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 佩 英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湖南 岳阳 414000)

摘 要: 应用文写作作为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实用课程,它能够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教材编写因循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热情不高,学校重视不够,导致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与教材存在缺陷,学生对课程认识不足,教师采取教学方式不当,教学课时不足等问题密切相关.为此,应编写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教材,提高大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选择经验丰富的教师,增加课程的教学时间.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能力;方法;探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文日益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文写作能力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也逐渐被纳入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中.正因为如此,各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课程名称可能有差异).此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通识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繁多且比较枯燥,教学时间短;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配合,并且要“多动脑,多动手”[1];对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要求高,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笔者从事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多年,对此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以期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解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1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1)教材编写因循守旧

随着出版市场的改革开放,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和买到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很多,但真正受学生欢迎并且适合学生学习的却很难找到.大多数教材的编写体例是理论知识加例文的形式,写作理论知识部分由于出版社对于篇幅的考虑一再压缩而显得简短、抽象;学生学习时因为缺乏写作实践经验而难以理解,很多理论知识是编写者参考以前的教材内容撰写而成的,内容大同小异,并且所选例文与学生所学专业和生活实际关系不大,学生学习时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时,也觉得教材不好用,上课时需要补充大量的相关知识、案例,并设置写作情境.虽然有部分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力度不够,仍难以满足师生的需求.

寒冬将至,我们驾驶着三辆捷豹经历了一次由南到北的旅行,在城市的中心和边缘流连,寻找那些隐秘却趣味盎然的去处。我们和其他千万人分享一个城市,但我们却仍然想拥有独家体验。那些新生的去处、生生不息的街区正是城市跳动的脉搏,是我们永远热爱城市生活的理由。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由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内容和格式有约定俗成的特性,在文种写作时也有程式化的特点,因此,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容易给部分非中文专业学生造成认识上的错觉——应用文写作很容易学.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进一步发展,网上可供学生学习和参考的同类文章很多,使得有些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依葫芦画瓢就行,课程可学可不学,只要混到学分就可以了;加之手机的普及,一部分大学生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眼睛常常紧盯手机,而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师想方设法都难以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但李莉从不问他每天都在忙什么,后来她想想,她好像也错了,作为正常的女朋友,抛弃自己,盲目信任崇拜加上一味地付出,对于一个正常的男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大恩大仇般的压力。

2.5 王屋镇古树名木生长势 王屋镇古树名木生长势正常的有75株,所占比例为79.8%;生长势衰弱的为16株,所占比例为17.0%;生长势濒危的为3株,所占比例为3.2%(表5)。

据了解,很多学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师没有经过系统而专业的培训学习,往往半路出家,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写作经验不足,在讲课时多纸上谈兵;还有一些教师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文化素质不过硬,本身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不过关,教学时往往流于空洞的理论说教,无法发现教材和学生写作中的问题,甚至不能采用适合学生的教法;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不好教,需要学生的大力配合,而现状是学生不爱学,不好学,这就严重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不高.

现在,应用文写作教材多如牛毛,但却很难找出一本适合各专业学生学习的比较好的通用教材.有的教材由于参编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及经验不足,编写内容存在知识性错误,以至于以讹传讹;有的教材由于编写人员不能与时俱进,知识陈旧;有的教材由于篇幅限制,例文太少,不便于学生学习;有的教材所选例文侧重经典,太高大上,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敬而远之;有的教材所选例文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学生感觉教材离专业太遥远,学习时犹如隔靴搔痒,提不起兴趣;有的教材依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缺乏科学性……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们参与写作的热情越来越高.从参与写作的人数之众多到写作内容的五花八门来看,说进入“全民写作时代”[2]也不为过,应用文写作也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校的领导依然认为,专业课比较重要,学生到高校来深造,应该主要学习专业知识;部分领导认为,应用文写作没有多少技巧,因为它在格式、规范上有章可循,在遣词造句、修辞上也有门道,不需要花大力气和时间去教,甚至可以不教.因此,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这门课程,只是要求教师在上大学语文课时顺便讲一点简单的应用文写作知识;有些学校把应用文写作和口才培养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课程来安排;也有些学校把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合在一起叫人文素质课程,且仅开设一个学期.这就使得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很难快速提高.

2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存在缺陷

(4)学校重视不够

(2)学生认识不足

刘剑文解释道,在个人所得中,有劳动所得(积极所得),也有非劳动所得(消极所得)。前者比如工薪所得、劳务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而后者比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而按照目前的税制,只需缴纳20%的税。

应该说,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不尽如人意与教学课时太少有很大关系.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应用文写作教学从来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阅读—思考—写作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大学生应用文写作失范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阅读匮乏的结果.大学生应用文写不好或写不出来,绝不仅仅是开设应用文写作一门课程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各高等院校虽然认识到了写作课程的重要性,纷纷开设了“大学语文与写作”或者是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是安排的教学课时太少,一般是每周两课时(有的学校只开半个学期),多的是四课时(一般是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刚刚被教师带到写作路上,就结课了,学生学习此课程脚步也就会戛然而止.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广泛,写作课程本身还需要学生动手多写,写了又需要教师批改和讲评,而这些都需要较多的课时来保障.

