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离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_小城镇论文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离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_小城镇论文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症结论文,偏差论文,中国农业论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改革与发展是当今中国的两大主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根据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充分论证了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发展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这一偏差,提出了当代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加速城市化建设应是未来十年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农业发展应建立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运行的基础上,形成三者协调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农业发展 偏差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实质上是经济结构转化的过程。由农业、农村经济到工业、城市化再到结构高级化社会经济的演变过程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我们研究农业问题必须沿着这一经济结构变化规律所指示的方向并结合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来综观考虑,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寻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目标模式。

1 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纵观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工业,农业份额下降并低于工业,城市则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和经济扩张的焦点,城市人口显著超过农村人口。中心城市和大工业的优先增长,对广大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增长极”的作用。当然,工业化和城市化各自既是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两者又是互相伴随、交织发展的。城市化脱离工业化发展实际而超前发展,以至“过度城市化”现象较普遍存在,同时,有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适应于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而落后于工业化,造成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发展相脱节,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对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发展的过程特征所做的描述是三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1.1 农业发展对工业化、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首先,农产品供给的持续增长和满足工业原料需求是保证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反之,则制约这一进程。一般来说,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巨大而持久的,因此,则要求农业发展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并满足这一过程中对农产品日益扩大的需求。其次,农业发展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稀缺资源,包括劳动力和资金。工业化、城市化初期大量的发展资金就是来源于农业部门,农业是工业化、城市化启动时期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源泉。另外,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过剩人口流向工业和城市,补充了工业化发展中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农业的对外贸易也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工业化、城市化初期,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相对优势,农产品出口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外汇供给。同时,扩大农业进口替代品的生产,既可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节省了大量的外汇和资金。第四,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这一结构转换时期更表现出这个巨大市场对城市工业品的容纳能力。农村人口需要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同时又把农产品通过市场销往城市,城乡市场的沟通与建立对工业化、城市化起到了一种催化剂作用。

1.2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回顾影响和旁侧影响 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取向的条件下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流向工业和城市,形成工业化、城市化的格局。然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又推进农业的发展,使其得到工业和城市更多的支持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外部效果对其产生的回顾影响和旁侧影响。一是工业化、城市化可以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游离出农业而进入工业部门和城市就业,这样使农业规模经济得到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创新形成都将成为可能。二是工业化、城市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物质投入水准和技术进步的速率。因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可为农业提供农用机械、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的农用化学品、农村能源以及农业科研试验装备等。改造传统农业是以农用工业的现代化和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来支撑的,而工业化、城市化在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过程中是以对农业的物质投入──农用工业品与一定的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使农业改变要素投入的质和量,并由传统技术转向技术创新。三是工业化、城市化为农业现化化提供资金积累。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特别是在农业基础结构建设方面,仅仅依靠其自身的积累很难满足需要,渴望从外部获得相应的投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份额下降,工业则成为国家资本积累的主要源泉,城市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区域“增长点”。工业的支持和城市的带动,农业现代化资金则有所保证。四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互为市场的格局,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体系,如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及技术市场等。统一市场的形成,沟通了城乡之间的交换关系,促进了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从而协调了城乡经济的发展。

上述关系表明,一方面农业的稳步增长是前两者的前提条件,另一面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也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反之,如果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或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脱节也都将对农业发展产生相对的制约。

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

2.1 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的偏差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过程中表现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步运行特征: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我们分两个阶段来考察工业化与城市化在发展中形成的偏差。第一阶段是1952-1978年。1952年我国工农业产值比为4.15:5.85,到1978年则达到7.44:2.56。同期,城乡人口比例为1952年是1.25:8.75,1978年是1.79:8.21。显然,工业化的结果没有带来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反而把已有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进一步拉大。我们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率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相除,求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偏差是:1952年为3.32,1978年则扩大到4.20。可见,建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结构转换没有达到经济与社会的同构。第二阶段是1979-1991年。1991年我国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7.58%,比1978年提高2.38个百分点;人口城市转化率由17.92%达到26.37%。城市化水平提高8.45个百分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1991年为2.94,比1978年减少1.26。由此表明,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城市化速度比建国以前三十年的发展有所加快,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偏差在结构转换中得到相对缩小,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格局依然存在(引自杜群:略论我国工业化升级转换中的战略选择,《经济研究》,1992年第4期)。1952-1990年,我国农业产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了40%,而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仅下降了28%。到1991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仍为59.80%。说明我国工业化超前发展,城市化水平落后而带来的农业人口转换不快。

