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生活区“逃生杆”的应用技术论文_李琦,刘昭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工人生活区往往是火灾的频发地之一,为了有效对工人统一管理,使工人生命财产得到保障,因此,为提高火灾救援及工人自救能力,本项目决定使用“逃生杆”作为逃生的辅助通道。

【关键词】逃生杆;火灾;自救

1.火灾发生因素

工程规模越大,工人生活区就越拥挤,各工种混杂,材料胡乱堆放时有发生。使用大功率电器,乱丢烟头都会造成火灾的发生。

2.生活区特点

为了节约土地及成本费用,大多数工程工人生活区为两到三层钢框架活动板房,长约30~50米,楼梯为1~3部,走廊宽度约1米,单间面积约15平米,住宿6~8人,工人作息时间大致相同,上下班相对拥挤。假设发生火灾,工人逃生困难。

3.“逃生杆”应用思路

本文以中建二局中州坊一号院生活区东侧活动板房为例,楼梯分为A、B、C三部,A、C在板房两侧,B在板房中间,A距B约20米,B距C约20米,为了优化火灾逃生路线,计划在A、B和B、C之间设置两根“逃生杆”,增加工人的逃生渠道,缩小生命财产损失。

4.专项施工方案

4.1“逃生杆”及主要参数

①立杆采用直径10cm钢管(确保人员可以双臂环抱),壁厚不小于5mm,立杆涂刷红白色警示漆,与二楼及三楼栏杆间距20cm。

②立杆高出三层走廊地面2m。

③立杆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基础并与地基连接,埋深入地下50cm,混凝土厚度为20cm;

④逃生杆处设置可向外开启的活动栏杆,并刷涂红白警示漆,当工人上班时落锁封闭,确保使用时可打开避免损坏。

⑤逃生杆与地面连接处,以立杆为中心,周圈设1.5米见方,50公分高的软质缓冲垫(本工程使用的是橡胶加棉毡缓冲垫),注意查看天气预报,避免下雨导致损坏。

4.2使用方法

①火灾来临时,由劳务管理员迅速将缓冲垫放置在立杆下方;

②二楼及三楼人员向外打开防护栏杆;

③双臂环抱栏杆,双腿交叉夹紧栏杆;

④双臂及双腿控制力度,确保慢速下滑至地面;

⑤即将落地时,松开双腿,保持直立,跳至缓冲垫上,迅速逃离火灾区域。

4.3 注意事项

①逃生杆仅应急情况使用。

②严禁多人同时使用。

4.4使用效果

2019年8月,中建二局中州坊一号院项目进行生活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习。

火灾起因:工人乱丢烟头导致二楼中间板房发生起火

参与人员:中州坊一号院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全体工人

演习数据分析:演习开始至结束共用时9分32秒,逃生杆为距离楼梯较远的工人提供了最优逃生路线,工人使用逃生杆从三楼滑落用时为12秒,从二楼滑落用时为5秒。

结束语

本工程通过使用“逃生杆”作为火灾事故重要的逃生手段,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得到了提高,也得到了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肯定,在以后的日常生产中,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安全,以人为本。

论文作者:李琦,刘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工人生活区“逃生杆”的应用技术论文_李琦,刘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