指出,是市场跟着社会主义转,还是社会主义跟着市场转?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只能让市场为社会主义服务,不能让社会主义为市场服务。不反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歪曲和由此造成的混乱,反腐败斗争是深入不下去的,打击刑事犯罪也是不可能完全奏效的。

作者把反腐败斗争同整个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内外有的评论家说,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采取了渐进的方式;而改革失败了的国家,则是因为采取了激进的方式。作者义正词严地否定了这种歪曲事实的说法,指出,所谓改革失败了的国家,根本不是因为改革的方式如何,而是因为颠覆了共产党的领导,颠覆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社会主义,取消公有制,大搞私有化,朝着资本主义方向激进。而我们实行的则是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由于作者高屋建瓴,视野开阔,他的书实际上不仅是论述反腐败斗争的著作,而且是为了坚持改革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对当前存在的社会弊端实行综合治理所开的一剂良药。

二、正视现实,切中时弊

敢于正视现实,这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崇高事业有信心的表现。作者出于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片赤诚,勇于正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对腐败现象的分析能够击中要害,入木三分,绝无目前这方面的有些文章所给人的隔靴搔痒之感。

文章痛斥了分散主义和眼前主义,指出它们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是腐败以至犯罪的纵容者、保护者,甚至是腐败的同流者和犯罪的同犯,有的甚至是主谋。不坚决克服分散主义和眼前主义,反对腐败和遏制犯罪就很难奏效。凡是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感到这个分析切中腠理。作者总结历史的经验,指出,从我国历史上看,诸侯割据,藩镇称雄,中央政令不出都门,社会生产力没有不受破坏的;而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则往往是国家比较统一的“盛世”。16年改革的历史也证明,中央说话算数,令行禁止,宏观调控灵,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就胜利,反之,就遭受损失。这可谓语重心长。

在反腐败斗争中,严格执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这方面,文章认为,一是必须严惩渎职罪犯。作者严肃指出,国家资产大量被贪、被盗、被骗、被转移,这些单位的领导就不负法律责任?如果不依法惩处这类严重玩忽职守者,让他们轻描淡写地说上那么几句“接受教训”呀,“健全制度”呀等等,搪塞而过,国家是治不好的,腐败是反不了的。二是必须依法严惩犯罪的主谋和首恶。作者指出,三陪、卖淫、嫖娼等等,只把那些妇女和有关的人拿来曝光,是远远不够的。那些用三陪招徕客商的经营者,为什么不抓或抓得很少?对负有责任的、这些经营者的上级,为什么不拿出来曝光?对那些用这类下流举措“提高经济效益”的经理、董事长,为什么不拿来依法治罪?不深追、不严办这些人,扫黄很难扫掉。三是坚决纠正以罚代刑。作者指出,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以罚代刑只能使犯罪气焰更盛。犯罪分子是不怕罚款的,正如人们所说:“罚一千,赚一万”,“罚了款,照样干”。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不移送,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四是纠正以党纪政纪代法。作者指出,这些年,不惜民命,挥霍浪费的事太多了。难道许多案子仅仅是贪图享受或摆阔气的作风问题而不是犯罪吗?不动法,反不了腐,倡不了廉,遏制不住犯罪气焰。此外,作者还指出,要确保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以钱买法、以财扰法;同时要加强政法队伍自身的建设,严防沾满钱臭的黑手伸向政法队伍,导致法的“商品化”和执法机关的“市场化”。这些都是洞察实情的极为中肯的意见。

搞好党的建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要通过反腐败斗争,把党整顿好,建设好。作者强调,在反腐败斗争中,要依靠群众,有领导、有步骤地发动群众,严肃认真、不留情面地开展批评,揭发错误,找出应负责任的人来,分清是非轻重,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作出处理。揭发出涉及犯罪的问题,交司法部门依法查办。对重大问题,一级一级往深里查,不管涉及什么人,都一查到底。作者大声疾呼,必须下大决心,清除侵入党的肌体的病毒,割掉长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其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

正因为文章找出的问题症结符合实际,提出的相应对策切实可行,读者来信说:“读了此文,使人增强了反腐败的信心。如果真正按郑天翔同志在文章中所指出的路子去办,反腐败斗争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三、分析透彻,鞭辟入里

分析好,大有益。现在不少理论文章之所以不耐看,除了缺乏针对性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分析,不讲道理,甚至虚张声势,强词夺理。郑天翔同志的著作与此迥异其趣。他善于对问题作辩证的分析,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有人说,中国现在发生的腐败现象,是由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还没有完成,由于市场“不发育”。果真是这样吗?作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反问道,那些不时传出高官贪污受贿丑闻,出现什么“事件”、什么“门”的资本主义大国,市场发育不完全吗?世界上销售毒品最多的地方,卖淫、赌博成了一个重要产业的地方,不就是市场经济很发达的地方吗?世界上刑事发案率最高的大城市,不是市场很发育吗?作者指出,资本产生腐败。历史上的腐败都是来源于阶级剥削制度。从根本上说,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根治腐败。我国现在腐败现象如此蔓延,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入侵的结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跟残积在阴沟里的封建特权思想结合在一起,造成当今如此祸国殃民的腐败现象。因此,他强调,必须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他认为,为了反腐败,加强立法、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等等,都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有外力约束而缺乏共产主义理想这个内力基础,缺乏自觉性,那么,法律、制度、纪律、监督等等就难以奏效。

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没有矛盾?这是人们思想上不很清楚的一个问题。作者分析说,在我国人民解放斗争过程中,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千千万万青年,千千万万工人、农民、士兵,都是怀着爱国主义思想加入共产主义行列的。许许多多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教育家,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就是这样走的。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要遵循这个历史规律,并促进这个历史进程。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还很远,是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够了?这是人们思想上不很清楚的又一个问题。作者毫不含糊地回答:不够。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代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发展,最终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要有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还要有人的素质、人的道德水准的极大提高。这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形成、逐步提高的长期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现在就要教育人们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否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长驱直入,腐蚀党,腐蚀社会,腐蚀社会主义,最终将使中国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附庸。

宣传共产主义会不会刺激人,影响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是人们思想上不很清楚的又一个问题。作者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会。他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这是宪法规定了的。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党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没有隐瞒过。我们决不要求参加爱国统一战线的人都成为共产主义者,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过去,在极端困难的白色恐怖下,共产党人冒着生命危险宣传共产主义,在同国民党合作的年代,我们没有放弃和放松宣传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什么不可以做认真的宣传呢?

当前有一种倾向:一味指责我们过去对思想教育要求过高,似乎标尺降得越低越好,以致取法乎下,仅得下下。郑天翔同志的这些论述,对此无疑是有力的针砭。这样充分说理的分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贯穿全篇,所以它才有那样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郑天翔同志是革命生涯很长而年届耄耋的老干部,曾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早在去年5月,他在北戴河休养期间, 就考虑要抓住反腐败这个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做点文章。 从去年5月酝酿到今年5月定稿,为时一年。其间反复征求意见,数易其稿, 殚精竭虑,充分表现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拳拳之心和对客观事物洞若观火的远见卓识。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郑天翔同志的著作之所以能够说服人,关键就在于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坚持了理论的彻底性,因此,它就能掌握群众,转化成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跳出那个历史上的“周期率”的物质力量。

标签:;  ;  ;  ;  

“只要理论彻底,就能说服人们”郑天翔同志“反腐败论”导论._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