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论文_刘燕春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论文_刘燕春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郑店中心卫生院 430207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因素及护理。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感染患者66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因素进行了解。 结果:在66例患者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及胃肠系统感染、宫腔感染等。 结论:妇产科护理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需要针对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减少感染发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过程、感染相关因素、护理

众所周知,医院是极容易出现感染的场所。而在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中,由于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几率大大增加。一旦患者被感染,则对患者治疗及预后都将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予以一定的护理措施,减少感染的出现。本文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感染患者66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因素进行了解。发现在66例患者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及胃肠系统感染、宫腔感染等。因而妇产科护理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需要针对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减少感染发生。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感染患者66例,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33.4±1.7)岁,住院时间为17d-3个月,平均住院时间为(1.25±1.56)个月。

1.2方法

(1)依据相关资料,对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告知,严格控制患者吸烟与饮酒。做好患者自身的防护工作,增强患者的抵抗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就可恢复健康,从而顺利出院。(2)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应及时掌握及了解,对有过感染病史的患者应分置处理,并安排针对性手术对患者治疗。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手术室人员应做好室内与患者的消毒工作,保证手术室的卫生。(3)患者术后修养时,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患者伤口。若患者出现感染,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患者情况,由主治医生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者病房及时清扫,保证病房的卫生,最大程度避免发生感染。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患者较容易出现感染的部位

在本次试验中,大多数患者出现的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占总数的3/4。其次出现感染的是下呼吸道,约占1/5.由此可见,呼吸道是患者最容易出现感染的部位,应该得到所有医护人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手段对呼吸道感染尽量避免。

2.2容易出现感染的人群

在本次试验中,产妇是感染发生率最高的人群,约占总数的80%。通过分析发现,产妇容易出现感染的主要原因为产妇自身消耗较大,且分娩后身体抵抗能力较低,产妇病房环境不良等等。另外,产妇若在恢复期不注重适当锻炼也会导致产妇很容易出现感染。

2.3容易发生感染的人群年龄

在本次实验中,发现30-42岁人群最容易出现感染症状,这与患者自身状况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对高龄患者投放更多的关注,最大程度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

3.讨论

3.1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经过本次实验,可以发现呼吸道感染是患者最容易出现感染的症状,这种部位感染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术后体质较差,导致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受到影响。另外,妇产科患者在术后修养期一般都是关闭门窗,导致病房内的空气流通较差。而探视人员的来回走动也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增加了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其次,经过本次实验发现,患者年龄因素也是影响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患者自身机能状况变差,尤其是自身的恢复力及抵抗力变差。这样患者由于老年慢性疾病的影响下很容易引发感染症状的发生,因此产妇及高龄患者都是最容易出现感染的人群。

3.2护理措施

通过研究,对引发感染的因素有了明确的认识。因此,在日常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对相关因素的控制与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对感染的发生几率进行降低。护理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学习相关感染知识,对预防感染的技能熟练掌握。这样一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护理时就能明确感染护理的重点,并对重点人群加强关注,使得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一旦出现感染也能及时处理,降低不良效果。其次,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明确,尤其是应对患者伤口状况进行及时掌握,一旦患者发生感染可及时发现,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再次,护理人员应在平时就注意对病例进行总结并分析。这样一来,护理人员对发生感染的因素及人群就有一定的掌握,下次护理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就可针对性地使用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使得护理效果大大提升。本文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感染患者66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因素进行了解。发现在66例患者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及胃肠系统感染、宫腔感染等。另外,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产妇是感染发生率最高的人群,约占总数的80%。通过本次研究还发现发现30-42岁人群最容易出现感染症状,这与患者自身状况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妇产科护理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需要针对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减少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彩霞.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2:63-64.

[2]冯志娟.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342.

[3]姜磊.妇产科护理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5,05:44-45.

[4]熊永玉.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4:168.

[5]占丽芳,卢春芬,叶彩眉.我院妇产科2160例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28:75-77.

论文作者:刘燕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论文_刘燕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