2.2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偏差成因 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但主要还是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因素所致。一是建国初期工业偏斜政策的影响。由于选取了重工业优先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结构转换一开始就确立了工业化超前发展的战略。优先发展资本品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以资本密集为特征,创造的就业机会很有限,缺乏人口流向城市的拉力。二是城乡壁垒固化。我国的城乡关系在工业化初期就表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特点,即工业和城市的偏向。这种偏斜政策又以制度的形成确定下来,制度的中心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的固化,从而形成了制度上的城市和农村各自相对封闭发展的格局。城乡壁垒的设置限制了人口迁移和要素流动。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最大影响因素。三是改革开放至今,在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传统体制下的惯性扰动仍在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偏差的缩小。首先,工农产品剪刀差依然存在,城乡间不平等交换仍在进行。其次,城乡壁垒开始松动,户籍制度日益受到挑战,但农业歧视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改观。第三,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仍在影响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在整体上制约着两者的偏差。据资料分析,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农业劳动力剩余率为10-20%,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则达50-60%。

2.3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偏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在结构转换过程中,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状况除给各自演进及相互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外。更严峻的是给农业的发带来阻碍。

2.3.1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我国农村劳动力约有4.5亿,其中农业劳动力3.2亿左右,农村劳动力剩余率预计占43.8%,实际农业剩余劳动力至少有1.5亿以上,比1978年农村劳动力总量还要多2000万人(引自窦贤君: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第4期)。如此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土地上是一种资源的巨大浪费。如能在农业及农村以外对其加以合理充分利用,创造的价值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偏差却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转移。

2.3.2 农业不能形成规模经济。90年代的增长更多地取决于要素投入质和量的增加,取决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程度。目前我国劳均耕地4.4亩,到本世纪末,随着劳动力量的增加和不可避免的耕地面积减少,劳均耕地规模还会进一步减少。土地经营的分散化构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分散和不确定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营──土地占有形式存在着给以完全割舍的关系,大多数劳动力具有兼业经营的特点。为此,要想改变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必须尽可能快地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季节性转移变为全年性转移或一次性转移出农业以外。然而,由于存在着城市化滞后的偏差。由此表明,农业兼业化经营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下去,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2.3.3 农业技术进步速度下降。上述两方面结果综合作用,进一步引致出因偏差的存在而决定农业在资源约束下选择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加之农业的风险性大等特点,新技术的采纳则不会使农民很快接受。技术创新难以形成。近些年的发展现实已表明这一趋势问题的出现。据测算,“六五”时期我国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为35%,“七五”时期则降至28%。

2.3.4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不快,城乡差距拉大。199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921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3.2%,与上年的增长率5.9%相比,增速明显下降。且与同年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的增长速度10.2%(可比价)相比,差距由上年的2.9个百分点扩大到7个百分点。1993年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城市为100)为39.4:100,成为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比1978年的水平(42.4:100)还要低3个百分点(引自《1993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

上述分析表明,进入90代,农村经济发缓慢、农民收入水平停滞不前和出现的“民工潮”涌动等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讲则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不充分、城市化水平低而没有很好促动农业发展的结果,由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偏差对农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开始在90代表现出强烈的外倾性。因此,中国农业发展应从加速城市化进程,缩小工业化与城市化偏差的外围方面来考虑对策,从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的综观层次来探究发展途径。为此,我们提出:加速城市化建设应是未来十年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农业发展应建立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三者的协调发展。今后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要发挥城乡互动效应和工农关联效应。当国之急是发展城市经济,使其尽快适应工业化建设和农业发展之需要。所以,增强大城市的辐射功能,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建立集中发展的社区性小城镇格局,应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加速城市化建设的总方略。

