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高中教育中的几个关系_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正确处理高中教育中的几个关系_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正确处理高中教育中的几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正确处理论文,高中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高中教育办得好坏,对于提高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对于各类人才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关系极大。近年来,高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既为高一级学校提供了较高质量的生源,也为现实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者。但是,高中教育要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学校管理主要有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个校长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办好学校不可缺少的。但不能相互代替。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行政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人事配备调整要合适,工资奖金分配要合理,后勤财务安排要周密,各职能处室和各种工作人员的关系要协调,但这一切都必须着眼于教育教学,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否则,所有的行政管理都会失去意义。校长要善于从教学工作的得失中检验行政管理的效果,发现行政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改进行政管理工作。如果就行政而行政,就教学而教学,两股道,两张皮,行政管理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加强;或者是反其道而行之,行政管理出了问题,却在教学管理中寻找,更是主从违序,因果颠倒,加剧管理上的被动和混乱。教学管理不同于行政管理,它更是直接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通过教学管理,要着重解决教学秩序上的问题,严格按教学规程办事,对教学工作的计划、组织、检查、总结等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和督促检查的措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当前,高中学校中存在着以行政管理代替教学管理的现象,教学管理比较薄弱。有的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教学规程不坚持,教学工作制度不健全,有计划无检查,有布置无总结,教学任务完成得好坏也不作严格的考核奖惩等现象仍然存在,必须予以纠正。校长要掌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深入教学第一线是根本的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非常深刻的阐述:“如果校长不定期去听课,或因忙于开会或其它事务性的工作而无法走进教室,去接触教师和学生,那么其它一切工作都会失去意义,无论是开会还是干其它工作都将毫无价值。”搞学校管理工作的同志,都应从这里得到有益的启发。学校教研组更要认真落实教学管理的各项要求,组织开展好各项教学工作。

二、坚持教学常规与深化教学改革的关系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工作的规律,逐步制订和健全的关于教学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搞好教学,必须坚持并进一步完善常规,不得违背或抛弃。教学改革是教学工作进步的动力,搞好教学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加强教学业务建设、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不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工作就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教学方法方式就会呆板僵化,阻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要求的提高以及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实行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坚持教学常规与深化教学改革是搞好教学、提高质量的两项重要措施,二者并行不悖,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教学改革必须在坚持常规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抛开常规搞改革。只有坚持常规,才能使改革有所遵循,健康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改革的结果也必须是能促进常规的进一步健全,正确有序的教学改革也只能使常规得到发展、完善和加强,而不会导致常规的削弱或废弃。那种认为要改革就需打破常规、不破常规就无法进行改革的观点不仅会破坏常规、损害教学工作健康进行,而且也会损害教学改革本身。同样,如果以坚持常规为名,守住过时的僵化呆板的东西不放,不允许突破那些限制教学进步的条条框框,也是错误的。要自觉克服抛开常规搞改革和以坚持常规为名不改革的倾向,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坚持和发展常规,依靠加强常规管理促进教学改革。高中学校要把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在搞好常规建设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发挥报刊杂志作用、开发教改信息资源等途径和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外地教改动态,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使全体教师尽快适应教学要求,使教学工作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

三、提高高考成绩与加强基础工作的关系

高中教育与其它教育相比,相对地更受群众关心,每年的高考成绩更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这里面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但也有其合理的一面。高中教育除了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之外,本来就担负着向大中专学校输送高质量新生的任务。从这一点来讲,重视高考成绩,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学校,都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那么,良好的高考成绩从哪里来?是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来的吗?不是。是靠打乱教学常规,搞突击应付得来的吗?也不是。当然,更不是押宝猜题碰运气获得的。好的高考成绩,只能依靠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来取得,是平时辛勤耕耘的必然结果。这里以高考所考知识为例,据《教育时报》报道,今年高考数学题中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知识占所考知识的73.8%,文科类基础知识也占到70.77%。这虽然只是就基础知识量所作的统计,但基础工作对于高考成绩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是经常而繁杂的,基本的有管理工作、师资培养、办学条件、教学业务等,大到教学计划的制定落实,小到环境卫生的清洁,内容十分丰富。这里拨冗举要:学校领导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熟悉学校工作规律,熟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各科教材,熟悉教师和学生,了解外地教育教学动态,把各方面的基础工作一项一项做好,抓扎实;教师要教书育人,认真研究和完成好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等基本的教学要求,真正教好功课,教好学生,为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后勤部门要围绕教学,解决好师生的住宿、饮食、教学设备资料供应等问题。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俗话也说:楼要盖得高,根基先打牢。扎实有效的基础工作,是提高高考成绩的根本保证。

四、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关系

在整个基础教育中,都存在重高轻低的问题,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重毕业班轻非毕业班的现象非常普遍。本来,由低到高是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由高一而高二而高三是一个依序升级的过程。低年级的教学是为高年级的教学打基础的,高年级的教学不仅要依靠低年级的教学,而且还要使低年级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升华提高。这种高低紧密衔接、逐步上升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高度重视低年级,只有低年级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好,学生掌握的知识全面牢固,高年级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高一的基础没打好,吃了“夹生饭”,高二的教学效果就不会理想,高三时再怎么突击也不会有大起色。重高轻低,重毕业班轻非毕业班,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致使各年级普遍质量不高,进而导致补习生的大量复读。因此,要正确处理高年级与低年级、毕业班与非毕业班的关系,在领导的重视程度、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环境的创设、图书仪器和器材的供应等方面,要充分照顾低年级、非毕业班的需要,决不可对其忽视,否则就要吃大亏,并且重复吃,吃不完。还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就是把复杂的因果关系单一化,高考成绩好,便只奖励毕业班任课教师。毕业班的升学成绩是各年级教师共同劳动的成果,不能只归功于毕业班教师,那样做只会影响非毕业班教师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同时,要提倡高中教师循环任课,从高一教起教到高三毕业。如果一个教师连一届学生也不能教始终,那怎么能很好地熟悉了解各年级教材?怎么能积累全面完整的教学经验?要通过循环教学,使每一个教师都具有教好各年级的教学能力,从而稳定地提高各年级的教学质量。

五、高考科目与非高考科目的关系

高考科目与非高考科目的教学内容,共同构成了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将这一体系加以人为地肢解,随意增加必考科目的授课时数和内容,削减或砍掉非考科目,割裂了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就会破坏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个别高中学校低年级体育课时常被挤占,有的毕业班干脆不开体育课。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调整高考科目后,有的学校又在开设课程、安排课时上动脑筋,做文章。应该认识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各种教材,是国家颁发的教育文件,是教学工作的法令,是学校进行教学的依据。执行教学计划,开全课程,只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知识的完整性,要说对高考有影响,那么这种影响也只会是正面的、积极的,而非负面的,消极的;只会促进高考成绩的提高,而不会有所妨害。这也是每一个高中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中校长必须解决的教育思想问题。

标签:;  ;  ;  

正确处理高中教育中的几个关系_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