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中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论文_曾利云

机械工程中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论文_曾利云

(杭州华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余杭分公司)

摘要:机电一体化系统融多种先进科技于一体,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越发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得到了普及和运用。文章重点论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以及优势,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运用状况。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系统

前言

科技正在快速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融入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国内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在不断进步,在自动化、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进步显著,逐步增强了机械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能力。

1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

首先,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工程行业以及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和技术。它由电子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先进科技融合结合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系统和机电一体化的诸多技术融合起来,借助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和管理程序等,充分地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和功能。

它的优势非常显著,重点体现在下列方面。第一,它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它立足于工程机械的加工制造,持续地研发能够实现和改善产品性能、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相关机电性能,进而增强运用于各类机械加工制造系统的针对性。第二,它的系统性非常显著,机电一体化系统非常完整,而且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协调性,使相关技术密切合作,相互协调,继而完成整个过程。第三,鉴于电子信息技术、软件管理、计算机操作等,它具有显著的自动化控制能力。不但可以提升机械操作的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逐步实现机械的小型化。它的稳定性也比较可靠,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能力。

2 机电一体化的内容

2.1 软件技术软件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及时更新各种软件,使其和机电系统的诸多设备硬件彼此配合,形成良好的兼容。假如更新了相关的设备硬件,却未能及时更新相关软件,势必会影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反之亦然。要不断完善和修改软件开发的相关标准,稳步提升软件技术水平,进而强化软件程序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2.2 机械本体技术

为了切实增强机械本体技术能力,应该降低机械本体的重量,强化它的准确度,增强其性能。要尽可能借助诸多先进技术,促进机械本体的小型化,降低其重量。比如采取各种非金属复合材料,既能够减轻其重量,又能够提升机械设备的性能,促进机械设备的小型化,切实增强工作效率。

2.3 传感技术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技术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能够借助电流及时传递相关的操作指令。因此在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过程中,要将改善和增强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当作重中之重,强化传感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就其稳定性而言,最关键的是如何增强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研究人员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传感器的性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它的抗干扰能力和水平。

2.4 信息处理技术

微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利于增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所以,要循序渐进地创新微电子技术的信息处理技术,切实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研究人员要与时俱进,跟进、参考、借鉴、消化国内外的诸多先进技术,进而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借助网络技术有序更新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这样以来,微电子技术会逐步增强自身的稳定性,获得更快的处理速度,形成更可靠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运用

需要指出的是,机械制造领域中并非用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全部技术,它们会结合自身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运用。

3.1检测传感技术的运用。机械加工制造需要灵敏度、精读很高的传感器。检测传感技术非常类似于人类的感受器官,它能够将电、光、声以及其它资料和信息结合起来,传输相关信息。借助相关原理与内部的相关设计和构件,有效地解决使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过程的诸多问题。必须积极优化和创新传感技术,尽可能地提升传感质量和精度,以有效实现传输要求,进而有效地保障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3.2运用仿生物系统。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始终以“静态”方式处理相关信息,其结构通常不够稳定。如今机电一体化系统水平越来越高,能够处理信息的能力日益提升,如今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运用了仿生物系统,可以动态地处理相关信息循序渐进地降低了信息处理过程中承受的工作负荷。

3.3自律分配化系统的有效应用。自律分配化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水平达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它在处理机械制造加工领域的各类突发事件时,具有较强的自律性与柔韧性。其自律性非常强大,可以保障机电一体化系统与相关子系统协调有效、分别独立运行。一旦某子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其它子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转,不会造成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降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概率。

3.4光学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指的是把机械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和过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相比,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借助光学技术的相关优势,切实增强机械设备的性能,优化和完善机电一体化系统。就光学技术的实际使用状况而言,光学技术能够为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等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辅以适当的技术支持,改善其运行状况,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水平。

3.5全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越来越注重全面掌控机电系统,希望从诸多层面和视角全方位展现出系统在机电一体化完成后的实际运行状况,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即为全息。全息系统化将会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完善过程中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其中,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并存是该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3.6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能够实施精度很高的定位以及控制,对速度、参数等进行严格控制,以满足校正、检测等方面的需要。自动控制技术运用于机械制造,需要解决不少具体问题,做好优化、技术改进和调试,方可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动控制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如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已经很高,有利于促进机电一体化更好地促进机械生产、加工和制造。

3.7信息处理技术。能否准确、完整地使用信息处理技术,处理相关数据和信息,会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要千方百计提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科学地使用信息处理技术。它可以提升运行速度,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强化防干扰性,规范化、科学化地运用相关信息处理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工程中有效地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可以节约企业的资源成本,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被运用到国内机械工程领域中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菊.刍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应用及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9):262.

[2]磨安刚,刘美剑.对工业现场中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措施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45-46.

[3]田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4):47.

论文作者:曾利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机械工程中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论文_曾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