3 对策建议

勿庸置疑,世界各国发展显示,一般都是由城市吸收农业土地转移出来的过剩农业人口,而在中国近十几年来都是通过乡镇企业发展来促进非农化的。实践证明,通过农村建立一般性的非农产业来实现就业转移战略已失去效力。统计资料表明。1978─1985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年平均增长13.8%,而1985─1990年这一指标降至为5.8%。来自《1993年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的数字进一步表明,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就业的相对能力仍在下降,1993年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就业弹性仅为0.12,比1992年的0.27降低了一半以上。所以,加快城市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转换的战略选择,对此,提出几点对策性建议供参考。

3.1 对城市化发展要有明确的认识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人们越来越多地迁往郊区和农村居住,形成一些新型小城镇,大城市的中心吸引力下降了。国外的一些学者赞扬中国农村小城镇发展思路,因而导致我国理论界某些人和决策部门也认为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是国中工业化、城市化的实际选择并具有决定意义。其实,持这种认识和观点的人忽视了城市化质和量的根本区别,混淆了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更高层次。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是伴随着高度发达的经济、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出现的,现代的通讯、运输设施和手段大大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使他们可以在短时期内很容易地进入任何一个大城市。所以,我们说:“逆城市化”实质上是更高质层的城市化,它是与信息时代相和谐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切忌忽略这一过程规律,要有明确的认识。

3.2 确保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增强其辐射功能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地区,且也表明了这两大类型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其中与城市的功能分不开的。特别是大城市的辐射更是这两类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大城市总是主要的创新发源地。在任何地区或国家内,大城市都是最新型产业最易立足的区位,它具雄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信贷金融优势、信息交换快优势以及大工业的优良装备等,使得它在一定区域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区域内的经济中心,起到“发展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应继续确保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强化功能,促进其对周边地区和欠发达的腹地形成扩散效应,并逐步向西部推移,给予边缘落后地区以“救济”。

3.3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提高人口城市转化率 据研究表明,5万人口左右的小城市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环境,但城市经济效益相对差些。当人口规模达到25万以上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我国中等城市的经济效益接近一般水平的大城市,有70座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人均净产值比小城市约高近100%。可见,发展中小城市不仅从整体上能创造出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小城市的发展能大量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累计将达2个亿,其出路何在呢?唯一有效的途径是加速中小城市的发展,特别是重点推动中等城市的发展,形成一个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群,促进人口城市转化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规模转换功能。

3.4 建立集中化发展的社区性小城镇格局 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一定区域内农村经济的进步程度息息相关,既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但同时也在接受某些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日渐走向成熟。我国的小城发展可以归结为自1978年开始的,其主要动因是农村商品经济和乡镇的发展。也正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分散化特点决定了小城镇建设遍布农村大地。当然,近十几年来农小城镇发展的确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为相当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然而,目前的发展已证明,无论是吸纳剩余劳力,还是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失去了往日的效力。当然,作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中间阶段,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仍不能忽视,而应从更高层次上来规范它。在今后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引导小城镇注意规模发展,并使其布局相对集中,结合农村社区发展从更长远和更高质层上来规范小城镇。

3.5 制度上进一步松动城乡壁垒,加速推动城市化进程 目前,市场经济下的城乡间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要求建立相应的机制与适应。虽然近些年来在制度上城乡壁垒开始松动,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但户籍制度、劳动用工、社会福利、产权制度仍在不同程度地把城市和农村隔离开来。进一步拆除壁垒,在制度上采取创新措施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保证。①对现有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城市户口与城市常住户口并行的“双轨制”。为避免农村人口过量涌向城市而出现失控,但同时又不能抑制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采用“双轨制”的城市户口管理办法是过渡时期的谨慎对策。在对城市常住户口管理上还可通某些附加条件来加以限制,如城市土地使用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就业安置费等。②彻底改革城市劳动用工制度,实行全员合同制,促进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共同发展,提高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③推选股份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多元投资主体并存,这样势毕打破地域界限,形成乡镇企业和农民向城市工业投资的倾向。一方面通过资金注入城市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择业机会。④建立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业、养老、人身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1994-10-20收稿

标签:;  ;  ;  ;  ;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离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