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数学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论文_高玲

拓展数学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论文_高玲

◆ 高 玲 福建省福清城关小学 350300

摘 要:数学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空间,师生互动,引导质疑,学活教材。文章倡导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主动性 独立性 能动性 独特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强调了课程改革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传统的课堂仍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现象,而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笔者认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和实践中学会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我想学”。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导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学生想学。如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后可以进而联想到“任意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非问不明”,“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在一连串的质疑中大胆联想、勇于猜测,有效地激活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从而反映出学生真正实现了内在动机的状态已由“要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二、提供探究机会,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独立性——“我能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习数学的独立性,在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究者、发现者,人人成为学习上的“研究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遇到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实践思考,独立探索,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并能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从被动的学习情境中摆脱出来,实现了其自我意识由“我怕学”到“我能学”的转变。

三、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利用资源的能动性——“我善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增添无穷魅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乐学,实现其学习活动由“跟师学”到“我善学”的转变。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后,质疑:“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还有疑问吗?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学生踊跃提出问题:“为什么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为什么七八月都是大月?……”谁来帮他们解决问题呢?网络是最好的学习工具,学生上网了解到了地球自转、公转与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了为什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还有学生通过观察电子万年历发现了判断平、闰年的方法,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冲动是令人欣喜的。在课堂练习中,也可设计网上自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及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四、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独特性——“我选学”。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思维方式及接受程度处在不同层次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设计不同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如学习“圆柱体”时,大多数学生具备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的特征的知识基础和立体图形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生活中许多圆柱形物体的表象;部分学生不仅具备了上述知识基础而且还具备了“无数个互相平行的等圆层叠成圆柱体,长方形沿一条边旋转360度成圆柱体”的潜在性知识,而有少部分的学生只有圆的表象性认识却忘了圆的重要特征等等。因此在教学圆柱体时,对于少部分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课前鼓励其复习好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为其进一步的学习扫除障碍;对于有活动知识的学生则要求其搜索有关圆柱体的信息,提出探究问题,在课堂中为其研究展示提供舞台;而对于部分学优生则引导其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猜测、想象等活动自主学习圆柱体的特征。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成功体验,真正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论文作者:高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拓展数学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论文_高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