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论文_孙慧郭丽丽张崇荣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论文_孙慧郭丽丽张崇荣

孙慧郭丽丽张崇荣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保健科266033)

【摘要】目的:研究连续干预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本院自2010年3月至2012 年10 月收治的180 例冠心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干预组从入院起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从入院起,至出院后2个月进行连续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在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按时复查、躯体功能改善、情绪积极乐观和合理饮食6方面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86-01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因是血脂代谢发生异常,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逐渐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即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心脏冠状动脉官腔变窄而缺血,因此命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本病的临床表现[1]主要为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这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其生命安全。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除了需要积极治疗,控制易患因素,如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合理服药,定期复查外,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左右,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因疾病引发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2],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复发率。因此,作者对本院收治的18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从而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根据要求选取本院自2010年3 月至2012 年10 月收治的180 例冠心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所选的病例全部符合WHO 关于冠心病诊断的标准。随机将病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 例。其中干预组男性54 例,女性36 例,年龄在58~7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50±3.10岁,病程在2.1~11.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45±2.14年。对照组男性48 例,女性42 例,年龄在61~8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18±3.60岁,病程在3.5~15.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34±2.09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临床表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时间为从入院至出院后2个月为至。

1.2.2 干预组在常规的基础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先进行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和相应培训,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和回医院复查,观察时间为从入院至出院后2个月为至。实验中对患者的健康干预包括:(1)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帮助患者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缓解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传输,给以正确的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3)康复训练,根据病情组织患者循序渐进的选择慢走、健身操或太极拳等慢速有氧活动;(4)帮助患者养成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如养鱼、养鸟、种花等活动培养患者健康良好的生活情趣及生活质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干预护理,主要从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按时复查、躯体功能改善、情绪积极乐观和合理饮食6 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患者在收到临床干预护理后,在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到疾病治疗中,并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干预组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分析得出,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在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按时复查、躯体功能改善、情绪积极乐观和合理饮食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发病诱因较多,往往需要多次重复住院治疗,会给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较大的影响,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负担[3]。从护理的角度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合理的干预护理,为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了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单纯追求疾病症状的缓解,更加重视生活质量问题[4]。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主动参与到防病、致病过程中,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5]。由此可见,将护理干预参与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雷,高竹林,廖小菁等.老年人易患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0-11,47.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06.01.005.

[2] 李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4-5.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0.11.092.

[3] 钟钧,杨舜英,余双辉等.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07 (18):123-125.DOI:10.3969/j.issn.1673-7210.2010.18.067.

[4] McCorkle R, Dowd M, Ercolano E, et al. Effects of a nursing interventionon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in post-surgical women with gynecologicalcancers [J]. Psychooncology, 2009,18(1):62-70.

[5] 张英.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19-20.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2.27.108.

论文作者:孙慧郭丽丽张崇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论文_孙慧郭丽丽张崇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