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_余振中, 张艳, 杨忠, 王逸之, 孙罡,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_余振中, 张艳, 杨忠, 王逸之, 孙罡,

金陵科技学院 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9

摘要:电路分析课程是各电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电路分析的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模式、教材选择、例题讲解、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路分析;教学方法

Study on Teaching Methods of Circuit Analysis Course

Zhenzhong Yu, Yan Zhang, Zhong Yang, Yizhi Wang, Gang Sun

(School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9, China.)

Abstract: Circuit analys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electronic special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ircuit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elect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explanationofthe typicalexamples,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circuit, personal opinions on circuit theory, and the English in electric circuit. Utilizing comprehensively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we can achieve good teaching performance.

Keywords: circuit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

0引言

《电路分析》是电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该课程的概[金陵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课题编号:JIT-B-201628;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号:17KJB510021 第一作者:余振中(1982-)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电磁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nanfish@jit.edu.cn]念细节多,理论较抽象,数学推导较多(涉及到复数的计算,微分和积分的运算,微分 方程的求解,拉普拉斯变换等等),为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对同学们提出两点总体要求,一方面对电路定理和各种分析方法的本质要理解透彻,另一方面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数学推导要熟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从事自动化专业的《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多年,并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感受,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 教学方法探讨

1.1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教学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电路分析课程中概念多、定理多、方法多,尤其是电路图多且复杂。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图形、文字、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融合在一起向学生呈现,可以减少因画电路图而花费的大量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在多媒体课件上显示电路图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同时笔者搜集了一些新型电子元器件或电子产品的照片或者视频,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多媒体教学也能缓解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除了课件外,还可以在多媒体上安装仿真软件Multisim,将仿真模拟得到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的能力。另一方面,该课程中数学推导比较多,结合板书一步一步推导能够让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适时的调整这两种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辅用书。

电路分析课程的教材很多,本课程选用的是邱关源的《电路》,是很多院校电路课程的教材,同时也是很多院校的考研指定书,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本课程采用一个学期讲完,理论60个学时,实验12个学时,共72个学时。讲授教材中的第一章到第十二章,其内容涉及到直流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稳态交流电路分析、以及三相电路的介绍。另外,以李瀚荪的《电路分析基础》为教辅用书,该书的特点是基本概念讲述清楚,易于读者接受理解;基本方法讲解透彻,步骤明确,读者易于掌握,便于课后自学。

1.3 课堂讲解例题数量适度,反对题海战术,但力求讲透,强调一题多解。

电路课程课堂中不光要讲电路的概念理论方法,分析和讲解电路题目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课时有限,必须有选择性的对一些题目进行精讲,并尽可能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例如,在直流电路题目的分析中,常常采用多种方法求解,可以采用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原理等等,有些在课堂上讲解,有些作为课后习题,让他们树立这样的信念:只要理论方法使用正确,条条道路通罗马,可能有些方法计算简便一些,有些方法复杂一些,结果往往都能得到。在此过程中训练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感受电路的魅力。

2 结论

本文对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但是实际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远不止以上罗列的这些,通过综合性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1]邱关源. 电路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李瀚荪 .电路分析基础 (第 4 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杨健,王永华,谢云,等. “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6)

[4]梁贵书.电路理论全方位教学改革与实践[ J]. 北京:中国电力教育,2007(1)

[5]谢迎娟,张金波,林善明.“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8):23-26

论文作者:余振中, 张艳, 杨忠, 王逸之, 孙罡,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_余振中, 张艳, 杨忠, 王逸之, 孙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