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探论文_李洪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探论文_李洪梅

□ 李洪梅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联系,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 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 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 数学、体会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如 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 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和谐 的师生情感

在第一节课中,教师若能给学生留下一 个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 形象和较高的威信,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情 感,为以后上好这门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当 我们接手一个新班时,不要急着讲新课,首 先我们可以通过师生的自我介绍,让老师和 同学互相熟悉。在这一过程中,观察每位学 生,对每位学生的情况甚至个性大致有个了 解,为以后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教师还可 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保持轻 松愉快的心情。观察学生时多采用环视和注 视相结合的办法。环视使得每个同学都感到 老师在注意自己,因而能专心听课;注视可 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既代替了口头批评, 又不伤害违纪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其他同 学,一举两得,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 都是一群没有长大的孩子,他们需要老师的 关心、爱护、指导、帮助。在第一堂课中,教师 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及时把自 己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帮助学生的思想表露 出来,取得学生的认可,为建立融洽的师生 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完成上面步骤后,再向 学生介绍本课程要学习些什么,让学生了解 大概内容,知道将来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 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引 导。很多时候,学生上课能听懂,但课后做题 却一错再错。究其原因,就是他并没有真正 理解掌握知识点,还只是一知半解状态。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渗透数学思想和学习方 法,让其逐步学会学习。

一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应在课内和课外 同时要求,课外要求他能更加自主学习,而 课内则带强制性。二是自学学习习惯的培 养。我们知道,只有明白自己必须什么,他的 潜能才会充分发挥,学习效果才会显著。三 是适时进行评价,让学生时刻享受学习的乐 趣。学生做的练习、测试,教师要及时批改, 最好是面批,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指出与矫 正。四是设置错题集,对在练习或测试中出 现的新题或典型题目,让学生记在错题集 中,以便及时理解,不断的把不会的转变为 已知,从而达到积累知识,丰富解题方法的 目的。五是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应该 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 流,通过交流,辨析疑惑,同时也促进了师生 关系的和谐发展。

3 教师要鼓励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们学 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个班的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总是参 差不齐,教学在保证多数学生能有所收获的 前提下,要挖掘数学积极分子,让他们有机 会展示数学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 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练 习讲评时,这种做法就会常常用到。其实很 多时候我们没必要为追求教学进度而扼杀 学生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我们应尽量给时 间和机会让学生说出他的观点和过程,让学 生自己教会学生。教师只要对每位学生持积 极肯定的态度,以赞许的目光给学生恰如其 分的鼓励,就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实践 证明,学生的心情越愉悦,思维就越活跃,聪 明才智就越能有效发挥,教学效果就会越 好。

4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但由于教材更新滞后,学生丰富多彩的 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教师应 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 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材中去,让教 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

目前,通用的数学教材具有共同性,但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 定差距。教材的充实、改编要求教师要深入 地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把握好 教材的重难点。同时,也要深入地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从而对教 材进行大胆的舍弃和改编,要善于联系生活 实际改编教材例题,让学生在富有生活情趣 的例题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

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后,教师要求学生用36 米长的栏杆在教学 楼前设计花圃,让学生画出自己设计的草 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因为校园是学生所熟 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 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 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 四边形。然后请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 再安排学习小组相互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点 和缺点。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 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 新的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 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5 加强数学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师应该熟知自己的科目,这种 “熟知”并不仅指熟悉教材,而是要懂得“更 多”一些,比如数学发展史、数学应用知识、 新的数学分支……除熟知自己的学科外,还 要尽可能懂得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的 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充 实和提高,都与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 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的中学生思想活跃, 见多识广,求知欲旺盛,他们总是用渴求知 识的眼光盯着自己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具 有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素养。教师应该以 自己渊博的知识涵养作为师生双方心灵交 汇的载体和纽带,去联结和影响自己的学 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滋润他们 的心灵,唤起他们探索和创造的热清,激励 他们奋发向上。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果 教师有深厚的数学功底、渊博的学识,又有 精湛的教学艺术,上课生动精彩、条理分明、 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板书工整秀美,那么学 生必定会崇拜老师,喜爱他所教的数学学 科,教学效果也会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城办 事处李峨小学

论文作者:李洪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5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探论文_李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