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城市的交通问题愈发严重,我们必须重视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依据设计要求与方法展开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城市交通问题得到缓解,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为更好地提升城市的美观性,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方法;思路
1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相关思路
①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连通和缓解交通压力,所以在道路设计时以城市发展规划为依据,与区域建筑、管线等市政项目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实现交通功能发挥的目的;②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定位和功能不同,人口密度不同,在道路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此外还要掌握城市人车流转的规律和方向,通过计算得出道路的基本参数,再结合城市规划进行进一步设计;③道路的设计要能够体现出艺术感和美感,人们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道路往往会给人们留下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所以在道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其功能性的问题,还要关注道路的美感设计,与周边区域形成辉映,给人美好的感受;④道路设计要充分融入该城市人文、历史、民族等特色,要尊重城市历史传统,真正将城市市政道路融入到城市文化当中,突显城市的特色,塑造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市政道路。
2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
2.1 交通道路的设计
城市交通道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行车和运输。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一定要宽敞、整齐,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拥挤路段。同时,在对其相配套的辅助设施比如路灯、道路护栏、公交站牌以及过街天桥等进行设计时,要简洁明快,重点强调其基本的使用性能。
2.1.1直线段设计
过长或过短的直线路段均会导致交通事故率偏高,直线路段过短可引起驾驶员的频繁转向操作,易诱发事故。需要选择合理的直线段并辅以竖曲线和平曲线的过渡,使得路线设计人性化,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干扰与影响,一般直线段最大长度不超过设计车速20倍,最小不低于设计车速3倍或6倍。
2.1.2平曲线设计
平曲线具有调整路线方向、得以适应地形与地物变化的作用,从而保障道路的连续顺畅性。通过平曲线设计可以实现城镇、名胜古迹、风景文化区的绕行,但是需要确保最小平曲线半径可以保证驾驶员在平面内转弯安全。
2.1.3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半径越大就能提供更良好的行车视距条件,当竖曲线半径较小则易造成由不合理的平纵线形组合引起的视线不连续现象。竖曲线不仅仅需要足够大的半径来保障交通安全,也需要有足够的长度作为保证。
2.1.4线形组合设计
线形组合是平曲线、竖曲线和直线等的连接组合,组合过程中应该保证过渡与连接的平缓性,目的是使得驾驶员视线平缓过渡且行车状态合理变化。线形组合好坏体现到人性化设计,以及是否能够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
2.2 生活街道的设计
对城市生活性的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对其周围的环境、人口密度以及基本的车流量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预测。由于生活街道的交通状况通常而言都是人车混行,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都有,其路况是相对复杂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详尽、细致,并注意以下方面:①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对停车位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停车区位。②在设计时,要通过道路相关设施的合理设置,实现对车流和车速的控制,从而扩大活动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比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路面设计成蛇形或者锯齿形,从而使得来往的车辆减速,而道路的曲折也会让一些司机不愿驶入这样的车道,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车速和车流的控制。此外,也可以将这类道路的交叉路口设计成凹凸状,并对部分路面进行降低或者抬高,或者设置一定数量的减速带,从而达到车辆减速的效果。
2.3 商业街道的设计
在对城市的商业性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需要多费一些精力和心思,因为商业街道一般是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区域,所以在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和避免驶入大量车流的前提下,还应该使其与周围的商业和文化建筑形成有机、和谐的整体,比如其街道路灯要设计得具有艺术感,其路灯的灯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烘托出商业或文化氛围。再者,其路面的设施要尽可能完备,像停车位、绿化带、路灯等都要合理地设计,从而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并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
2.4 景观街道的设计
城市道路的景观照明设计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1)设置中央绿化带,充分利用中央绿化带的空间种植草木,一方面使得上下行交通更容易分离和识别,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绿化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2)可以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位置设置树木进行绿化,一方面提供行人避雨遮阳区域,另一方面绿化道路使得道路与周边环境更加友好;3)针对照明设计主要适合对夜间照明进行美观设计,使得照明效果既能够满足行车安全要求又能够形成比较独特的风景线,使得道路与周边环境具有很好的连接协调性。此外,对于山区或者盆地环境的城市,道路边坡的生态设计也可以为道路景观增色很多。生态防护通过植被涵水原理进行固定土壤从而稳定边坡,降低坡体的孔隙水压力,同时具有控制土粒流失、降雨截流、削弱雨水溅蚀的目的。生态防护可以通过人工种草护坡、平铺草皮护坡、直接喷草护坡、蜂窝网格植草护坡等手段开展。
2.5道路的排水设计
道路排水系统是检验城市道路科学性和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在网络和新闻当中多次报道部分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形同虚设,给当地居民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道路排水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道路排水系统包含了多个子系统,如行车道排水系统、人行道排水系统以及绿化带排水系统等等。在设计过程中,行车道的排水系统通常采用双坡排水的形式,同时在道路双侧都要设置雨水收集口;而针对人行道排水,一般以设置单侧出水口为主;绿化带的排水系统通常设计为两旁用混凝土覆盖,同时在中间设置渗沟。
2.6道路照明设计
道路照明设计是交通道路安全的重要保障,也能够为夜间出行的人们给予安全感。在道路照明设计上:①要考虑到道路照明需求,照度和亮度要符合道路设计规范要求,也要注意避免额外的浪费;②在光源选择上,应当将环保理念充分加入到设计当中,如根据具体的道路条件考虑增加太阳能电池板辅助供电;采用LED 光源等;③道路照明设计时要与道路周边环境和道路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满足人们夜间道路使用照明需求。
3结语
总之,在对城市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城市道路规划的实际情况,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市政道路的功能定位和分类,结合城市地形和城市的文化,因地制宜地对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之满足相关需求。
参考文献:
[1]戎海.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及思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11)
[2]郑述刘.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江西建材,2016(2)
论文作者:温子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道路论文; 城市论文; 曲线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组合论文; 交通论文; 绿化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