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铁矿的成矿规律及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的分析论文_汤俊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0八队 云南昆明 650217

摘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研究铁矿的成矿规律并且对重点矿集区的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对我国铁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铁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重点集矿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开发潜力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后期铁矿资源的探测及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铁矿;成矿规律;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

1 我国铁矿资源的特征

我国含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其已探测到的铁矿资源储存量排名世界第五, 我国铁矿资源有以下特征。第一,我国矿产资源类型较为丰富,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之处,能运用到各种不同领域。第二,我国铁矿有众多矿区,其中大型矿区在我国铁矿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目前国家工业对铁矿的要求不高,有许多铁矿种类可供选择,对铁矿的使用比较方便[1]。第四,我国矿石的构成非常复杂,其利用价值较高,可运用到各个不同领域。

2 对我国铁矿资源的成矿规律的分析

中国地大物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通过长期的地质活动,我国含有庞大的铁矿资源,并分布在各个地区。可按照形成铁矿资源的原因对其进行分类。

2.1沉积变质型铁矿

在寒武纪早期,沉积变质型铁矿赋存于变质岩当中,目前占据我国铁矿资源储备量的48%,在我国工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由石英及氧化铁矿物(包括磁铁矿和赤铁矿)构成,其分布通常是条状分布,特点是含铁量较低,约为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其矿体大部分都露在地表外部,易被发现,且其矿床往往都相对较大。可将形成沉积变质岩的过程分为两个时期,沉积阶段以及变质改造阶段。在中-新太古代,古陆壳非常薄,在海底同生断裂地震的影响下,容易使得通过拉张而形成海盆,从而导致大量的铁质溶入海水当中,之后由于洋流上升的原因,使得许多铁质出现沉积的情况,进而导致地质发生变形以及变质,当地质变形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形态为条状的铁矿床。我国沉积变质型铁矿大多分布在华北的克拉通地区[2]。

2.2岩浆型铁矿

目前,我国岩浆型铁矿资源的存储量仅比沉积变质型铁矿低,其在工业生产当中必不可少。因为岩浆型铁矿出现于镁铁质岩石中,其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通过大的断裂地质结构来生成矿床。所以通常岩浆型铁矿的矿床存在于隆起地壳边缘的深度断裂带以及它周围,且其分布特点为线型分布,在古生代及元古宙时期集中形成,矿床大多以攀枝花式、大庙式为主要形式,其大多存在于我国攀西地区和河北大庙地区,其中有代表性比较著名的矿床有攀枝花铁矿床以及承德大庙铁矿床。

2.3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

我国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的存储量虽然只占我国铁矿资源中储存量的15%,但由于该矿床当中含有丰富的铁质,在冶炼技术方面对其要求较低,所以依旧是目前我国富铁矿石的重要来源。因为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是在碳酸围岩接触地的矽卡岩及其周围的岩石中,所以又称其为矽卡岩型铁矿床。矽卡岩型铁矿床形成于中生代,有较高的含铁量,是我国目前重要的铁矿资源,在我国已查明的富铁矿石中,矽卡岩型铁矿石约占一半,其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当中,给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资源供给提供了保障[3]。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广泛存在于国内的各个地区,通过很长时间的地质沉积,生成很多铁矿集中区,这些集中区大多存在于我国的东部,也有小部分分布在西北、东南以及西南部。

2.4火山岩型铁矿

虽然该类型的铁矿有较高的含铁量,但因为受到形成条件的影响,因此目前仅发现较少火山岩型铁矿,但其有较高的可利用率。由于火山岩型铁矿的形成和中性火山活动之间紧密联系,所以火山岩型铁矿当中通常含有比较丰富的钠质,且其中含有较多的富矿石。根据含矿建造环境的不同,可把火山岩型铁矿分为两种: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以及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其中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一般生成于古生代以及元古宙,大多存在于我国的云南大红山以及新疆阿勒泰等地区。陆相火山岩型铁矿生成于中生代,这其主要存在于宁芜—庐枞一带。

3.1鞍本矿集区

辽东-吉南这一带的鞍本矿集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矿集区,其含矿层位为鞍山群,含矿岩系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和绢云石英片岩。这其中已经发现的铁矿资源达到了125亿吨,约占到我国总储量的24%。此外由于该矿集区的分布呈现“单斜”状,并往深处延伸,那么这也说明该矿区深部的铁矿存储量很大,其具体存储量可以通过实地勘测的方法来明确。

3.2攀西矿集区

该矿集区位于攀西—滇中一带。由于该矿区海西期的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发育较好,这有利于岩浆型型钒钛磁铁矿的形成。攀西区目前总共发现了八处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大型矿床,九处中型矿床,已经查明的铁矿资源存储量约为100亿吨。由于该矿集区很多航磁异常还没有被证实,依旧具有进一步挖掘的潜能。此外因为钒钛磁铁矿的深部比较少受到钻孔的控制,其深部也具有增储的可能。

3.3冀东矿集区

冀东矿集区在冀东辽西铁矿这一成矿带上,该矿集区现在为非常重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所分布的地区,存储量仅低于鞍本地区。因为冀东矿集区处在华北地区的隆起地带,所以寒武纪变质地层在此广泛发育。通过证实,在冀东矿集区,其储存铁矿的量达到了50亿吨,约为全国已查明总储存量的10%。然而因为目前勘查铁矿床的深度还较浅,依旧存在许多没有查明的航磁异常情况,所以该矿区还有较大的开发潜能。

3.4舞阳矿集区

舞阳矿集区在舞阳-霍丘铁矿这一成矿带上。舞阳矿集区的铁矿床以沉积变质型为主,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以及太古宙条带状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组成,其特点主要是分布广,层位稳定且品味较高,所以具有比较明显的开发优势。现在已经探测出赵案庄、姚庄、经山寺等地有铁矿床,此外还有许多地方存在航磁异常的情况,还有待查明。

3.5阿吾拉勒矿集区

阿吾拉勒矿集区处在天山西南山麓地区,该地的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在长期的演变之后,形成了具有丰富矿藏的铁矿带,由于该地地理环境特殊,所以该地区含有丰富的矿石,且这些矿石容易开采。北部伊赛克-伊犁是古生代的岛弧带,南部地区的依什基里克则是晚古生代的裂谷带,而晚古生代的拉勒一依什基里克裂谷系地区则与矿区相对应。其特点是分布集中,探测方便。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查岗诺尔和其附近的智博、松湖铁矿中都存有大量的铁矿资源,且该矿集区具有海相火山岩的特点,矿产资源非常充足,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结语

总之,我国铁矿资源分布广泛,各大矿区还有较强的开放潜力。但因铁矿开采技术及冶炼技术还不够先进,对铁矿的开发及利用率还较低,这使得工业生产中所需钢材还大量依赖于进口,这不仅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影响。所以我国应加大对铁矿开采及冶炼技术的研究力度,并对铁矿进行合理开发及利用,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经武,郗文亮,杨艳绪.中国铁矿成矿规律及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0):5.

[2]李厚民,瑞江,肖克炎,等.立足国内保障国家铁矿资源需求的可行性分析[J].地质通报, 2010,29 (1) :1-7.

[3]杨富全,毛景文,柴凤梅,等.新疆阿尔泰蒙库铁矿床的成矿流体及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 2008, 27(6):659-680.

论文作者:汤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关于中国铁矿的成矿规律及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的分析论文_汤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