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姑息性手术治疗大肠癌的效果探讨论文_董文龙

应用姑息性手术治疗大肠癌的效果探讨论文_董文龙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1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对大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改道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使用姑息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4.0%,而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72.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其他治疗方法,姑息性手术治疗对于大肠癌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姑息性手术;大肠癌;治疗效果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疾病对患者身体的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对于大肠癌的治疗多是采用姑息性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该治疗手段不仅有利于患者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改善其不良情况[1]。为了探讨姑息性手术对大肠癌的治疗效果,本文将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改道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使用姑息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8岁至77岁内,其平均年龄为(56.2 ± 4.5)岁,该组患者中管状腺癌患者33例,黏液腺癌患者8例,低分化腺癌患者5例,印戎细胞癌患者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7岁至76岁内,其平均年龄为(55.6 ± 4.2)岁,该组患者中管状腺癌患者32例,黏液腺癌患者9例,低分化腺癌患者4例,印戎细胞癌患者5例。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病理类型等资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改道手术进行治疗,其中应用肠捷径手术患者10例,接受单纯肠造术患者40例,而实验组患者使用姑息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使用扩大姑息切除患者11例,其切除范围主要包括原发性肿瘤外和腹腔内出现的广泛局部浸润,以及对远处转移进行最大程度的姑息切除,通常情况下至少合并两个器官,该组其余39例患者使用一般姑息切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

患者肿瘤的刺激症状及其转移症状、肿瘤的坏死情况等完全消失,即为完全缓解;患者肿瘤刺激症状有明显的减轻,同时肿瘤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转移以及浸润等情况能够得到显著控制,并且肿瘤的坏死现象也有明显缓解,即为部分缓解;患者肿瘤症状没有改善迹象甚至加重,即为未缓解。治疗缓解人数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全部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计数数据,采用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果P<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人数为35例,部分缓解人数为12例,该组治疗后症状缓解人数为47例,其缓解率为94.0%,而对照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人数为27例,部分缓解人数为9例,该组治疗后症状缓解人数为36例,其缓解率为72.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大肠癌在近几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疾病在男性发病较女性高,其发病比例为1.65:1。临床上该疾病主要有直肠癌和结肠癌,然而目前有趋向近端右半结肠的迹象[3]。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发病呈现不典型特点,具有广泛的发病范围,该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长期的大肠慢性炎症以及大肠腺瘤、自身饮食习惯如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遗传因素等多因素引起,因此,及时有效对危害因素给予控制有利于该疾病控制效果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患者不适症状降低和不良反应减少[4]。

对于浸润范围太大或已发生转移的肿瘤,如果不能进行根治性的切除,或患者不能耐受较大的手术,则应该进行姑息治疗手段进行肿瘤的治疗,从而对患者肿瘤症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降低由于并发症而对患者带来的痛苦。通过姑息性治疗,有利于患者所出现的免疫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从而使机体负荷降低,延长其生存期[5]。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4.0%,而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率为72.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相比较其他治疗方法,姑息性手术治疗对于大肠癌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玉波,王斌,王伟民等.晚期大肠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8(4):115-116.

[2]谢博雄,丁嘉安,姜格宁等.直肠癌术后转移性肺癌的外科疗效[J].肿瘤杂志,2011,22(1):59-60.

[3]何道理.晚期直肠癌手术切除的几点体会[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13,6(1):41-42.

[4]张毅,姜军,封传悦等.Dukes’D期大肠癌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观察[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0(2):114-116.

[5]茹海明,张传珉.结直肠癌肝转移姑息性手术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11):45-46.

论文作者:董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应用姑息性手术治疗大肠癌的效果探讨论文_董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