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海蓉

浅析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海蓉

湟源县水利项目服务中心 青海湟源 812100

摘要:本文以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为例,详细论述了测量放样、护筒埋深、钻孔和清孔、钢筋骨架及导管施工及混凝土的灌注施工等几个方面,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钻孔灌注桩的测量放样施工

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必须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测量及勘察施工场地的地形情况,平整场地及进行放样作业;并及时将施工现场的积水排出,进行施工道路及排水设施的修筑;同时做好临时用电、用水等设施的布置。如施工地质为病害地质,必须对其进行适当地压实及有效处理。在放样中,可以通过GPS全站仪,测量灌注桩轴线、桩位、高程等,进行放样挖孔,并对桩位进行准确确定。在孔口外侧利用木桩标注好桩位的纵横轴线,对其桩位纵横轴线及基准点位置进行保护。

2、钻孔灌注桩护筒的埋深

水利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使用由0.8cm厚度钢板制成的护筒,要求护筒内部直径较桩直径要大出40cm左右。关于护筒较为重要的操作就是埋设,方式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挖埋;埋设护筒过程中,在完成护筒下放后,护筒四周一定要填筑压实,填筑方式最好选择分层填筑,在完成每一层的填筑后,要对其进行夯击,目的是保证填筑压实度。埋设护筒过程中,还要不忘及时检测护筒角度位置变化,埋设过程中应保证护筒与地面始终呈垂直状态。关于护筒埋设底标高,其应略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埋设护筒的长度则需要依据地质检测情况来最终确定。

3、钻孔灌注桩的钻孔和清孔施工

在进行钻孔之前,首先要妥善安置钻架和钻机。安置过程中,钻架要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适宜的高度,并具备承受钻具和其他设备重量的能力。安装钻架的时候,底座要用枕木进行塞紧。在顶端,利用缆风绳进行固定。钻架安装完毕之后,将钻机平整安放在枕木上。在实际进行钻孔的时候,桩位和成孔的中心要保持一致。并注意定时检查钻架的情况,保持钻架的牢稳,不发生沉陷和倾斜等。孔内的水位要高于护筒地脚,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目前钻孔用到的方法主要有冲击法和旋转法以及冲抓法三种类型。其中,冲击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利用冲击法进行钻孔的时候,用到的设备是冲击式钻机,该设备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用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利用冲击式钻机进行钻孔,在成孔之后,孔壁的四周会形成密实的土层,从而能更好地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孔壁的稳定性。

在完成钻孔之后,要做好清孔工作。将钻头从孔底提离一定的距离。保持泥浆循环以及钻头回转状态。然后,将比重为1.03~1.08的泥浆泵入孔中,清出孔内的泥浆,并将沉渣捞出。最终,达到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0mm和含砂率不大于2%,以及泥浆比重不大于1.1,漏斗粘度17~20Pa.s之后,即视为清孔完毕,可进行下一步钢筋笼的放置以及混凝土的灌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钻孔灌注桩钢筋骨架及导管施工

4.1 钢筋骨架吊放。钻孔灌注桩施工中使用的钢筋骨架,一般按着2~3节制作;在其运输时,为了防止其发生变形,需要在箍筋内加十字支撑;而在起吊时则再使其内侧捆绑成与钢筋等长的钢管。在钢筋骨架正式吊装之前,还需要认真检查钢筋骨架的质量,保证施工时钢筋骨架质量是满足设计要求的,并对其进行编号。

4.2 导管施工。钻孔灌注桩施中的导管施工,要求选择的导管满足工程设计质量要求,特别是导管的刚度与强度。首次使用的导管,要进行逐节的拆卸保养,并进行专业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压试验。关于导管连接一般采用螺旋式,并用密封圈密封导管接头,同时涂抹黄油密封,保证导管的准确、牢固连接。在正式下灌混凝土前,还需要对导管进行清洁、编号,吊放导管时则需要逐节进行长度记录,最后核对导管总长,满足桩孔底至导管底端距离为40cm的高度要求。

4.3 泥浆检查。在完成上述导管施工后,需要做的就是检验钻孔内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并且保证孔内沉淀厚度不超出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如果桩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5m,那么泥浆沉淀厚度应该小于或者等于300mm;对于超出沉淀厚度要求的,应进行二次清孔,可以采用正循环进行,直到泥浆达到规范要求(1.03~1.10),才可以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

5、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灌注施工

钢筋笼顺利下放之后,即可开始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浇注水下混凝土的时候,如果将混凝土直接放入水中。那么很容易出现水泥和骨料分离的现象,导致骨料沉入水底。因此,浇筑时,不能将混凝土直接倒于水中。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为钢导管灌注法。具体的浇筑过程中,先在混凝土储料斗内灌满混凝土,保证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然后将悬吊球塞的隔水栓的钢丝剪断。接着,在重力作用下,混凝土拌和物便会快速排出球塞,进入水中。整个灌注过程要保持连续性,不得中途停止。

一般情况下,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入深度要保持在2~6m。在提升导管的时候,要保持平稳和居中,逐步缓慢提升。按照实际施工需求,最终的实际灌注高度要适当高于设计桩顶高,一般为0.5~1m。具体的高度差距,要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和地质条件以及成孔工艺和桩长等进行综合考虑。在即将灌注完毕的时候,导管混凝土柱高度降低,压力也随之减小。但管外的泥浆稠度增加,因此较易出现混凝土面上升缓慢的情况。此时,可以向孔内添加适量的水对泥浆进行稀释。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施工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对于其施工效率及其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解与掌握,从而使其更好地应用在水利施工中,进而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以切实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罗杰华,宁健.水利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7)

[2] 金国成.水闸软基处理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4(23)

论文作者:李海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论文_李海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