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论文_杨娟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论文_杨娟

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 重庆 402760

摘要:当前各地区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步入了社会结构转型关键期。在今后更长时期内,基层社会管理将面临发展转型升级、体制不断转轨、社会快速转型的新形势。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必须从实际出发,及时更新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切实转变作风,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关键词:基层社会管理;新形势;加强与创新;任务及方向;几点建议

一、当前面临的新形势

(一)区域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如何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城区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聚等优势,切实提高城市承载力、创新力、发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需实现战略性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这必将引发社会管理的历史性飞跃。

(二)人口结构加速演变。城市人口、流动人口、产业工人、征地农转非人员、老年人口增长势不可挡,这必然引起基层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与之相适应,社会服务需求、社会矛盾焦点、社会管理对象、社会管理内容、社会管理方式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给本来有一定差距的公共服务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社会矛盾纠纷高发。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多元化时代,伴随超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纠纷高发在所难免。一是土地征用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引发社会对立;三是新增城市居民融入城区的矛盾集中;四是民事纠纷呈快速上升趋势;五是食品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

(四)基层基础建设不牢。一是基层社会管理的力度太弱。社会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单靠政法委、综治办无法完成。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对内出成绩、见实效,对外出经验、见亮点,必须坚持顶层设计,整体推动。二是治安防控面临挑战。巡逻队伍、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民警等治安防控力量不足,视频监控系统、电子报警系统等配套设施跟不上,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三是人员经费保障不足。部分镇街专职巡逻队建设困难,社区网格长(员)经费久未落实,导致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困难。

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任务及方向

(一)加速构建完善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构建基层社会管理格局的基本要求。一是牢固确立党在社会管理中领导核心地位;二是努力完善政府主导与负责制度;三是有效推进社会协同管理;四是有序引导公众参与。

(二)努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应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上争取突破。一是加强源头治理;二是加强动态管理;三是加强应急处置。

(三)尽快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原有行之有效的信访、调解和干部联系群众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的以下机制。一是畅通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二是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三是继续推行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政策决策风险评估制度。

(四)切实加强重点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流动人口、产业工人、征地农转非人员和老年人口是社会服务管理的重点人口,特殊人群则是指对社会安全稳定有着某种影响需要教育管控的人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在重点人口与特殊人群上下功夫。一是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二是开展出租房屋清理整治;三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四是强化考核。

(五)着力强化基层社区服务功能。社会管理是对人的服务管理,重点在基层,在社区。一是启动平联工程建设,加快基层派出所的新建或改建,设立中心检察室,为镇街配备巡逻车,深化社区警务工作,并强化考核奖惩,全面推进社区专职巡逻队的建设;二是加强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辅助力量建设;三是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四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真正发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站)的作用,解决人员编制问题,资金解决到位,通过“整合、完善、规范、提高”,再造“高效、快捷、便民”的服务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全县各镇街、村社区的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六)有效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按照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一是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二是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三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加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工作。

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一是破除轻管理的思维定势。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各级各部门从不懈怠,然而对社会管理弱化现象普遍存在。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在思想上像重视第一要务一样重视社会管理,真正把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破除重“政府管”轻“共同治”的观念。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应切实负起社会管理的责任。但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的复杂工程,政府既不能唱独角戏,更不能包打天下,必须借力管理。目前,人大和政协、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作用逐步得到发挥,但社会组织的作用,从总体上看还未得到应有重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尚待调动。因此,把观念转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同治理上来,已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当务之急。三是消除重“依法管”轻“服务优”的明哲保身思想。强势部门严格执法有加,优质服务难寻。这种离开服务强管控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基层政府深化改革的消极因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树立依法行政与优质服务并重的观念。

(二)不断深化改革。目前,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有诸多不顺,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加以解决。一是要将镇街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社会管理上来。二是要努力解决社区组织行政化倾向问题。三是要下决心解决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体制、政策保障问题。尤其要在为社会组织服务群众提供条件和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上下功夫。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理顺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从而创造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强大动力与活力。四是要提高市民素质。让更多的市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秩序维护、环境保护中来,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奠定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切实转变作风。基层社会管理要实现创新,干部作风必须大转变。一是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不断增强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形式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增强政府公信力。三是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推进“走进矛盾,破解难题”“走进企业,助推发展”“走进村社、服务群众”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落实,加大干部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力度,用干部的行为示范将社会管理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杨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论文_杨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