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问题的研究论文_李波

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问题的研究论文_李波

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0

摘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扩张的步伐,城市道路也因此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如何更好地将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起来是交通界人士普遍关心的话题。本文根据这个话题分析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区别、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必要性、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影响因素、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期望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连接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用地在不断外延。这也加快了城市道路的发展,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连接问题也就成为了业界关注的话题。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路况、不同的公路用途和性质使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处容易出现车道变窄、错位、交叉距离过短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分析。

一、公路与城市道路概述

1.1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区别

公路与城市道路是的划分是十分明了的,就建设地点来 说,公路是建设在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连接通道,而城市道路 是城市内部各区域连接的通道;而就使用功能来说,公路大 体供机动车行驶,主要服务于机动车,仅低等级公路允许行 人或非机动车通行,而城市道路除了通行汽车外,通常均设 有专供行人通行的人行道,有的道路还设置了专门的非机动 车道供非机动车行驶。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 供汽车行驶同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道 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

(2)依据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就功能来说,城市道路是服务城市 内部体系,因此从广义上来讲,紧密型的城市组团间的道路 也归属城市道路,而公路则是联系各城市或各个大型城市组 团间的道路。

(3)从交通量上研究,城市道路的交通构成非常复杂, 却一般不会发生重载交通,公路则刚好相反。这在路面结构 设计中必然有所体现。在设计过程的感受而言,公路设计如 同大泼墨,城市道路却如小写意。前者一般只考虑线型是否 流畅、土石方平衡、桥涵布设,而后者在设计的时候,因为 线型可改动空间很小,怎样和周围建筑和构造物的和谐衔接 成了设计的一个关键之处,此外,因为管线众多,这也是应 该重点考虑的地方。

(4)两者的服务功能有差异,城市道路服务的是人和 车,因此在细部的设计中需要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但公 路服务的主体是车,则应该强调驾乘感受。公路主要强调的 是交通功能,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市政设施的走廊,更强调的 是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承载的是城市交通功能,主要为城市内部较短距离交通流服务,强调通畅和可达性。公 路主要为区域长距离交通流服务,由于驾驶时间长,所以更 重视驾乘感受、行驶安全舒适。

1.2 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必要性

(1)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是运输过程完整性的要求。虽然公路与城市道路都可以满足交通运输需要,但是这两必定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在交通运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公路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对外运输而城市道路主要承担一个城市内部的运输需要。因此要实现城市内外的运输将两者连接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2)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是城市用地不断扩展的需要。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城市的人口也在增加,因而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居民都有不同的出行需要,如果不将两者连接起来就无法满足人们多样性和动态性的出行需要。并且城市在规划其进程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公路的预见性,从而满足公路多种功能的需要。

二、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影响因素

2.1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公路与城市道路网的连接模式。我国目前在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上主要采用三种模式:棋盘式、环放式、混合式。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城市布局方式在与公路连接中采用不同的布局方法。普通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时一般采用射线对接方式。较高级别的公路在与城市道路连接时一般与其主干道连接,也可以采用环放式的环路连接。

2.2 经济发展程度

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加速了城市内部与外部的沟通和交流,就会刺激交通道路的发展。并且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道路建设的投入资金,投入资金数量的多少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2.3 科技的发展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公路与道路连接的技术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技术,例如新出现的平面交叉技术和立体交叉技术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提供了技术保障,使连接不仅顺畅而且安全。

2.4 城市的发展规模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一般都是处于城市和乡村结合的地段,这个地段所具有的特征是道路的结构、特征、功能的界定都比较模糊。城市规模扩大就会使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连接不断向城市外部扩展。因此城市系统也会由此向外呈现梯度式发展。总之,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处不断向外调整。

三、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具体措施分析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具有多变性,应该根据道路的性质、类别、车速等因素综合考虑,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避免直接连接。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连接措施:

3.1 公路与城市环路的连接方式

当前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公路与城市环路的连接,对于环放形的城市道路网,公路与城市环路的连接就形成了具有放射性质的环路阶梯。环路主要发生在人口密度较大的连接口,因此在连接时公路应该尽可能与市区内部的环路连接起来,并适当考虑过境车辆对市区交通的影响。在选择较为科学的连接环路时,应该首先计算城市环路的半径,并将这个半径与公路的最佳临界圆域相比较。然后将城市环路半径与最佳临界圆域最接近的作为连接环路。

3.2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平面直接连接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直接连接会在连接处形成平面交叉口,交叉口处要采用高科技的电子信号控制灯,并且交叉口不宜建设永久性的建筑。平面连接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所以采用平面连接的地区应该设置相应的减速和横断缓冲区域,并且在道路的外侧保留出10米左右的绿化地带,同时设置相应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从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3.3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立体交叉连接

该种连接方式在较为高级的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中较为普遍。立体交叉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上跨、下穿、部分互通、完全互通。上跨和下穿的连接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施工方便的优点。部分互通和完全互通的连接方式占地面积大、工程造价高但是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因此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必须采用部分互通和完全互通,一级和二级公路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时可以采用上跨、下穿的连接方式。

3.4 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过渡措施

城市建设发展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城郊用地的作用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避免城市建设早期过度使用成交土地而为后期带来土地不足的问题,因此城市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确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应该为长期目标的实现留有发展空间,最终更好地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结语

综上,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具有综合性,需要设计者在实际操作中同时根据公路的性质和城市道路的用途来进行选择连接方式,最终使城市道路和公路更好地位人们的出行和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立新.刍议公路建设及其城市道路中的路基施工工艺[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4(14):432-433.

[2]陈丽,黄崇伟,朱方海.基于多层次体系的交通科技项目模糊综合评价[J].西部交通科技. 2011(06).

[3]钟臣祥.浅谈道路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383.

[4]吴祖峰,茅国振,高红升,沈菲君.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融合研究――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02)。

[5]彭庆艳,蒋应红.城市化进程中公路与城市道路关系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道路系统为例[J].城市交通.2012(02)。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问题的研究论文_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