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浓度论文_张冬梅,吕红岩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 150000

【摘 要】目的:使用RP-HPLC法对血浆进行检测,测定其中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咖啡因的含量浓度。方法:采用茶碱作为内标,并使用20:80的甲醇-2%醋酸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设定为260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血浆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5.5%,咖啡因为104.1%;对乙酰氨基酚日内RSD≤3.12%,日间RSD≤6.12%;咖啡因日内RSD≤3.94%,日间RSD≤5.13%;在室温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血浆样品至少能稳定4h,在冰冻条件下至少能稳定14d。结论:所用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医药生产行业得到极大发展,药品成份影响人体治愈效果,为此要重视药品生产质量,为人体健康提供保障。复方制剂是现代医疗中常用药品生产方式,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应用能够使药效提高,保障治疗效果。其中,咖啡因和对乙酰氨基酚常联合应用与制剂中,用于身体各种因素引起的疼痛治疗,有良好的消炎镇痛作用,且见效快、副作用小,因此应用较为普遍。两种成分疗效高低与其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度有关,为提高阿酚咖片药效,需要采取RP-HPLC对血浆中以上两种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体利用度,为药品生产提供参考。

1实验部分

1.1仪器、药品与试剂

Waters2690高效液相色谱仪;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1旋涡混合器(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TGL-16G高速离心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低温冰箱(北京医用低温设备厂)。对乙酰氨基酚和茶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咖啡因(成都国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甲醇、乙腈为色谱纯;磷酸、冰醋酸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1.2实验方法

1.2.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醋酸(20∶8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

1.2.2对照液及内标溶液的配制

取对乙酰氨基酚约11mg,精密称定于1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1140μg·ml-1对乙酰氨基酚贮备液,并用甲醇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系列溶液;取咖啡因约10mg,精密称定于10ml量瓶,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到994μg·ml-1咖啡因的贮备液,并用甲醇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系列溶液。另取茶碱约11mg,精密称定于10ml容量瓶,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1090μg·ml-1茶碱贮备液,并用甲醇稀释成109.0μg·ml-1作为内标液。

1.2.3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精密量取血浆样品0.5ml,加入内标茶碱溶液20μl,甲醇2ml,漩涡振荡2min,15000r·min-1条件下离心5min,取上清液2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记录色谱图、内标峰面积(Ai)与对乙酰氨基酚峰面积(Asp)及咖啡因峰面积(Ask),内标法计算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

1.2.4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体积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系列溶液,氮气吹干,分别加入0.5ml空白血浆,使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分别为0.11、0.46、1.14、2.28、4.56、11.40、22.80μg·ml-1,使咖啡因浓度分别为0.10、0.40、0.99、1.98、3.98、9.90、19.80μg·ml-1,按“1.2.3”项下方法进行操作。

1.2.5精密度实验

分别于0.5ml的空白血浆中加入高、中、低不同浓度的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对照品溶液,混匀,得到三种不同浓度的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血浆样品,按“1.2.3”项下方法操作,测定日内与日间(5天内)精密度。1.2.6稳定性考察取已知浓度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血浆样品数份,分别置室温、冰冻、解冻条件下存放不同时间后,按“1.2.3”项下方法操作,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含量,考察样品放置稳定性。

2结果

2.1色谱条件的选择

按选定的色谱条件,测得的空白血浆和血浆样品色谱图。由图可见,血浆中物质不影响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的分离测定,内标峰与样品峰分离良好。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茶碱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8、19.0、12.0min。

2.2标准曲线

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曲线方程为:Y=-0.09372+0.2719C(r=0.9998,n=7)。咖啡因标准曲线方程为:Y=0.0221+0.2001C(r=0.9998,n=7)。结果表明,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0.11~22.80μg·ml-1范围内,咖啡因浓度在0.10~19.8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检测限及定量限

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以S/N=3计,对乙酰氨基酚为0.06μg·ml-1血浆,咖啡因为0.05μg·ml-1血浆;方法的最低定量浓度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0.11μg·ml-1,咖啡因0.10μg·ml-1。

2.4回收率

回收率为实测量与加入量之比值,对乙酰氨基酚低、中、高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17.1%、95.4%、104.1%,咖啡因低、中、高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21.2%、88.7%、101.7%。结果见表 1,表2。

表 1对乙酰氨基酚在血浆样品中的回收率(n =5)

2.5精密度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在血浆样品中的日内、日间精密度。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日内RSD≤3.12%,日间RSD≤6.12%;咖啡因日内RSD≤3.94%,日间RSD≤5.13%。

3讨论

当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联合使用时,通常用于感冒、关节炎或者鼻窦炎等问题引起的头痛、发热,对各种中轻度疼痛都有较好疗效。服用含有这两种成分的药品,能够起到良好的解热镇痛效果,使患者治愈率提升。为使药物成分效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应用有效手段对其在血浆中浓度进行测定,以发现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药品生产技术,实现药效的充分发挥。随着医药界对这两种成分检测重视度的提升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测定方式层出不穷,但使用RP-HPLC法进行测定的措施仍然少见。本文通过对RP-HPLC法的使用测定了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浓度,为药品生产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条件。

RP-HPLC法在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时间短以及可重复检验的优点,因此对提高成分检测水平有积极作用。对于含有上述两种药物成分的复方制剂来说,具有促进其动力学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该 检测方式的应用能够应用于药品的大批量生产,为药品生产质量提高与药效的稳定提供条件,使其生物利用度得到监控,促进其效用的提升。利用RP-HPLC法对药物成分进行检测,能够促进成分含量精确性提升,使生产工艺水平得到提高,满足人们药品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RP-HPLC法对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浓度的检测具有准确性,且检测效率高、成本低,具有较高应用与推广价值。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应用技术提高,为药品质量提升提供保证,避免安全问题出现,使其生物利用度提高,为医药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散仁,巴拉,岳伟东,等.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双峰驼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J].中国畜牧兽医,2017,44(8):2517-2522.

[2]郑虹,郑永彪,姜世贤.RP-HPLC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及咖啡因的含量[J].北方药学,2005,2(4):11-12.

[3]顾晓东,常金花,刘沛,等.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1):3-5.

[4]蒋婷,袁明勇,郑玲利,等.RP-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那敏颗粒中3种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3(37):3531-3533.

论文作者:张冬梅,吕红岩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RP-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浓度论文_张冬梅,吕红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