对1990年后我国小型水库溃坝案例进行初步统计分析,溃坝水库较集中于小(2)型,洪水漫顶与质量问题仍是溃坝的主要原因。基于已发生的应急事件转移人口,提出了包含风险人口的后果分类标准。建议加快推进小型水库管理制度改革,明确产权与管理权,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模式,依法监督,推进定期安全评估、除险加固、降等或报废工作;应按小型水库后果分类开展小型水库的设计工作,重视小型水库洪水标准等相关研究。

(2)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由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示范性较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参阅大量的教学资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搜集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案例,必要时进行写作示范,重点抓学生习作的评改.而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缺乏写作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呆板,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多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即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如果缺乏学生喜欢的新颖案例,也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上拉过来.另外,布置学生做写作练习后,不及时批改和讲评学生的习作,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课时不足

由于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又非常广泛(有专业应用文,还有通用应用文),文种较多,涉及专业和领域也多,形式比较单一,格式相对固定,语言简洁平实.因此,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抽象、呆板、枯燥、沉闷、乏味,不像文学作品那般生动形象,加之教材文字通俗易懂,学生以为容易学,不愿意在这个课程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学生的写作基础参差不齐,因社会知识与写作经验严重缺乏,而担心写不好,畏惧写作,不愿意学;一部分学生因为以前在中小学有过应用文学习基础而掉以轻心,对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应用文写作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学习欲望不强,仅为了修满学分,学习时缺乏主动性,在听课过程中懒于动脑,更不愿意动笔,以至于“今天学,明天忘”[3];一些学生重专业课程学习而不重视基础课程学习,上应用文写作课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不知道教师讲授了什么知识,在练习时抱着完成任务的应付心态,乱写一气,生搬硬套,内容不够用形式来凑,语句不通而不知所云.学生并未认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作用.

(3)教师教学热情不高

3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对策

(1)编写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教材的好坏不仅反映编写者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也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编写观念,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或者是编写适合学生要求和实际需要的教材和辅助教材(这种方法最好,因为文字教材篇幅有限,自己编写可以提供电子补充材料,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要安排好教学体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如可以是概述、文章写作理论常识、重点文种写作知识、文章逻辑常识、文章修改常识等.鉴于仿写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建议文种知识部分要配有适当的写作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正确的案例,也可以是错误的案例(这是因为纠错练习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基本知识,提高鉴赏水平),而且要尽量符合学生所学专业及生活实际.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认真学习,也便于学生甄别,还可以引导学生反复钻研教材,解除学生自学时遇到错误不知如何处理的顾虑,也给学生学习提供比较和鉴别优劣的乐趣,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3)教师教学方式不当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到,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方式和技巧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引导其产生学习兴趣.如在给学生上应用文写作的第一次课时,引用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著名论断:信息时代家庭工作的任务是编制电脑程序、写作、远距离检测生产过程(《第三次浪潮》)[5].首先告诉学生.作为家庭工作三项任务之一的写作,对于一般人来说,自然不是文学写作,而是应用文的写作.其次,教育学生.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应用文写作虽然是“文艺之末流”,在工作中却是“政务之首要”[6].因此,随着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常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越进步,应用文写作就越重要.应用文的读写水平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也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明程度和发达程度.再次,告诫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既是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大学生素质的体现,更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基石.学生明白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就会有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对大学生来说,兴趣就是学习的内动力,它的作用远远超过来自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外动力.

(3)选择应用文写作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

当前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尚处于试点阶段,对于已经开展的水资源论证工作,报告书编制是依据《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试行),还没有形成规划水资源论证导则和技术规范体系。《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试行)缺少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论证工作等级、论证技术方法及指标体系等方面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体系尚未建立,也缺少不同类型的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规范。

智慧交通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和建立的,使用了多种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智慧交通可以使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行业中得到大范围的运用。智慧交通系统在进行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高新技术的支持,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比较偏向于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立,并且在此基础上与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结合,从而更好地解决在交通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如他们既要懂得写作理论知识,还要懂得教学方法和技巧,更要对所教学生的专业和行业有一定的了解.为了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必要开展师资培训、同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应用文写作课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强化知识储备;也可以让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师下企业锻炼或者顶岗实习,增强应用文写作的实践经验,促进自身写作素质不断提高.而要让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选择应用文写作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就显得非常重要.

(4)增加课程的教学时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让学生写好应用文,就必须让学生多进行写作实践.实践表明,写好应用文,不仅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任课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格式与写作技巧的指导,还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文章学的指导,并且加强语言文字表达基本功训练,通过选出一些习作中存在问题的句段,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不仅要告知学生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以避免学生将文学写作思维带进应用文写作而致文章废话连篇,还要让学生知晓应用文写作不仅讲究写作格式,在文章形式上的要求也要达到标准——文章结构完整,语言表达质朴流畅,体裁文种正确恰当,写作风格朴实通俗.在练习过程中,既可以提醒学生对照标准自己修改,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对学生习作进行讲评的形式,将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常犯、易犯的毛病当作典型案例来分析和修改,让学生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少犯错.而这些都需要增加大量的课时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郭艳.“互联网+”环境下翻转课堂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7(3):88-90.

[2] 马利娟.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及其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10):219.

[3] 颜妍.把写作视为一种基本能力 [N].人民日报, 2018-08-24(04).

[4] 曾英.浅谈布鲁纳《教育过程》的主要设想[J].外国教育研究,1994(4):12-13.

[5] 袁丽清.利用多媒体优化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J].职业,2011(17):117.

[6] 张会恩.应用文教学浅论[J].长沙大学学报,1998(3):82-87.

A strategic account of applied writing teaching

LI Pei-ying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eyang, Hunan 414000, China)

Abstract: As applied writing is a compulsory subject closely related to work and daily life, it is supposed to cultivate compet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varied aspects. However,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re outdated, and students fail to have sufficient interest. Hence, this paper accounts of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dequacy of textbooks, teaching methods, select experienced teachers and increase class hours.

Key words: applied writing; ability; method;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 G642;H152.3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 2019-04-01

作者简介: 李佩英(1965-),女,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文章编号: 1009-4873(2019)04-0065-04

责任编辑:金 欣

标签:;  ;  ;  ;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