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区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饮食状况调查论文_熊莉,黄月,朱慧玲,张玉,胡丹,李红辉

(1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广西柳州 545001)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目的:探讨柳州市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饮食状况,为制定改善ADHD儿童饮食行为、提高ADHD儿童生命质量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柳州市城区一~六年级9628名学生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同时调查儿童饮食状况。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为ADHD的诊断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学访谈,分析比较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饮食行为的差异。结果:确诊ADHD儿童468例,患病率为4.86%。ADHD儿童的厌食行为率与挑食行为率均高于非ADHD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DHD儿童与非ADHD儿童在吃饭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4,P=0.005),吃饭时间大于45分钟的ADHD儿童多于非ADHD儿童,吃饭时间在25~45分钟内的ADHD儿童也多于非ADHD儿童。结论:ADHD儿童存在厌食、挑食等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可期望通过改善进食习惯以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饮食;健康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320-02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又称多动症,是学龄儿童最普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之一。ADHD儿童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1]。ADHD的症状一般在12岁之前出现,8~9时最为突出。世界范围内,儿童ADHD患病率在3.7%~8.9%之间[2],且近些年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3]。近年来,人体营养状况与精神心理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注意,也有学者报道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与ADHD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多见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与ADHD的研究以及锌元素、镁元素在脂肪酸(fatty acid,FA)与ADHD中的作用[4]。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广西柳州城区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饮食状况,探讨饮食行为习惯与ADHD症状之间的关系,为改善ADHD儿童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城区27所小学一~六年级共233个班级11205名小学生进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对被抽取的儿童家长发出调查问卷11205份,调查结束后,经审核确定回收有效问卷9628份,有效率为85.9%。其中男生4931名(占51.2%),女生4697名(占48.8%)。

1.2 方法

本调查采用国际通用的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第一阶段为问卷筛查,将问卷统一印刷后在1周内分发至各学校负责人或心理老师,然后分发至被抽样儿童家长;请班主任或心理老师协助回收问卷并检查问卷填写质量,对于没有上交的要查明原因,尽量补齐,量表缺项太多的要返回重填。调查问卷中对儿童的饮食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是否有厌食挑食行为、是否有强烈偏爱的食物、一顿饭需要的时间等饮食行为习惯。第二阶段为临床访谈,以SNAP-IV(Swanson, Nolan and Pelham, Version IV)量表结果为筛查结果,对筛查阳性及班主任或家长怀疑并推荐的可疑ADHD儿童,由课题组2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专科的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先后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一对一的诊断性访谈,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5]诊断标准,确诊ADHD患儿。

1.3 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的差异。以上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柳州市城区小学生ADHD现况

9628名学生中,经DSM-IV确诊的ADHD儿童有468例,患病率为4.86%。4931个男孩中有399人确诊为ADHD,学龄期男孩ADHD患病率为8.09%;4697个女孩中69人确诊为ADHD,学龄期女孩ADHD患病率为1.47%,性别比为5.5:1,患病率性别之间存在差异 (χ2=228.146,P<0.001)。

2.2 ADHD小学生饮食行为

被调查的所有小学生中存在厌食行为儿童共2309人,其中ADHD儿童占152人(32.48%),对照组儿童占2157人(23.55%),两组儿童厌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79,P<0.001);存在挑食行为儿童共5559人,其中ADHD患儿占294人(62.82%);对照组5265人(57.48%),两组儿童挑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22);进食时间大于25分钟共3323人,其中ADHD儿童占192人(41.02%),对照组儿童占3131人(34.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29,P=0.002)。见表1。

3.讨论

ADHD是儿童期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疾病。本研究发现,柳州市城区儿童ADHD儿童患病率为4.86%,男童患病率为8.09%,女童患病率为1.47%,与上海市闸北区5~15岁儿童ADHD患病率(4.6%)类似[6]。

饮食与ADHD关系目前国内尚无定论。Schnoll等研究发现[7],改变饮食结构能够明显改善ADHD症状,但Rucklidge等[8]却持反对观点,他们研究认为补充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对改善ADHD症状并无明显帮助,但是食物中的人造色素、芳香剂、防腐剂等对ADHD的危害较明确[9],主要是这些物质有神经毒害作用。高美好等[10]调查得出挑食、偏食习惯是危险因素,考虑与大部分儿童偏爱食用颜色鲜艳、口感好的零食或快餐,而这些东西不但缺乏营养,同时还添加了人造色素、防腐剂等物质,不利于神经系统发育。马艺晖[11]等调查发现,饮食因素中,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铁、锌等微量元素,若偏食,会导致铁和锌的缺乏,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功能,使脑内超微结构改变,神经递质的反应性全面降低,造成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导致多动[12]。

本调查发现,ADHD儿童存在着明显的厌食、挑食等行为,进食时间延长,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目前虽无明确的依据证明不良饮食习惯与ADHD存在着必然联系,但已有很多相关研究调查提出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互相影响。这对于临床工作中提供相关宣教有指导作用。预防ADHD或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因素的影响,多食蔬菜、水果和肉类,防止孩子偏食,让孩子少吃零食、多吃主食会有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凤.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第12讲儿童多动综合症[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2):763-766.

[2] POLANCZYK G,DE LIMA M S,HORTA B I,et al.The worldwide prevanlence of ADHD: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regression analysis[J].Am J Psychiatry,2007,164(6):942-948.

[3] Akinbami L J,Liu X,Pastor P N,et al.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ged 5-17 years in the United States,1998-2009.[J].Nchs Data Brief,2011, 148(70):1.

[4]张晓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J].中国使用儿科杂志,2009,24(3):224-227.

[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4th edition.(DSM-IV).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

[6]金文岚,阿依努尔·吾买尔,杜亚松,等.上海市闸北区5~15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04):211-216.

[7] Schnoll R,Burshteyn D,Cea-Aravena,et al.Nutr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 neglected but important aspect[J].Appl Psychophysiol Biofeedback, 2003, 28(1):63-75.

[8]Rucklidge JJ,Johnstone J,Kaplan BJ.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ADHD[J].Expert Rev Neurother,2009,9(4):461-476.

[9] Schab DW,Trinh NH. Do artificial food colors promote hyperactivity in children with hyperactive syndromes? A meta-analysis of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J].J Dev Pediatr,2004,25(6):423-434.

[10]高美好,文飞球,周克英,等.深圳市7~14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12(27):922-924.

[11]马艺晖,宋易,马力扬.儿童多动综合征致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70-4872.

[12]徐通.小儿多动症310问[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46.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计划与技术开发项目研究(桂科攻1598012-27);柳州市科学计划与技术开发项目研究(2015J030516);柳州市儿童发育障碍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论文作者:熊莉,黄月,朱慧玲,张玉,胡丹,李红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柳州市城区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饮食状况调查论文_熊莉,黄月,朱慧玲,张玉,胡丹,李红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