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分析论文_臧颖慧

建筑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分析论文_臧颖慧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审计局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功能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还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对于建筑工程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有效应用的措施,促使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重要的力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流水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一、流水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流水施工技术的出现源自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独特需求。流水化作业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在流水线上,不同工序、工艺专业的工人各自按顺序完成对产品的加工,产品在流水线的终点被制作完成。而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同样由很多工序组成,例如地基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并且每一个分项工程又由不同的工艺程序组成,需要具有不同专业技术的人完成。但是建筑产品的形成需要固定地点,要想让施工人员和机械按专业和不同工艺连续的作业,就要让人员和设备在施工面上流动起来。于是便有了流水施工技术。流水施工过程中投入的人员和设备以班组为单位,调度和管理更加灵活,并且班组之间的工作实现了有效的衔接,施工过程紧凑而流畅。对资源的调配和使用实现了优化组合。

二、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有效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会涉及非常多的内容,我们如果将建筑工程比喻成一张饼,那么流水施工技术就是将饼划开的工具,将建筑工程分为若干个施工阶段,在根据每个施工阶段的实际需求,派遣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施工。并且,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将每个施工环节安排给具体的专业施工人员,每个施工人员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施工流程、技术都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协作就会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在确保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将施工进度进一步提升,促使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得到增强。

2、有利于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工程来说,建筑工程要涉及更多的内容,其任务量和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施工的工期一般都比较久,这也就会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消耗非常多的资源。而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就可以促使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更加专业化、规范化,他们不仅对施工的流程和技术有着充足的把握,也能够降低不必要资源的浪费,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得到加快。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有效应用流水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建材资源,都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出作用,使得资源能够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物尽其用、物有所用,为施工企业节约了施工的成本。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应用流水施工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为施工企业节约更多的施工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合理应用,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工作需求,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其主要是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将此进行合理的划分,使两个施工团队相互合作进行连续性的施工,实现更高劳动效率的产生,并且是以最低的生产成本所实现。可见,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有效降低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支出,使得企业的综合效益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有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有效应用的措施

1、流水施工技术应用对象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施工项目都需要并适合加入流水施工过程中,应筛选出不适宜列入流水施工的施工项目,避免这些并没有对施工的空间、时间造成较大影响的施工项目拖慢了流水施工的效率,造成了人力与空间资源的浪费。在施工前应一一列出需要需要进行流水施工的项目,并明确其在流水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具体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施工限制,做好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以免在流水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个环节运转不畅而拖慢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2、流水施工的技术参数

(1)工艺参数。工艺参数主要是指在进行流水施工时,用来将其施工工艺的进展情况参数表示出来。通常来说其主要包括如下两个参数:施工过程以及流水强度。而一般时采用n来表示施工过程的数目,而流水强度主要是指在流水施工某一使用环节内,施工队伍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而这也被称之为生产能力或流水能力。

(2)空间参数。空间参数主要指的是在流水施工环节用来将空间布置上用来划分的个数,一般可以是多层施工层数,亦可以是施工区,通常是采取M来表示其数目。

(3)时间参数。时间参数主要指的是在开展流水施工过程中,用来代表实践安排的状态参数,其通常包括了流水节拍、流水步距以及流水施工工期等。其中流水节拍主要是采取t表示,其主要是指各个施工单位在某一施工段上所花费的时间;流水步距则采取K表示,用来表示两个相邻施工队伍进入流水作业的间隔时间。

3、流水施工技术基本方式

(1)全等节拍流水施工方式。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各个施工阶段的节拍、节奏等都一致的施工情况称之为全等节拍流水施工。这种施工方式的应用应根据施工所经历的顺序将施工过程划分施工阶段、各阶段的顺序安排、流水节拍与步距的确定以及总工期确定这四个步骤。这种施工方式的优势在于,无论是哪一个施工阶段,都能够确保有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同时保证所有施工阶段的节拍都高度一致。全等节拍流失施工方式,有效的保障了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大大缩短可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

(2)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方式。在进行流水施工的过程中,若是对于每个阶段的施工节拍都一样,但是不同的施工阶段流水的时间比统一施工流水节拍高出几倍的情况,使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方式可以大大缩短施工的时间。成倍节拍流水施工中,不同施工阶段的流水节拍与统一施工阶段的流水节拍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即是施工单位对各个阶段的施工人员进行安排的只要依据,以此划分出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对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规划,实现施工工期最短化。

(3)分别流水施工方式。分别流失施工方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各个阶段的施工量差异与各个施工队伍的施工效率不同来进行的。在对整个工程施工进行有效把控的基础上对各个阶段的施工进行充分的了解,确保各个施工队伍都能实现施工时间的合理衔接。这种施工方式的优势在于虽然各个施工阶段无论在施工内容、工作量,还是在施工节拍方面都有所差别,但都可以使各个施工队伍施工过程中最短的停歇时间,而不会对工期造成影响。

结束语

流水施工技术如果利用得当,对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都有明显的效果。效率意味着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因此掌握流水施工技术的使用规律,将其科学的加以运用,可以提升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方面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百钧.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9,77.

[2]何张保.浅谈建筑施工中流水施工管理要点[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00008-00008.

[3]陈洁萍.在房屋项目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0):30-31.

论文作者:臧颖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分析论文_臧颖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